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资源建档工作基本上都还没有开展,大都处在试点和摸索经验的过程中。根据林业部办公厅(1988)21号《关于加强森林资源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尚未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的国有和集体林区要求在今、明两年建立起来,为此湖南省林业厅森保局于去年10月份举办了森林资源建档研讨班,并制订了《湖南省森林资源建档工作实施细则》,但由于县级二类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多年,资源数据与现状相差甚远。且调查方法不能满足建档工作的要求,这就给集体林区的资源建档工作带来了  相似文献   

2.
<正> 林业专业档案又包括多种二级专业技术档案,而森林经营档案是林业档案中最基础的一种,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森林资源调查的依据,也是编制经营方案的必然结果。严格地讲,森林资源档案,由于它们使用资源资料,经营措施落实单位不同而可分为二种,以森林资源调查(二类调查)成果为资源依据,经营利用规划设计落实到小  相似文献   

3.
在2016年师宗县国有五洛河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基础上,结合近两年的森林资源档案、国家级公益区划界定成果、2017年林地更新调查数据和此次的补充调查结果及现场核实,经计算统计得到了经营方案编制数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进展缓慢,至今尚未没置森林资源管理职能机构,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一时难以打开局面。县级森林资源档案,可以利用县级林业区划的自然资源调查(系二类调查)资料,作为建档基础材料。目前已有少数县完成了资源调查工作,然而能否不失时机地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尚存在组织机构和建档经费等问题。各国  相似文献   

5.
<正> 肇庆地区根据省林业厅的部署,在省林业设计院指导下,于1984年5月至1985年11月进行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调查中,应用成群(方阵)抽样调查蓄积量控制小班调查蓄积量,获得成功,较好地解决了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的问题。随之,建立了地、县、镇(乡)三级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并在立木蓄积量超过200万立方米的怀什、广宁、封开、德庆、郁南、高要县建立了县级连清体系。使我区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轨道,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和调整生产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长期以来,我国南方林区的森林资源调查和国有林区一样,主要通过“连续清查”和“二类调查”来掌握森林资源蓄积量、生长量和消耗量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下达木材采伐量指标。这二种类型的森林资源调查,对掌握森林资源的总量及其消长变化是经济可行的。对林相整齐、立地条件变化不大、经营面积大的北方国有林区,作为实际生产中下达  相似文献   

7.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档案必须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体现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变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森林经营。小班档案更新是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的基础,其精度决定了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的可靠性。但是在一个林业局小班数量大、树种组成复杂,归类套用生长量(率)进行计算,不仅档案更新计算工作量大,而且不能考虑各个小班的郁闭度(疏密度)、年龄等差异而计算精度得不到保证。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为例,探讨了由密度、年龄、地位级指数控制的三元可变密度动态生长模型在小班资源档案更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林分动态生长模型系统能够满足不同间隔期林分蓄积、断面积、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等调查因子动态更新的需要。研究结果可为小班数据更新奠定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市已经开展了7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多功能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省林业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在普遍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为全省林业生产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当前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还存在着调查一次一个面积,资源统计年报也经常发生变化(已排除变化因素)缺乏系统性,稳定性。为了防止上述弊病,建议建立量算面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区划固定小班 实行地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区划固定小班的目的广东省决定用3—5年时间,将全省林地小班区划为固定小班,实行地籍管理。其目的是: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广东省1984年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虽陆续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但资源档案数据落实不到小班,满足不了林业生产的要求。将小  相似文献   

11.
始兴县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县自1984年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后,建立了初步的森林资源档案,并按上级要求,建立了年报制度,每年都实现了数据更新工作。若干年来,森林资源档案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森林资源档  相似文献   

12.
一、森林资源档案概述(一)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的意义:森林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营活动的开展,自然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这种变化是相当频繁的,如不及时加以记载管理,检查修订,原来调查的森林资源状况,就会很快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不能继续有效地为制定林业生产计划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势必导致林业生产上的盲目被动,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建立森林资源档案.  相似文献   

1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 掌握消长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省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每年进行森林资源变化的调查统计,编制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更新森林资源数据,直到建立森林资源档案。  相似文献   

14.
以鹤岗市林业贸易公司拟流转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调查为例,探讨实物量调查中的原则、方法及主要技术规则,旨在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流转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浅论小班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论小班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张明森林档案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全省各地以林业局或林场为单位。采用森林资源调查(二类调查)成果,陆续建档。二类调查资源数据只能反映当时的森林资源结构和数量,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森林档案数据更新,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档案的作用,对能由资源档案解决的数据,不再重搞调查统计。下功夫健全和完善那些尚未达标的森林资源档案,采取归口档案出数,可以达到既能完成必要的调查统计,又能减少调查统计工作量和提高调查统计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在调查小班上存在问题的分析,说明了资源档案不能建立在调查小班基础上,必须改革小班区划,使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在固定小班基础上,使规划设计调查和资源建档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山西林业》2014,(6):3-3
<正>12月11日-13日、12月15日-17日,省林业厅分别在忻州市忻府区(第一期)和晋中市灵石县(第二期)举办了两期全省林地与森林资源数据服务系统技术培训。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省林业厅相关处室、规划院,以及11个市、119个县(市区)、9个省直国有林管理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处、队)的有关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档案管理高名亭(桦甸市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每隔十年进行一次,每次调查都要产生大量的森林资源档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的产生,国家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仅桦甸市林业局,1991年完成的二类调查就耗资三十余万元,不但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李国春 《林业科技情报》2015,47(2):66-68,71
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方法对延寿县国有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进行研究,客观反映延寿县国有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的现状,对比了2004年和2014年10年间国有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建议,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