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以商麦1619为材料,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0、1、0.1、0.01、0.001 mg/L)油菜素内酯(BR)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通过测定小麦幼苗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经BR处理的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相对含水量提高,从而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旱性。其中,0.1 mg/L BR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津优1号"黄瓜为材料,以根施的方式在黄瓜2叶1心时施用不同浓度(20、30、40、50 mmol/L)的甜菜碱水溶液,研究低温胁迫下甜菜碱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以有效降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冷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提高SOD酶和POD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增强了黄瓜幼苗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其中以外源施用40 mmol/L甜菜碱溶液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用甜菜碱(BT)和壳聚糖(CTS)混合处理香蕉幼苗后,放入人工气候箱中模拟自然冷害胁迫,测定冷害胁迫下香蕉幼苗相关生理指标,以探索该两种药剂对香蕉幼苗冷害胁迫的影响及提高香蕉幼苗抗冷能力的最佳药剂配比.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与壳聚糖可以(1)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2)降低香蕉叶片对低温的冷敏感度;(3)降低低温胁迫对香蕉幼苗的伤害率;(4)药剂因子间0.3%CTS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该药剂其他两水平.5mmo1/L BT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该药剂其他两水平,时间因子间,1d和3d水平间无极显著差异.但都极显著优于5d.结论:甜菜碱和壳聚糖可通过增加香蕉幼苗叶片对水分的束缚能力,降低叶片的冷敏感度等生理反应过程来提高香蕉幼苗的抗冷能力,缓解低温对香蕉幼苗的伤害.两药剂的最佳比例为O.3%CTS 5mmo1/LBT,以在寒害发生前1~3d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油菜素内酯(BR)对盐胁迫下黄芩的生理变化规律,以黄芩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采用喷施叶片的处理方法,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BR(0.1、0.2、0.3、0.4、0.5 mg/L)处理黄芩幼苗后,通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NaCl胁迫下,适宜质量浓度的BR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清除叶片中的活性氧、保护膜结构、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黄芩幼苗的抗盐性;施加不同浓度的BR能提高叶片SOD、POD、CAT保护酶的活性及其脯氨酸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在0.1~0.5 mg/L BR的浓度梯度中,以0.4和0.5 mg/L BR的处理效果较好,但BR最佳浓度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油菜素内酯(BR)对盐胁迫下黄芩的生理变化规律,以黄芩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采用喷施叶片的处理方法,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BR(0.1、0.2、0.3、0.4、0.5 mg/L)处理黄芩幼苗后,通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NaCl胁迫下,适宜质量浓度的BR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清除叶片中的活性氧、保护膜结构、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黄芩幼苗的抗盐性;施加不同浓度的BR能提高叶片SOD、POD、CAT保护酶的活性及其脯氨酸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在0.1~0.5 mg/L BR的浓度梯度中,以0.4和0.5 mg/L BR的处理效果较好,但BR最佳浓度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影响.【方法】以卡焰番茄为材料,低温胁迫过程中喷施BR及ABA,测定番茄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蔗糖相关酶、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参数等.【结果】胁迫48 h后,BR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相比对照及同时施用BR和ABA的处理提高了1.5倍,胁迫72 h后BR处理的番茄幼苗CAT活性比其他两个处理提高了2倍以上,POD活性高了1.5倍,而SOD活性高了1.8倍.胁迫72 h后BR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中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6倍,比同时施用BR和ABA的处理低了1.6倍,电导率降低1倍以上.【结论】施用外源BR后番茄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从而保护幼苗膜系统,SS、SPS活性升高调节渗透系统从而使幼苗更好的应对低温胁迫,ABA对BR的效果有抑制作用.可见,BR通过调节幼苗生理代谢以增加对低温的耐受性,缓解效果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48 h时对促进番茄幼苗的蔗糖转化效果最好,在72 h时对番茄幼苗膜系统的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高纤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D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NaCl胁迫下,施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亚麻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NaCl胁迫下,采用0.05~0.5 mg·L~(-1)BR浸种,与对照相比,亚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采用0.5 mg·L~(-1)BR浸种效果最好。适当浓度BR预处理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SOD、POD、SuSy、β-1,3-葡聚糖酶等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盐害胁迫。通过综合比较确定,0.1~0.2 mg·L~(-1)BR处理对提高亚麻幼苗耐盐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 BR)对辣椒耐盐性的影响,以"湘研15号"辣椒为试材进行田间模拟试验,经过21 d碱性盐胁迫后,分析外源BR对辣椒幼苗植株生长情况、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等抗逆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BR可促进盐胁迫下辣椒幼苗植株增长、提高植株干重,中浓度(0.25~0.50 mg/L)效果最为明显;盐胁迫下SOD活性增加39.82%,BR为1.00 mg/L时SOD活性最大;盐胁迫下POD活性增加13.80%,BR为0.50 mg/L时POD活性最大;盐胁迫下叶片CAT活性增加53.27%,BR为0.50 mg/L时CAT活性最大;盐胁迫下MDA含量提高61.34%,BR为0.50 mg/L时MDA含量最低。由此可知,在NaHCO_3盐胁迫时外源喷施BR溶液可显著减轻胁迫所带来的伤害,提高苗木的抗盐性,其中以喷施0.50 mg/L缓解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对黄瓜幼苗Ca(NO_3)_2胁迫的诱抗作用,以绿岛7号为试材,采用基质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外源SA浸种、BR浸种、SA+BR复配浸种对60 mmol/L Ca(NO_3)_2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浸种、BR浸种、SA+BR复配浸种均增加了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提高了光合速率,促进了气孔开放,提升了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比值。说明SA和BR浸种都能诱导黄瓜幼苗产生耐盐性,缓解Ca(NO_3)_2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SA浸种处理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早佳"8424"西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低温处理前分别喷施0、0.25、0.5、1.0、2.0 mmol/L 5个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SA对西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SA能有效提高西瓜苗抗冷性,SA能降低西瓜幼苗的冷害指数,显著提高西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脯氨酸(Pro)含量,有效减缓丙二醛(MDA)积累,促进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其中以1 mmol/L浓度缓解西瓜冷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油菜素内酯对苦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油菜素内酯(BR)提高苦瓜抗冷性的最佳浓度,为解决苦瓜低温胁迫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CK1和CK2为清水对照(CK1为常温处理,CK2为低温胁迫处理),通过对不同浓度(10-4、10-3、10-2、10-1、10mg/L)BR处理后的苦瓜幼苗进行(8.0±0.5)℃72h低温胁迫,并测定植株生长指标及功能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质相对电导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结果】与CK2相比,不同浓度BR处理可以促进苦瓜幼苗在低温下生长,其鲜物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冷害指数降低,POD、S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叶片中MDA的积累,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细胞质相对电导率。【结论】喷施不同浓度BR可有效提高苦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10-2mg/L浓度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新组合PT0701以自交系99(3)-1-1-0-0-1为母本,99(1)-1-1-1-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品比试验中,鲜果穗折合平均产量17 996.9 kg/hm2,较对照品种穗甜1号平均增产9.3%。高抗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大小斑病。籽粒含Vc 180.5 mg/kg、粗脂肪81.20 g/kg、粗淀粉459.90 g/kg、赖氨酸4.68 g/kg。适宜在甘肃陇东地区海拔1 500 m以下的川水地及肥力较好的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对苦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出油菜素内酯(BR)提高苦瓜抗冷性的最佳浓度, 为解决苦瓜低温胁迫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CK1和CK2为清水对照(CK1为常温处理,CK2为低温胁迫处理),通过对不同浓度(10-4、10-3、10-2、10-1、10 mg/L)BR处理后的苦瓜幼苗进行(8.0±0.5)℃ 72 h低温胁迫,并测定植株生长指标及功能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质相对电导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结果】与CK2相比,不同浓度BR处理可以促进苦瓜幼苗在低温下生长,其鲜物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冷害指数降低,POD、S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叶片中MDA的积累,同时可以明显降低细胞质相对电导率。【结论】喷施不同浓度BR可有效提高苦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10-2 mg/L浓度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笔者研究了亚适温下不同浓度的脱落酸、腐胺、油菜素内脂对冷敏品种番茄“中蔬6号”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浓度ABA、Put、BR溶液喷散番茄幼苗,清水处理作对照,每5d喷一次,共2次。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亚适温环境对番茄幼苗进行处理。【结果】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MDA含量持续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ABA、Put、和BR预处理,能够提高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地缓解亚适温引起的番茄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降低MDA含量的最适浓度ABA为0.2mmol/L,Put为0.5mmol/L,BR为0.01mg/L;提高SOD活性的最适浓度ABA0.2mmol/L,Put为1.0mmol/L,BR为0.01mg/L。与对照相比,MDA含量分别降低47.7%、43.2%、42.2%,SOD活性分别提高29.2%、17.4%、28.6%;【结论】亚适温对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造成了伤害,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喷施适宜浓度的A-BA、Put、BR可以降低MDA含量,使SOD活性增加,减轻亚适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实际生产中缓解油葵(Helianthus annuus)盐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油葵种子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用120mmol/L NaCl溶液和0~200mg/L Vc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外源Vc对盐胁迫下油葵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着Vc溶液浓度的增加,油葵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超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80、12、80mg/L Vc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幼苗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60mg/L Vc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结论]Vc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盐胁迫下油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唐葱6号是以耐贮藏的鸡腿葱为父本、以唐葱1号为母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冬贮型大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维生素C含量114.0 mg/kg (FW),可溶性糖含量10.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粗纤维含量1.02%;属耐贮藏品种;适宜在河北、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育苗阶段不同氮浓度营养液即50、150、250、350、450、550mg/kg对成苗时烟苗农艺性状、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以及移栽后30d时体内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当氮浓度在50 ̄450mg/kg时,成苗时烟苗的干、鲜重随之增加,而氮浓度到550mg/kg时,烟苗的干、鲜重开始减少,说明育苗烟苗营养液浓度过低、过高均不利于烟苗的干物质的积累;(2)育苗阶段不同氮浓度营养液处理烟苗的活跃吸收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150、250mg/kg的处理为最大;(3)随着氮浓度提高,移栽时烟株体内的脯氨酸含量随之下降;(4)在移栽后30d,氮浓度为150mg/kg的处理烟株体内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且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随之减少,蛋白质含量则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而言,育苗阶段营养液中的氮浓度为150、250mg/kg时有利于培育抗性较强的红大品种烤烟烟苗。  相似文献   

18.
平凉甜玉1号是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稳定自交系99(2)-1-1-0-0-1为母本、99(1)-1-11-0-1(代号03001)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种.在2005-2007年品比试验中,鲜果穗折合平均产量23 283.5 kg/hm2,较对照品种穗甜1号增产11.4%.高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红叶病和矮花叶...  相似文献   

19.
杆菌肽锌复合制剂对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 920只370日龄罗曼产蛋鸡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杆菌肽锌复合制剂对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分成5组.其中1个为对照组.对照组喂给基础日粮,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用水平的杆菌复合制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杆菌肽锌在复合制剂中剂量的加大,产蛋牢下降幅度变小,明显改善蛋壳质量(蛋壳强度、蛋壳厚度)(p<0.05),显著减少破蛋率(p<0.01).降低鸡的料蛋比(p<0.05),增加蛋重(p<0.05)和产蛋量(p<0.05).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在生产中宜选择在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杆菌肽锌与100 mg/kg维生素C制成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