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广西田林县八渡笋竹象甲,又名长足大竹象,属鞘翅目象虫总科象虫科,该虫是国家林业总局2003年首次发布的233种林业危害性有害生物之一,为八渡笋林毁灭性害虫,是国内检疫对象,幼虫、成虫均危害八渡笋。近年来在田林六隆20万亩八渡笋基地连年大面积发生,造成大量退笋、断头竹、畸形竹,部分地方呈残败、荒芜现象,危害率87%以上,留母竹结构差,出笋率下降70%,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目前病丛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为控制八渡笋竹象甲的进一步扩散和危害,寻找和探索安全、有效、经济的适宜推广的防治措施,我们在田林县教育和科技局领导的…  相似文献   

3.
草地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meadow moth、beet webworm)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突发性、多食性的迁飞害虫。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幼虫主要危害水稻、麦类、粟、甘蔗等,影响水稻发育,降低千粒重,秕谷增加,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98-98,62
对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我县1年发生2代,多以4龄虫在树干裂缝及针叶丛中越冬,少数以5龄幼虫越冬。分析了环境因子和思茅松毛虫发生的关系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俗称稻纵卷叶虫、刮青虫、青虫、白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稻区的一种危害水稻的迁飞性害虫。 1为害症状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近几年在长江流域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棉花、芝麻、蔬菜等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8.
桦三节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三节叶蜂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红桦林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林木病虫害之一。该虫以幼虫大量取食红桦树叶,影响林木生长。通过2011~2014年观察,调查清楚了祁连山区该虫的世代史及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了解了该虫危害程度,一般纯林大于混交林、低海拔大于高海拔、高温地区大于低温地区,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云杉树叶象是云杉松树林和云杉苗木的主要害虫,幼虫取食云杉根系,成虫取食云杉嫩叶,大发生时导致成片云杉林和云杉苗木死亡,严重影响着林木生长和苗木产业发展.为了有效防治云杉树叶象危害渭源县的森林资源,防止该害虫进一步蔓延、扩散,通过对该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的细致观察,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基于此,主要介绍了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危害现状、生活史及习性,掌握科学的测报方法,探索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叶蜂在渭源县五竹林场半阴坡林区落叶松人工纯林中大面积发生,局部危害严重。针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介绍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彭进 《河南农业》2019,(16):36-36
一、形态特征稻纵卷叶螟又名稻纵卷叶虫,别名刮青虫、小扯苞虫、苞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该虫主要为害水稻,也为害小麦、甘蔗、禾本科等杂草,以幼虫吐丝,卷住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隐居其中,并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最后叶片只剩下表皮,剩下表皮呈透明白条斑状。每个虫苞只食一叶片,成纵卷,管状。  相似文献   

13.
云南木蠹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云南木囊象在云南丽江林区1年完成1个世代,蛀食云南松枝干,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防治主要采用;成虫未羽化前清理枯死木,并集中烧毁,成虫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400倍液及20%大力士1:400倍液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4.
赵小敏  孙勇  魏来 《吉林农业》2010,(10):75-75
野蚕是桑树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发生时能将整片桑树树叶完全吃光。该虫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以卵在桑树枝上越冬,世代重叠,发生极不整齐。越冬卵5月上旬孵化,最迟在5月下旬孵化。幼虫发生盛期5月下旬到6月下旬,采用3%高效氯氰菊脂毒杀幼虫,杀虫效果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柳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属同翅目,沫蝉科。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条上或枝条内越冬,翌年5月孵化,若虫5月下旬6月中旬为危害期,成虫6月中下旬羽化。若虫初期40%氧化乐果10倍液涂干,成虫期喷洒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在我县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年份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草地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进行蜀刺腿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渝东地区1年发生1代和2年完成1代同时存在;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以及湘、黔、鄂武陵山区海拔300~1 200 m的柏树林、栎林内;其个体大,食性杂、食量大,危害期逾200 d;营造混交林,保护天敌是抑制该虫成灾的根本措施;在虫口密度较大的虫源地,用20%氰戊菊酯乳油等化学农药防治。在越冬前,喷施从蜀刺腿僵虫上分离生产的白僵菌,防效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麻栗坡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在天保、八布两个边境乡发现.为了搞好非洲大蜗牛的查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保护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2000年以来,笔者对非洲大蜗牛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非洲大蜗牛在麻栗坡县的发生为害、生活习性、适生环境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栽培两面针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特征、生境条件、物候期、有效成分、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两面针在中亚热带桂林雁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及开花结果;人工栽培两面针5年后可采收,最佳使用部位为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