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个体养牛户的鲜奶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奶中过多的微生物.是降低鲜奶新鲜度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奶及其制品的风味、感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保证鲜奶的新鲜度、控制鲜奶的微生物,是乳品企业和奶农、牧场的共性问题。而怎样才能控制好鲜奶的微生物,使交售、收购的鲜奶符合国家标准及企业标准呢?我们认为只要做到全过程控制。形成从奶源管理、收奶人员到奶户全员重视并持之以恒.是不难达到目的的。我们在采取控制措施前后,对四个大型牧场的牛舍空间和所挤鲜奶进行微生物抽样对比,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牧场奶源管理的需要,采用NET软件平台,N层体系结构及客户端/服务端(client/server,C/S)模式,构建了牧场奶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牛群和个体等一般信息的管理,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以奶源管理为中心,并可以实现产奶各项生产指标分析和统计的功能。为了实现牧场奶源管理的计算机化、规范化、数据化、透明化,为牧场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12,(21):11
<正>新希望乳业总裁席刚日前表示,公司将投资10亿元用于新建现代牧场,届时新增产能25万吨以上,以进一步解决城市鲜奶消费量激增对奶源和牧场的需求。预计在3~5年内,新希望乳业将全面完成鲜奶战略奶源布局。近年来,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型乳制品企业,新希望乳业大举实施鲜奶战略,旨在通过打造完整鲜奶产业链,实现牧场、工厂、市场的三位一体,从而保证从牧场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让消费者每天都能喝到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的优  相似文献   

4.
我国奶源供需不平衡,既体现在地区不平衡,也体现在季节性不平衡。为保证奶源的稳定供应,各大乳品企业越来越重视自有奶源的布局,全国牧场奶源整体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奶价将上涨,北奶南运的情况将逐渐减少但不会消失,未来牧场社会化服务将成主导。建议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将资源本土化作为未来发展战略,尽快修订《生鲜乳收购管理办法》,取消收奶中间环节,建立奶源供需行情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6,(23):28-28,27
<正>奶源基地是乳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记者了解到,现在一些乳制品企业只注重上加工项目、注重奶制品市场开拓,却不注重奶源基地建设,鲜奶不够时就跑到其他乳业巨头辛辛苦苦多年培育的奶源基地去高价“抢奶”。据了解“抢奶者”每斤鲜奶的收购价比三鹿多几分钱,和奶农也没有稳定的购销合同,更别说向奶农提供奶牛饲养、疫病防治各种服务了,加工厂要奶时就高价抢,不要时就没了影,“抢奶”搅乱了鲜奶市场,奶农是比较现实的,哪家价格高,就邀到哪家,“抢奶”误导奶农追逐眼前利益,放弃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奶牛单产“质量效益”之路,更为严重的是,到了收奶旺季,有些乳品企业自动降低了收奶的质量标准。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认为,这种“游击队”式的抢奶活动,损害奶源基地的良性  相似文献   

6.
房国伟 《中国乳业》2007,(10):68-69
目前,为了控制好奶源,获得优质生鲜奶,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建设自己的奶源基地,规模化牧场越来越多。决定牧场利益高低的因素很多,如奶牛的产奶水平,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系、饲草饲料,还取决于管理因素。因此牛场要把管理提到一定的重要地位上,只有管理好了,才有健康的牛群,才有好的生产水平,才能够真正做到疾病的  相似文献   

7.
奶企停产、奶农倒奶--中国奶业整个产业链都陷入困境之中. 记者深入河北、内蒙古和山东青岛等国内主要奶源基地,调查各地鲜奶收购中面临的问题、伊利等生产厂家目前的开工状况、首个卷入三聚氰胺漩涡的外资品牌雀巢奶源所在地青岛莱西奶源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8.
林甸县红旗镇黄花岗村针对奶源市场管理不规范,奶农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通过多方支持,建立了永春鲜奶收购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突出了抓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稳定市场、协调发展,使奶牛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奶源质量的管理控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乳制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要求“有奶喝”到转变为“喝好奶”。乳制品的质量链包括牧场原奶的质量控制、乳品厂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验证以及销售至终端客户,只有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好奶不仅需要乳品厂的生产和冷链保证,而且首先必须奶牛场生产出优质原奶来交给乳品厂,因此,奶源的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奶牛业的状况、原奶的质量控制和现代牧场生产管理趋势三方面谈谈奶源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奶牛场的经营管理形态,八十年代以前是以大型国有奶牛场为主体,八十年代初为解决奶源紧张问题,发展了个体奶农饲养户(即奶农),奶牛的饲养头数,总产奶量有子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个体饲养奶牛,社会服务体系不配套,奶农的奶品质是意识较差,鲜奶的可利用性在下降,以大型奶牛场为主体的鲜奶生产基地,仍是鲜奶供应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