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小常识     
1.如何计算玉米的种植株距①1亩6000平方尺,株距=6000/亩株数/行距。例如:每亩4000株,行距为1.5尺,株距为6000/4000/1.5=1(尺)。②每亩3000株,行距2尺,株距=6000/3000/2=1(尺)。③每亩按666.7平方米,算法是一样的,例如:每亩4000株,行距0.5米,株距=666.7/4000/0.5=0.33335(米)=1(尺)。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洞庭湖棉区的主要冬作物,过去种植密度一般偏稀,因而单产不高。近年来种植密度提高到每亩八千至一万株,再加上其它措施配合,油菜单产提高很快。在增加密度的情况下,采用哪种种植方式比较合理,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曾有报道,认为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彩取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较好。但研究不够深入。为了弄清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特进行本研究。试验经过试验于1980—1981年在本所试验地进行,油菜种植密度均为每亩1万株,设置三个不同种植方式的处理,即大宽行(行距1.5尺,株距0.4尺),小宽行(行距1.2尺,株距0.5尺)和等行(行距0.75尺,株距0.8尺)。小区面积180平方尺,三次重复,顺序排列。试验地前作为棉花,土质沙壤,供试品种为湘农油2号,栽培管理水平中上。试验观察记载了不同处理油菜生长发育情况(每小区定5株观察)和结荚层不同部位的  相似文献   

3.
棉花的适当密植,据各地反应,均有显著增产效果。1956年特布置这一试验,以探求赣北圩地最适当的植棉密度,供今后推广依据。 试验共分每亩3000、4000、5000、6000和7000株等五种不同密度处理,行株距顺序为2×1、1.5×1、1.5×0.8、1.5×0.667及1.5×0.57尺;田间采用顺序排列,重复4次,总计2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分地。即85.7尺长、7尺宽(沟1尺宽在外)。其中除3000株的为4行区外,余均为5行区。供试品种为岱字15号。 试验地基础为冬闲地,于3月下旬耕耙了一次,播种前半个月又进行了整地作畦等工作。播种前二星期进行晒种3天后,于4月18日用55°—60℃的温水处理15分钟,再晒干;并用0.5%的西力  相似文献   

4.
<正> 在农作物种植中,经常需要计算株距,有的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利用老公式计算比较麻烦,由于株距不准确,密度很难掌握,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在老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简便公式,能准确的求出株距,很受农户欢迎.公式是:株距(尺)=亩面积(平方尺)÷亩株数÷平均行距(尺)例如:种郑单二号玉米,每亩要求4000株,四尺带种二行玉米(即平均行距为2尺),问株距是多少?依公式得出  相似文献   

5.
一、茬口安排 10月中下旬麦播,麦播留90厘米空当,次年3月上旬拱棚育甜瓜苗.4月上旬前在麦播空当中施足底肥,并深翻整平,4月上旬小拱棚育棉花苗.4月中下旬在麦播空当定植一行地膜甜瓜,株距70厘米,每亩定植800株左右.5月上旬在地膜甜瓜两侧定植两行棉花,株距30厘米,每亩定植2500株左右. 二、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如下: (一)小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 1.种植.10月中旬整地播种,亩施农家肥4立方米左右,复合肥30~40千克,整好耙平,土壤要求上松下实,品种以弱春性小麦为主,每亩播种量以10千克为宜,黏土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和推广土壤普查的科技成果,即红壤改良之后,自1997~2001年连续五年进行土壤少耕多覆盖立体种植,在试验示范中,少耕立体多覆盖栽培平均每亩每年比常规栽培增产238kg,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农艺措施是: 1.小麦套玉米套绿肥。在点种前耕耙,精细整地。小麦品种选用云麦29、绵阳19、20,复合带1.5m,67cm种3行小麦,预留83cm套种2行玉米。种小麦时开深度为9~15cm沟,顺沟点播,每亩播种量5~……  相似文献   

7.
浙江瑞安县马屿区,1955年试种了200多亩双行条播络麻,一般比点播增产三分之一,如山头下村黄朝宗互助组,同土质同肥料:双行条播收510斤,而点播每亩收350斤。因双行条播,株距3寸,留苗均匀,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后期杂草也少。又由于双行条播,适当的增加了株数,由12,000多株增至18,000株,所以能显著增产。本田要选择地力较好的,如前作为芥菜或油菜。翻地要深五、六寸,土块细碎,畦面做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庞大的花生种植区域中,都采用点播方法,每亩地大约播种有三千穴,每穴播种量大约是四到六粒的种籽,我们观察到群众点播的花生地在收获时,有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9.
1日本南瓜栽培技术1.1施足底肥,整地做垄。播前造墒整地,施足底肥进行耕翻,也可按行宽2米、南北走向做畦,在种植行内条施底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硫酸钾25公斤。然后做垄,垄宽50~60厘米,垄高15~20厘米。1.2适时播种。4月15~20日点播,亩播量50克,株距40~50厘米,每亩6  相似文献   

10.
一、适期播种 夏芝麻一般以5月20日至6月10日播种为宜,以条播和点播方式套播于夏熟作物田内,这样既可多收一季夏熟作物,又可保证一播全苗。播种量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整地质量而定,一般控制在每亩500克左右,播种深度3~4厘米。  相似文献   

11.
<正>1.适期早播 农大108属中晚熟品种,在适宜播期内要力争早播,播种前2天浸种催芽,麦收后抢墒抢时带芽点播,一般于6月10日前播种结束。2.合理密植 农大108属半紧凑型高产品种,一般生产水平下,每亩留苗春播 3 500-4 000株,夏播4 000-4 500株,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83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20-25厘米。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是秸秆产量最高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是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禄丰县碧城镇每年采用"玉米—萝卜"种植模式的土地在666.67 hm~2以上。据测算,玉米在蜡熟期采收时,每亩玉米秸秆产量在3500~4500 kg。1)5月上旬种玉米,采用"宽窄行"捞沟或打塘点播,宽行110 cm、窄行40 cm、株距20 cm,玉米中耕管理时在宽行中捞沟培土。玉米捞沟培土后形成70 cm宽的墒面。  相似文献   

13.
<正>大蒜、玉米一年两熟套作栽培,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蒜头850公斤、玉米700公斤,每亩总产值3770元。栽培模式是:9月中下旬在宽3.6米的畦中种植18行大蒜,行距18.5厘米或25厘米(玉米套种行为25厘米),株距8厘米,每亩4万株。第二年5月上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收获蒜头。4月下旬5月初在蒜行内等行套种5行玉米,行距8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3300株。9月上旬收获。  相似文献   

14.
一、棉花、马铃薯套作此技术亩产皮棉100公斤、马铃薯100公斤,亩产值2600元左右。1.具体要求净畦面宽3.3米,种4行棉花、2行西瓜、3行马铃薯,西瓜株距40~43厘米,每亩800株左右;棉花株距23~27厘米,每亩2800株左右;马铃薯株距17厘米,每亩3300株。沟宽33厘米,离沟  相似文献   

15.
王良集 《农家致富》2004,(18):31-31
一、种植模式 1.等行棉花套种等行油菜 一般畦宽3.6米,棉花行距1.2米,株距40厘米.每亩密度1390株,棉花行间于10月底套栽油菜,油菜行距1.2米,株距15厘米,每亩密度3706株,春季在油菜行间预留的棉行中套栽棉花,棉花与油菜等行距60厘米。  相似文献   

16.
吴红霞 《农家致富》2009,(20):31-32
选用日本大白皮、大青皮等蚕豆品种。10月下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0公斤。组合133.2厘米,小行距39.96厘米,株距23.31厘米,每穴播种2粒。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与棉花套种,一般马铃薯3月1~10日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棉花4月25日~5月5日播种。棉薯共生期短,一般为30天左右。但马铃薯与棉花相距不有太笮,不然马铃薯齐苗后生长较快,对棉苗遮光,也会影响棉苗生长,同时也不利于马铃薯培土和田间管理。通常以2:2方式大小行种植,每一播幅宽150厘米,小行距45厘米,大行距105厘米,马铃薯株距25~28厘米,棉花株距35厘米。在大行距当中距马铃薯25厘米处点播两行抗虫棉。马铃薯和棉花每亩种植株数分别为3500株、26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迟熟中粳新品种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技术。[方法]以宁粳7号为材料,从不同播期试验、机插秧不同播量试验、机插秧不同密度试验、播量和密度交互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宁粳7号6月份播种,产量降低显著,机插秧播种量75、100 g/盘时产量较高;宁粳7号机插秧中播种量100 g/盘,配合移栽株距11 cm时产量最高。[结论]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机插秧移栽行距固定为30 cm时,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移栽株距11 cm。  相似文献   

19.
我县蚕豆常年种植40多万亩,占总耕地40%以上,是主要夏粮作物之一.为了对净蚕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夺取粮棉双高产这一新途径提供经验,1978年进行了蚕豆高产栽培试验.一、试验概况试验田为夹沙黄,肥力中等.10月23~25日浸种催芽,开行抗旱点播.行距2.5尺,等行种植.穴距6寸,每穴2粒.每亩播种量13斤左右,基本苗0.8万.11月6日出苗,23日分枝,1月底现蕾.3月15日开花,25日进  相似文献   

20.
一、选地、整地选择中等以上肥力,三年内未种过向日葵,小麦全蚀病较轻的地块,要求秋深耕20厘米以上,如有条件,每三年深耕一次,通过深翻,减轻小麦、向日葵的病虫草害,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可结合秋翻每亩压优质农家肥2500千克或碳铵50千克。播前要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碎、墒好、墒匀,地表无根茬、无残膜,活土层达到6~8厘米。二、种植规格1.10.8尺机收带型:小麦用7行分层播种机播3带,共播21行,行距3寸,带宽6尺。向日葵播4行,带宽4.8尺。向日葵距小麦边行距1尺,向日葵小行距8寸,大行距1.2尺,食用向日葵株距1尺,亩留苗2222株;油用向日葵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