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花生青枯病 1.1 症状.该病发生在花生的花期和结果初期,病株初始时,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片先失水萎蔫,1~2天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病株易拔起,3天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1常见病害1.1花生青枯病1.1.1症状。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期主茎梢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经l~2d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泽暗淡,呈青污  相似文献   

3.
花生茎腐病和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阳花生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花生病害也逐渐增多,花生茎腐病和青枯病每年均有发生,病株轻的在10%-20%,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特别是今年温暖多雨,土壤湿度大,茎腐病、青枯病发生较往年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花生白绢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临沂市花生田开始零星发生白绢病,至2004年发病面积扩大到6万公顷,病株率上升到67.3%,病情指数高达56.8,损失40%以上,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新障碍。  相似文献   

5.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花生叶斑病常年发生面积为60万亩,发病株率平均为22.4%左右.重发田病株高达54%以上,该病由于去年在我市滑县、内黄县、林州市严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大,加之近几年来我市秋季雨水偏多,致使花生叶斑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因为此病发生较晚,有人误认为这是植株成熟时的一般象征,所以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叶斑病会使花生叶片布满斑痕,早期落叶,以致影响叶的光合能力,荚果不饱满,降低产量与品质,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6.
花生茎腐病是一种暴发性病害,常引起花生整株枯死,故又称枯萎病、倒秧病等。一般年份病株率为15%~20%,发病重年份,病株率高达60%以上,甚至连片死亡,造成绝收。1症状花生茎腐病在我国北方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幼芽出土前即可感病腐烂。病菌从子叶或幼根  相似文献   

7.
强化优质品种布局 提高花生种植效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产量达到300万t以上,均占全国花生的1/5以上。在河南省,花生是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其花生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的县(市)就有24个,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6.67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花生颈腐病是花生近几年来发生较重的病害,特别是重茬地块,发生程度更为严重。据2004年在定州市调查,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15—20%,重者达到50%以上,引起整株死亡,造成花生缺苗断垄,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青枯假单胞杆菌细菌侵染所致。该病寄主广泛,常见的有花生、烟草、番茄、辣椒、菜豆、马铃薯、芝麻等。 一、发病症状 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始时,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片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1~2天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黑褐色湿腐状,根瘤墨绿色。病茎纵剖维管束呈黑褐色,横切面保湿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粘液溢出。  相似文献   

10.
花生斑驳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生种传病苗、花生病株以及花生种植区的大豆病株上分离到三个病毒分离物。经基本性状的测定,证实它们是同一病毒。汁液摩擦接种可侵染八种豆科、藜科和茄科植物,在苋色藜接种叶上产生局部褪绿斑。由桃蚜、豆蚜和禾谷缢管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病。体外抗性测定,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1—2天。可通过花生种子传病。病毒粒体线条状,有风轮状和束状内含体。并根据血清学的琼脂双扩散和免疫电镜的测定结果,将这三个病毒分离物鉴定为花生斑驳病毒(PMV)。  相似文献   

11.
<正> 1 症状 花生青枯病在花生各生育期都能发生,以花期发病最多。病株最初表现萎蔫,早晨延迟开叶,午后提前合叶,通常是主茎顶稍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后自上而下凋萎。叶色暗淡仍呈绿色。先主茎后侧枝枯死。主根尖端变褐湿腐,根瘤墨绿色。 2 发病规律 青枯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从花生根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5厘米地温稳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连城县的花生有名,红衣花生更有名。10月,这里一片丰收景象,产量高,市场更旺。今年的红衣花生价格升了.1公斤批发价比去年高0.2元。  相似文献   

13.
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泽胜 《福建农业》2005,(12):13-13
花生是南安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之一。全市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0.5万公顷左右.产量在1.2万吨上下。由于南安的土壤条件限制,加上连年的种植引发病虫害的加重.因此.引进抗黄曲霉的优良花生新品种.从根本上解决花生食品餐桌污染问题.发展花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我市花生生产上的重要工作。我市引进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具有丰产、优质、抗黄曲霉、中抗青枯病、耐早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将进一步提高我市花生单产.增加农民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受连年干旱和花生市场前景看好的影响.导致我县的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过去的2.0~3-3万hm^2,发展到2004年的53.3万hm^2。为提高花生产量,探索花生增产途径,近两年,除引进、更新、更换品种外,我们还研究了一种新的栽培技术(即“AnM”环节栽培法)。其功效在于抗旱和控制下叶,提高结果数量和质量,从而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试验结果表明.“AnM”环节栽培法比普通栽培法平均每株结果数增加24.1%.双果增加2.7个,单果增加2.3个.瘪果减少3.0个,结果范围扩大3cm,使花生667m^2增产17.8%。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时下兴起了花生芽菜消费时尚,消费者吃得津津有味。这也难怪,花生芽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又脆嫩清香.生食和熟食都别具风味。对于经营者而盲。花生芽菜消费时尚就意味着商机。花生米的价格为每千克5~8元.500克花生,原料成本不足4元.8~10天后可生产1.2千克的花生芽菜,每千克售价6~8元。可获得收入7.2—9.6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002年,全国花生面积、总产分别为502.5万hm^2和1500.6万t,分别占世界的20.37%和44.03%.居第2位和第1位。建国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国在花生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花生单产有了很大提高。200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杜邦阿砣拌种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探讨其防治效果较佳的用法和用量。[方法]以特色花生"泰花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杜邦阿砣拌种对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和中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使用杜邦阿砣450 ml/hm2+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对水4 500 ml/hm2,拌种仁195 kg/hm2,对花生苗期根腐病、茎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各处理对白绢病的控制效果均较差,但随着杜邦阿砣用量的增加,病株数和病株率有降低趋势。[结论]试验结果为杜邦阿砣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农村科技》2007,(9):36-36
一、农业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保护地蔬菜实行轮作倒茬。 3.清洁田园,彻底消除病株残体、病果和杂草,集中销毁深埋,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阜新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阜新地区花生发展概况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丘陵地区,这里十年九旱,风沙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质脊薄,粮食单产低,却很适宜花生的生长.平均单产200kg/667m^2。收入1000元/667m^2,比种玉米增收500元/667m^2.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种植6.7万hm^2,总产已达2亿kg,占全国总产量的2.5%。产业化已有雏形.民间作坊式企业有5000多户,年加工花生0.5亿kg。现代加工企业有一座,可生产花生油及蛋白,  相似文献   

20.
高林夏 《油气储运》2001,(15):37-37
洋葱、花生一年两作.洋葱产量高者可达每1/15公顷(1亩)5000千克.花生可达400千克,产值比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高2~3倍。洋葱于9月上旬育苗,10月下旬移栽.第二年6月上旬收获.花生于洋葱收获后播种,采用地膜覆盖,10月上旬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