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伦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169-173
以恩施市六角亭南门历史街区更新规划设计为例,重点研究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如何处理历史建筑、历史遗迹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在恩施这类欠发达地区,历史建筑与遗迹能保留至今的已寥寥无几,并与当前城市建设矛盾重重,如何处理好这些历史地段与城市更新的问题是当今这类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提出"断城活化"概念,从城市系统修复的角度来探讨类似区域城市更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城市的缩影,记录了一座城市最辉煌的时刻,保留了一个时期典型的建筑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新城区的崛起和扩张使得历史街区逐渐衰落,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各城市纷纷兴起了旧城改造计划。然而历史街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被完全推倒重建,也不能只是单纯的静态保护,必须赋予其新的城市功能如旅游等相关的文化活动才能使历史街区重现生机。在历史街区寻找城市记忆,通过对城市记忆的保护和传承来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青岛的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走访老街的居民,总结归纳出当地居民对青岛的城市记忆,并根据目前城市记忆在历史街区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程韵 《乡村科技》2019,(16):55-57
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百花洲为例,分析济南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保护与营造背景,阐述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营造策略,并对济南市百花洲如何保护与营造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提出建议,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传承和发展纳入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城市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大城市发展各具特色,古代大城市是权力制造的产物,权力决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近代大城市在屈辱历史中负重前行,很多城市在这个时期与西方文明接轨,融合,冲突,发展;新中国城市发展几近停滞;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但是政府对大城市的高层设计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无力于城市病的泛滥;所以顺势而为是大城市发展的不二选择,顺势而为意即:顺市场之势、顺全球之势、顺人文之势;能顺势而为,我国大城市发展将有更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非保护类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功能组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因为内部并没有划分明确的保护范围,导致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历史文脉缺失、发展不均衡和空间复杂混乱等诸多问题.在空间问题研究中,空间句法理论将物质空间作为单独的本质元素进行系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到对社会、经济、认知和行为等领域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对分析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变化问题提供了量化的分析方法.该文运用空间句法相关理论方法及辅助软件,建立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下不同时期的城市和街区的多层次拓扑关系模型,分析得到非保护类历史街区与城市的空间形态变化的特征和关系:①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地理位置大多处于偏近城市中心区的附属区域,在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功能承载中起到了中间过渡和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②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受到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影响,其复合功能的承载潜力影响范围逐渐缩小;③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内部深度相对较大,整体交通便捷度相对较低;④人对于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可理解度普遍较低,游客和居民都不便认知整个空间.根据特征和关系进一步解析得到变化原因在于历史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动态调整,发展策略的重点也是城市文脉保护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平衡与协同.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包括新建筑的崛起、旧建筑的翻新及历史老建筑的再利用,如何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成为重要课题。老建筑与新建筑、旧建筑的历史意义与价值是不一样的,老建筑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如何让其继续发光发亮使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探讨城市老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希望日后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将其所代表的精神力量不断散发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无论是对大学还是对城市提升其各自的竞争力都十分重要。通过对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制约因素的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对于推动我国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霞 《新农业》2022,(9):37-38
古迹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遗产,是宝贵财富,作为后人要对之加以爱护.如何将园林规划与历史古迹有机融合,既保留历史古迹又具有独特风格.笔者通过探究问题根源,探索解决方法,探查潜在问题解决方案,探讨今后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设同时通过园林规划设计完美融合历史古迹、保护历史古迹,打造出特色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化,不光是铺草植树,它还要与市政规划、交通、房屋的发展计划相结合,使它们互相融合而不是互相冲突。园林发展依赖于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必然推动园林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园林建设与发展必须放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当中进行战略性考虑和布局。园林发展必须要逐步健全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各项法规,做到依法建设。必须提高到运用统筹的观点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来推进园林与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以后,在提升品位时总是极力去挖掘历史,甚至强烈去争抢文化品牌.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城市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去保护有关的遗存.作为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会贵阳,城市远古的文化历史与民族村寨有着紧密联系,守住两三个民族村寨也就守住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城市农园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城市农园的概念与起源出发,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7种历史类型,通过对各阶段和类型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美国城市农园发展的历史规律,揭示出其一般的内在价值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探索与发展的热点。北京市已将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作为北京地区农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观念上跨越了一个历史时段。发展都市农业对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游乐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游乐行业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给予重新的界定。在发展城市旅游业的过程当中,游乐园是重要的窗口和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14.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保护好古树名木,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科研物种、城市生态环境与风景资源保护以及发展旅游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城市现存古树名木的状况,制定其保护规划,将有利于在科学、政策、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支持下对城市的古树名木实施更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风貌是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及经济发展等的综合表现。阐述了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价值,总结了其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规划要点,以期促进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及城镇化发展,导致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代耕农"。其主要分布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为珠三角城乡经济发展有历史贡献,却因政策变化、经济发展等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原因,沦为具有"双重边缘性"的弱势群体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区域性问题。城市问题俨然已逐步上升为事关城市区域联动发展的系统性议题,城乡流动、城乡排斥、城乡融合、城市包容等诸多议题愈来愈被纳入城市管理研究之中。代耕农问题的产生,在本质上与城市化有着密切关联,代耕农贬抑的社会情绪反过来对于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又有着巨大不良影响,代耕农问题也是城市问题。从代耕农与城市互动视角,探讨代耕农社会情绪的产生逻辑,分析代耕农社会情绪对城市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代耕农社会情绪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8.
阳台农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模式,本文阐述成都市城市微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经济、政策等基础条件,分析成都市在发展城市屋顶阳台微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为未来成都市阳台农业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城市的发展前景展望,以城市的历史老街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出发点,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尝试提出可行性的方法与途径,与此同时,使老街文化作为一种民俗传统传承下来。以哈尔滨老道外历史街区为例,希望能以小见大,为城市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灵魂,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历史街区被蒙上了规划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阴影.在新的审美与生活需求下,功能置换与未来发展等问题成为景观设计师思考的对象.基于乡愁记忆的景观思想,是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情感文脉丢失、地域风貌趋同现象的反思与纠偏,期望能以人的体验感知来打造富有乡韵的情感场所,寻回本土生活的情感归属.以重庆市巫溪县漫滩路为例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型历史街区风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