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聪慧 《农村科技》2005,(12):20-21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也称卷叶蛆、枣叶蛆、枣蛆、枣芽蛆等。  相似文献   

2.
枣瘿蚊俗称卷叶蛆、枣蛆,是枣树上发生严重的害虫之一,枣树被害后长势削弱,产量及品质受到较大影响。为筛选出防治枣瘿蚊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特选择6种不同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又名枣叶蛆、卷叶蛆、枣蛆。以幼虫为害嫩梢上的细嫩叶片,叶片受害后红肿,从叶片两侧向叶正面纵卷成筒状,并变为紫红色,逐渐变黑枯萎脱落,是枣树上发生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研究,该害虫在我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后造成枣树长势削弱,枣产量及品质均受到较大的影响。近几年,由于受气候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红枣面积的逐年增大,该害虫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垦区枣瘿蚊发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瘿蚊又名枣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也称卷叶蛆、枣叶蛆、枣蛆、枣芽蛆等。 一、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虫体似蚊,橙红或灰褐色。雌虫体长1.4~2.0毫米,头、胸灰黄色,胸背隆起,黑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灰黑色。雌虫腹部大,共8节;雄虫略小,体长1.0~1.3毫米,灰黄色,触角发达,长过体半,腹部细长。  相似文献   

5.
枣瘿蚊属于蚊科类的一种害虫,又有枣蛆以及枣叶蛆等名。主要对枣树的叶片形成危害,尤其是嫩叶。给枣树的嫩枝梢头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导致枣树大面积减产。同时,枣瘿蚊会为害枣树的花以及枣树嫩果,影响枣树的座果率,导致枣树产量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枣树枣瘿蚊的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起来。本文笔者主要对红枣枣瘿蚊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望进一步提高红枣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枣瘿蚊又叫枣蛆、枣卷叶蛆,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危害枣树嫩叶,受害嫩叶从两侧叶缘向内卷成筒状,叶色变为紫红色,质地变脆、变硬,最后变黑枯萎。花蕾被害后不能开放,花萼膨大,直至枯黄脱落。为害幼果时,幼虫蛀食于果心内,不久变黄脱落。1.发生规律。枣瘿蚊1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树下土壤表层结茧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冬枣  相似文献   

7.
目前枣叶瘿蚊已经成为危害枣树的主要虫害,严重影响到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用黄板诱杀枣叶瘿蚊成虫可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枣园间隔4株悬挂黄板防治效果好,防治成本低,可以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宋建伟  潘涛  朱春茂  陈本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17-3417,3443
论述了黄河故道地区枣瘿蚊为害枣树的严重性及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总结提出了防治枣瘿蚊的技术措施,对该地区枣树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枣瘿蚊,又名枣芽蛆,是近年来我国枣树生产中普遍发生的虫害之一,近年来河北省枣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的程度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枣瘿蚊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枣瘿蚊进行风险评估,得出传人新疆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应用综合分析法对其扩散蔓延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枣瘿蚊是新疆重要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为1.76,属中度危险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1.
枣瘿蚊又名枣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分布于全国各地枣区。叶片受害后卷曲成桶状,色紫红,质硬而脆,随后颜色变黑枯萎。花蕾被害后不能开放,花萼膨大,直至枯黄脱落。危害幼果时,幼虫蛀食于果心内,不久变黄脱落。1.形态特征雌性成虫体长1.4~2.0毫米,复眼黑色,呈肾形。触角细长,念  相似文献   

12.
<正>梨瘿蚊俗称梨芽蛆、梨叶蛆,属双翅目,瘿蚊科。2005年咸阳市病虫普查中在礼泉、秦都、渭城等县区发现,2007年全市发生面积660hm~2,2008年扩大至2000hm~2,2009年达3330hm~2。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统计学中的交叉变差函数法对枣园中枣瘿蚊及其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21日至10月19日近5个月的枣树主要生育期阶段,除8月27日与9月21日草间小黑蛛与枣瘿蚊种群没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外,其他各次尤其是5月30日与10月19日都充分表现出草间小黑蛛对枣瘿蚊在不同距离下的数量和空间的追随关系,再次证明草间小黑蛛是枣瘿蚊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4.
枣叶瘿蚊在阿克苏市的消长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板引诱枣叶瘿蚊成虫与定时定点调查幼虫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枣叶瘿蚊消长动态。监测发现,枣叶瘿蚊在阿克苏市1年发生4代。从总的发生趋势来看,第1代和第2代的发生数量最高。根据其发生趋势明确了防治的关键时期应放在第1代幼虫期,可有效控制枣叶瘿蚊的下一代发生数量。此外,对枣叶瘿蚊采取药剂防治和黄板诱杀,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48%毒死蜱EC效果最好,其防效达到了92.79%;5%吡虫啉EC、25%氰·马EC效果欠佳,防效仅达78%左右;挂黄板和不挂黄板的效果比较,表明挂黄板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一、害虫种类新疆枣树害虫主要有四目七科,分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梨园蚧、粉蚧科的枣粉蚧、蜡蚧科的大球蚧;蜱螨目瘿螨科的枣壁虱、叶螨科的红蜘蛛;双翅目瘿蚊科的枣瘿蚊;鳞翅目螟蛾科的甲口虫,其中梨园蚧、大球蚧、枣壁虱、枣瘿蚊、甲口虫等为主要害虫,红蜘蛛、枣粉蚧为次要害虫。二、防治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运用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梨瘿蚊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近年来是四川梨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以幼虫为害梨芽。芽叶被害后3天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接着叶面呈现凹凸不平,到后来叶正面两边缘向里纵卷呈筒,并提早落叶。2003年笔者在四川各梨区调查,都发现有此虫发生为害。一般春梢叶受害率都在  相似文献   

17.
枣瘿蚊又名枣蛆,以幼虫危害尚未展开的嫩叶,吸食幼叶汁液,受害叶片肿胀变色,呈浅红至紫红色,成卷筒状,质硬而脆,最后变黑枯萎、脱落,严重阻碍脱落性枝的抽生,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枣瘿蚊是枣园普遍发生的一种害虫。防治时选择符合国家“A级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标准的农药。是实现枣树无公害生产的主要环节。现将阿克苏地区多年来防治枣瘿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秀丽  李新 《农家致富》2004,(16):34-34
枣瘿蚊 又名枣芽蛆或枣叶蛆,苏北地区近几年发生较重.是梨枣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方法:(1)地面防治。枣芽萌动时在地面喷撒5%敌百虫粉或25%辛硫磷1000倍液,结合翻园,消灭越冬虫。(2)抓住花前关键时期防治。苏北地区主要在5月上旬.可用25%久效磷1000倍液加灭幼脲3号2000倍液喷洒.每15-20天1次.连喷2-4次。  相似文献   

20.
一、枣树易发病虫害的几个时期(一)萌芽期主要是虫害,最常见的是枣瘿蚊。主要表现为枣头及枣吊萌芽晚、生长缓慢、新生叶呈紫红色、叶片表面纵向卷曲、卷曲的叶片内存有许多乳白色的小虫,这些小虫就是枣瘿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