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的有机栽培理论和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应用实现了农业节能高效,可以将秸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秸秆为反应堆放材料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秸秆反应堆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置结合式三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内置式玉米秸秆反应堆在北方设施大棚上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利用方向和重大意义,同时提出加快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对策,进一步阐述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对保护生态与环境、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工业的良性循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分布范围较广,秸秆产量巨大.秸秆在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中占非常重要地位,是一种宝贵的生产生活资源.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秸秆在节能减排和再生资源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江蔬菜》2011,(5):43-43
咸阳市是农业大市,每年秸秆产量巨大。近年来,咸阳市充分利用机械对其进行综合利用,秸秆还田、饲草加工、压制成型等初具规模,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城郊的秸秆利用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1秸秆还田的作用机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  相似文献   

6.
生态高值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动秸秆5F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现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现状,研究了秸秆5F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典型区域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目标及重点,提出了促进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对于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和优化技术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玉米秸秆种植草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赵建选  王玲燕 《食用菌》2006,28(5):51-51
玉米秸秆做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下脚料,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愈来愈多,无法有效利用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肥料使用的减少,焚烧秸秆现象越来越严重,焚烧秸秆不仅已成为公害,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农业再生产资源。我所在进行草菇种植高产技术研究的同时,也着力于栽培原料代用料的研究,通过对目前草菇种植所使用的多种原料应用比较研究,玉米秸秆不仅来源广、好收集,而且营养丰富、成本低,是目前食用菌生产中一个比较好的代用原料。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0,(7):46-47
<正>临漳县发展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围绕农作物下脚料和畜禽粪便,探索出了5种循环农业模式。肥料化。采用机械化、堆沤和生物菌快速腐熟等方式,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形成"农作物资源→秸秆→还田"的循环利用。据统计,该县农  相似文献   

9.
孟杨 《北方园艺》2018,(7):179-186
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51个采取水稻-大蒜水旱轮作模式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Bivariate-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80%的种植户对水稻秸秆进行了资源化利用,而仅有36%的种植户对大蒜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农业收入比重、水稻种植规模、水稻育秧方式显著影响了种植户对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大蒜秸秆产量是种植户对大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显著影响因素。对种植户进行适当的政策补贴,提高种植户的文化程度可能是提高2种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高一优”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继种植业、养殖业之后,食用菌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从2002年开始进行秸秆种菇技术研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发展食用菌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今天,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农民发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11.
1 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生活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包括:农作物秸秆、蔬菜废弃物、畜禽粪便、乡镇部分生活垃圾、林业废弃物等。这些农业废弃物大多数没有被作为一种资源利用,随意丢弃或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陈彬 《北方果树》2014,(3):38-38
正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和大棚等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秸秆过程中产生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创新技术,有着提高地温、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的作用。2011年东港市孤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四门张村王店组温室草莓上做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验,效果十分理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多种养分,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经济价值,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是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了江西省高安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秸秆还田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详细阐述了近20年来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化学组成及所占比重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秸秆还田后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变土壤动物的丰度等影响,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调查分析重庆市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与利用方式,农作物秸秆在各区县及不同流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年度重庆市共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1072.95万t,其中作为资源利用的(包括还田、饲料、堆肥、原料)农作物秸秆仅375.80万t,占各类秸秆总量的35.02%;丢弃、田间焚烧、燃烧的共计691.24万t,占各类秸秆总量的64.42%。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开发利用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6.
<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科学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新技术。棚菜是辽宁省黑山县四大主导产业(玉米、花生、棚菜、果树)之一,全县棚菜面积20余万亩。2009年,通过在温室黄瓜上应用定植行下内置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秸秆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副产物,经还田成为绿色循环农业生产的重要有机能源原料,在果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围绕秸秆还园对果树和土壤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秸秆还园在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明确秸秆还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用菌种类多达936种(包括野生种类),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增加种植业附加经济效益,投产比高[1]。传统的蔬菜秸秆利用率低,大多是直接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将蔬菜秸秆进一步发酵利用栽培食用菌,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秸秆长期浪费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蔬菜秸秆栽培食用菌充分发挥了秸秆使用价值,使其变害为利,符合农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综述了国内外蔬菜秸秆料栽培食用菌研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注意事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参见本刊2005年第3期P4~5、2007年第2期P6~7)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提质、增效新技术。该技术有四方面的效应:一是定向产生二氧化碳。可将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达到1300~2000mg/kg。二是增温。秸秆降解发酵产生大量热量,可使20cm地温(内置式)提高4~6℃,棚温提高2~3℃,减轻严冬季节因低温造成的歇秧、落花、化瓜等现象。三是生物防治。反应堆产生大量的抗病孢子,能起到以菌治菌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品种"世纪红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气化产物中秸秆炭及秸秆醋液对番茄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常施用化肥、未额外施用其它肥料的番茄为对照,施用有机肥加秸秆炭以及有机肥加秸秆醋液处理的番茄产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提高,坏果率均降低,且与其它处理达差异显著水平。因此,秸秆气化产物的使用可以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口感,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