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龙玲  龚月生 《饲料工业》2002,23(11):26-29
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加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存在许多方法用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如应用离子载体和抗生素。但对于饲料工业中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问题和寻求安全饲料的广泛关注,促使研究者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非抗生素或“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即直接饲喂微生物(DFM),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因而被推到了历史前台。DFM包括细菌、酵母(真菌)等,许多研究证明DFM使用效果良好,尤其是酵母培养物(YeastCulture,YC)。YC是经严格控制条件的液体、固体二级发酵或直接在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原虫和真菌,它们对子饲料在瘤胃内的降解、合成、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数量和医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机体代谢效率的高低,纤毛虫调控作为瘤胃调控的重要方面,对改善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笔者拟从多个角度归纳影响瘤胃纤毛虫数量和种群的因素,旨在为反刍动物生产中对纤毛虫的调控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瘤胃是反刍动物对饲料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瘤胃通过和微生物相互结合,使反刍动物能够对高纤维的植物进行消化吸收。反刍动物的生理活动状态、饲料吸收程度以及对于瘤胃疾病的诊断都与瘤胃运动相联系。基于此,本文以反刍动物瘤胃运动为出发点,以其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措施为主要内容,探究反刍动物瘤胃真菌特点以及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反刍动物瘤胃特点,提出相应的运动的调控措施,以期为反刍动物瘤胃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延边半细毛羊为对象,研究不同降解速度的能量饲料对反刍动物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为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的调控及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饲料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发酵过程中,造成能量和蛋白质的流失,降低饲料利用效率。植物精油因其低毒副作用及其所具有的天然性、营养性和生物活性,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植物精油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瘤胃发酵的影响及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韦学玉  阎宏  穆巍 《饲料工业》2006,27(19):47-49
反刍动物(牛、羊)瘤胃功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养好反刍动物实质上就是养好瘤胃。文章针对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及瘤胃内温度、渗透压、pH值等瘤胃内环境的重要参数,对如何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人工调控措施加以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通过嗳气方式经口排出的甲烷,是瘤胃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环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甲烷的产生机理和调控减排技术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瘤胃是反刍动物营养物质利用的第一关,饲料中60%的有机物质在瘤胃内消化,50%左右的纤维物质和88%的淀粉也在这里消化,因此,瘤胃在反刍动物代谢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瘤胃发酵主要受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与瘤胃内环境密切相关.饲料组成包括日粮精粗比等是调控瘤胃内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此次试验是在精粗比分别为3:7和2:8的2种日粮条件下,对绒山羊瘤胃内环境和发酵指标进行了测定,目的是为绒山羊的生产实践和实施营养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饲料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发酵过程中,不仅会造成能量和蛋白质的流失,降低饲料利用率,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皂苷是一类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有调控作用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文章综述了皂苷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