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常出现的不良情绪现象,尤其是赛前焦虑状态的心理影响因素,严重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成绩.分析了羽毛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从激励调节、应激控制训练、临床干预认知调整、表象模拟训练、实战模拟训练以及科学教练组配体系等方面对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的调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心理学及运动学相关知识对体育选手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选手赛前情绪稳定性使其达到最佳备战状态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对策。研究表明,适当的兴奋有助于提升体育舞蹈选手的竞赛成绩,而过度紧张、过分激动、盲目自信或消极淡漠的心理状态则会影响选手的比赛状态,赛前训练中应将意念训练与感知适应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是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竞争性强,比赛紧张激烈,稍有失误,就会对比赛产生很大影响.竞争中,不仅是技术、战术、技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纵观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由于运动员缺乏心理训练,赛前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失常,神经系统调节失控,不能充分发挥应有水平,甚至以失败告终的实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与状态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谟 《吉林农业》2012,(1):198-199
形成良好的运动员心理状态对运动训练、比赛提高成绩有着重要作用,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形成良好比赛心理系统地、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心理因素对比赛的影响,及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基础训练研究。  相似文献   

5.
赛前竞技状态调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系统哲学观视角,从生物节律调控、训练强度调控、心理状态调控、营养搭配调控4个方面对赛前竞技状态调控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其与竞技状态形成的关系、如何进行具体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分析影响射击运动员赛前、赛中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认知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心理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7.
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培养球员在紧张的比赛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球员的个性特征,使球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适应比赛和训练的要求。探讨一些针对网球专项训练中如何提高球员的心理素质的方法,包括进行身体调节、控制眼神、养成良好的习惯动作、保持最佳能量、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控制好比赛节奏、积极的自我鼓励、积极地进取态度、保持快乐的情绪,以便于球员更好的发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通过心理训练改善运动员运动专项所需要的心理因素和个性特征,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心理潜力,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术水平的正常和超长发挥。  相似文献   

9.
收集了我国部分优秀田径运动员参加第12届柏林田径世锦赛和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有关数据资料,通过计算各项目比赛"发挥率"评价运动员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的比例状况。结果表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的成绩有明显差异性,运动员存在着"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现实状况,"内战"依然是创造最佳战绩的主战场,但在重大比赛中运动员发挥失常的现象严重。我国田径运动员必须强化赛前最佳竞技状态、提高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实施赛前心理训练、异地参赛能力等实践性训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目的的运动项目。篮球比赛中,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球队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除了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作为保证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和熟练的投篮技术,好的投篮时机等因素。本文从投篮动作、训练方法、投篮心理三个方面对投篮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找出运动员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情绪对比赛中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影响,从中找出解决运动员赛前及赛中情绪产生的依据,为今后在教学、训练、比赛中找出比较科学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剖析典型人物的心理特征,化解学生的心理冲突;摘录名言警句,预防学生的心理偏差;设置作文专栏,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扰;组织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竞赛也越来越复杂、激烈、精彩。比赛的胜负已经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也越来越重要。篮球运动是一项不断受外界干扰和影响的集体对抗项目。篮球技战术水平迅速发展,比赛节奏加快,身体接触频繁,在激烈对抗和瞬息万变的比赛中,运动员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精神饱满,头脑清醒,感知觉灵敏,反应迅速,准确地贯彻和执行教练员意图,方能使自身的水平得以发挥。而赛前心理的调节过程则是比赛中良好心理状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研究的新方向。我们在大力宣讲创业观念、创业知识、政策及对学生进行创业技能水平训练的同时,却忽略了创业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创业中的心理教育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业结果。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完善的帮扶体系及创业心理素质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体育院系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中产生的各种心理指标的变化这一现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设计了心理负荷症状评价量表,展开对体育院系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负荷现状的研究,从20个影响因素中分析出9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将这9个主要因素分为8类:"比赛性质因子"、"情绪因子"、"外在干扰因子"、"能力因子"、"期望因子"、"人才因子"、"认知因子"、"认知不和谐因子",对每类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建议学生篮球裁判员应刻苦钻研、学习最新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练好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高校尽量提供更多比赛锻炼的机会,丰富学生裁判员临场执法的经验。师生应重视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使其能承担起在临场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负荷负担,避免造成心理负荷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对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的培养。加之当今社会学生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弱,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完成学业的必备素质。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到,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心理测试和团体训练的方式,探讨了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训练前后的心理适应水平,发现有意识的训练对提高贫困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有良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开展训练、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四川男子排球队备战2014-2015联赛的多元组合训练方案进行生理生化监控和实施研究,为提高我国男子排球训练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四川男子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个赛前训练周期的训练安排,并监测其血液Hb、CK、BUN、T和C变化。结果:队员的Hb、CK、BUN、T和C值随着训练安排不同而出现变化,2014-2015排球联赛赛前训练安排要优于2013-2014排球联赛赛前训练,且成绩大幅提升。结论:综合运用Hb、CK、BUN、T和C指标能监控运动员机能状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和评价训练效果;四川男排2014-2015赛季独特的多元组合训练具有多系统刺激、训练持续时间长且不宜疲劳等优点,可在短期内提高运动员成绩;从四川男排训练效果来看,生理生化监控下的多元组合训练法或对提高我国排球训练的整体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中,运动员的体重已经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柔道运动员赛前减体重的方法及减重后比赛期间营养的补充进行了研究,以求提出赛前合理减体重的实用方法及减重后合理的营养补充的方法,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以便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降体重和降体重后合理营养的补充提供好的借鉴,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的体制、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运动员的技术缺陷、经济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网球高水平选手发展的因素,并根据以上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男子网球水平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