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不同器官元素分布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施肥条件下玉米不同器官干重、元素分布的比值变化,揭示施肥对作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施氮钾肥(NK)、施磷钾肥(PK)、施氮磷钾肥(NPK)5个处理,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成熟期农大108玉米茎秆、叶片、籽粒的干重以及N、P、K、Cu、Zn、Fe、Mn等元素分布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玉米干重及元素含量在不同器官的分布存在差异,N含量为叶片>籽粒>茎秆,P含量为籽粒>叶片>茎秆,K含量为茎秆>叶片>籽粒,Fe含量为叶片>茎秆>籽粒。施肥降低了不同器官间N、P、K、Fe元素含量的差异,改变了不同器官干重与Cu、Zn元素含量在整株中的相对比值。除个别处理外,N、P、Fe与Cu、Zn元素的对施肥的响应趋势具有一致性。同时,玉米不同器官元素分布对不同肥料组合的响应存在差异性,N、P、K元素对不同肥料组合响应程度较大,Cu、Zn、Fe、Mn微量元素响应较小;玉米茎、叶对不同肥料组合响应程度较大,籽粒较小。从总体上看,NPK处理对玉米元素分布的影响高于NP、NK、PK处理。另外,玉米不同器官元素的分布受肥料交互效应的影响。【结论】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不同器官元素分布影响的趋势与程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通过调整施肥可以改善作物养分在不同器官的分布,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苹果树体不同器官元素含量与累积量季节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分析了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营养元素含量与累积量年周期变化。结果表明,叶片氮、磷含量随叶龄增加而降低,钙、锰含量呈增加趋势,钾、锌、铁、铜含量有两个高峰;果实氮、铜、锌、铁含量先急剧下降,后逐渐增加,钾、磷、钙、镁、硫、锰含量随果实发育而降低;新梢氮、磷、钙含量表现为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的消长变化,随果树生长,钾、镁、硫、铁含量逐渐降低。新生器官中营养元素累积量不同时期差异较大;果树早期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果园施肥管理应氮肥基施为主,追施磷、钾肥,中期补充微肥。  相似文献   

3.
为给宁晋地区玉米高产高效、合理地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在高磷土壤上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体内干物质、氮动态积累和分配、根系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氮肥增加了整株玉米及籽粒中干物质和氮的积累,整株玉米干重与出苗天数呈显著二次相关。根、茎、叶、穗轴的干物质和氮积累均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多数出现在出苗后58 d。同一取样时期,不同处理玉米体内干物质和氮积累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240 kg/hm2时最大,随后降低;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呈明显的二次关系,当施肥量为254.32 kg/hm2时,最高产量为11 118.18 kg/hm2,在该处理下玉米的根系发育较好、玉米穗长、行粒数、单株粒重显著增加,秃尖长度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对香稻干物质、锌积累特性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农香18 和美 香占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锌肥处理和超声波种子处理,测定两香稻品种各生育时期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量 和锌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处理下,农香18 和美香占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锌含 量、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叶锌的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Zn0 处理下茎锌的含量 先降低后升高,在Zn2 和Zn4 处理下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Zn0 处理下叶和茎锌含量在分蘖期最高,施 锌处理(Zn2、Zn4)下则成熟期最高。结论院(1)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合适的基施锌肥浓度可以提高香稻的干物质积累 量、锌含量和锌积累量;(2)高浓度的锌肥(Zn4)可以提高香稻生育后期吸收锌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疯树成熟叶片N、P2O5、K2O、Ca、Mg、Fe、Mn、Cu、Zn、B共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麻疯树进行每株0、0.2、0.4、0.6kg的复合肥施肥处理,在每月的中下旬取植株成熟叶片,测定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麻疯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2O>N>Ca> Mg>P2O5>Mn>Fe>Zn>B>Cu.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N、K2O、Ca、Mn、Fe、Zn、B元素含量受施肥影响比较大,而P2O5、Mg、Cu受影响比较小.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果枝率最高的是施肥0.4 kg/株处理.[结论]施肥能促进麻疯树的生长,0.4 kg/株/年(15-15-15复合肥)时最利于麻疯树果枝的形成.麻疯树叶片的营养元素受施肥的影响,养分元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生产上要根据麻疯树的营养需求规律和需肥特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6.
磷锌配施对玉米干物重及磷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D-饱和优化设计,以棕壤和风沙土进行盆栽玉米试验,对磷、锌肥用量与玉米干物重以及植株磷锌比与玉米干物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锌肥料对于增加玉米干物重均有促进作用,但磷锌的交互作用为负;不同土壤上玉米干物重与植株P/Zn比之间相关关系不同,因此植株P/Zn比不一定能作为衡量作物磷锌营养状态的统一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八角成熟叶片中N、P、K、Ca、Mg、Cu、Zn、Fe、Mn、B共10种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其相关性,为八角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正常生长的15年生成熟八角林为调查对象,每隔60 d左右采样1次,测定成熟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八角营养元素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八角成熟叶片中大、中量营养元素含量依次为N>K>Ca>Mg>P,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Mn>Fe>B>Zn>Cu;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随季节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大、中量元素波动较小,微量元素波动较大;P、Ca、Cu、Zn、B等营养元素随着生长消耗,在成熟叶片中含量下降。【结论】八角树叶片营养元素的季节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生长旺盛的季节,八角的新生梢叶和生殖器官对营养元素的消耗量急剧增多,导致某些元素在成熟叶片中含量下降,应在生长发育旺盛期之前提早施肥,同时应注意协调各种营养元素用量,以避免元素之间发生过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归纳总结了核桃树体器官主要营养元素的代谢规律,包括核桃叶片、营养枝和结果枝、根系、果实等器官,以及萌芽至落叶的整个生长期中N、P、K、Fe、Mn、Cu、Zn等主要营养元素的代谢规律;核桃主要器官在整个生长期N、P、K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春季萌芽期各器官中较高,至种仁充实期之前下降较大,到种仁充实期果实的含量急剧上升,而营养器官养分输送到果实使之大幅度下降;生产单位产量的干核桃至少需提供N、P、K的量,并根据核桃生长发育规律提出年度肥料分配方案;核桃种仁充实期和成熟期养分变化规律;种仁充实期应把K、N的作为施肥重点,P、Ca、Mg可以考虑少施或不施,Fe、Zn、Mn在土壤养分缺乏时需要施肥补充;核桃成熟期必须做到精准施肥才会有最佳效果,施肥量不足和过量施肥均会降低坚果重量和品质;必须充分成熟后采收,才能确保坚果重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方法]以四单19和牡丹9两种不同基因型玉米为材料,以EDTA-Zn为锌肥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氮、磷、钾测定:植物样品采用H2SO4-H2O2消煮方法处理。采用瑞士产B CHI凯氏定氮系统测定全氮含量;磷含量测定采用钒钼黄比色法;采用日立Z5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钾含量;锌含量测定:首先用HNO3-HClO4(4:1)混合液法消煮,再用日立Z5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适量供锌可以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在低锌处理下(Zn0、Zn1)各器官锌含量相差较小,随着施锌水平的提高,锌在叶片、茎秆、叶鞘中含量迅速增加,而在籽粒和苞叶中增加幅度较小;玉米吸收的多余的锌主要集中在下部器官,以减轻过量的锌对植株造成的伤害。不同的供锌水平对低锌不敏感品种牡丹9氮、磷、钾的吸收与转运影响较小;相对而言,低锌敏感品种四单19氮、磷、钾的吸收与转运更易受到外界供锌量的影响。[结论]适量供锌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对氮、钾的利用率,降低磷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人工结香初期营养代谢变化规律,明确结香期白木香合理的施肥技术。以4年生白木香为研究对象,以未结香白木香植株为对照,进行人工打洞结香处理,分析结香初期白木香植株叶片、结香部位树皮以及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 白木香结香初期叶片中大量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养分含量呈现减少趋势,钙、镁、铜、锰元素含量上升,但只有锌、锰元素的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香部位树皮氮、磷、钙、铁、锌、锰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钾、镁、铜元素呈下降趋势,其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变化显著;结香部位木质部氮、磷、钾、钙、镁、铜、铁、锌、锰全部呈现上升趋势,且钙、镁、铜、锰含量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说明结香初期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2. 与未结香白木香相比,结香后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香部位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比值中,氮、磷、钾、镁、铜、铁、锌元素比值显著下降,而钙、锰比值变化不显著,表明营养元素向结香部位迁移趋势明显。3. 白木香结香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u与Zn、B、Mo配施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微肥对甘蔗增产增糖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Cu、Zn、B、Mo配施甘蔗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6%、差异极显著,糖分比对照增加7.36%、差异显著,同时显著增加蔗汁重力纯度;Cu、Mo配施比对照增产16.8%,差异极显著,但对糖分影响不显著。Cu、B配施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均不显著。Cu、Zn配施产量最差,甚至比不上单施Cu的效果;Cu、B、Mo和Cu、Zn、Mo配施比对照增产14.6%和12.1%,糖分增加8.23%和5.95%,与对照差异显著。Cu、Zn、B配施对甘蔗糖分影响显著,但对增产不显著。在各处理中,Cu、Zn、B、Mo配施是实现甘蔗增产和增糖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研究3种林龄杉木施肥后第2和第7年生长因子及土壤养分,结果显示:施肥2 a后幼林中N_(50)P_(100)K_(100)Zn_(25)(A3),近熟林中P_(100)K_(100)(C2)、P_(100)K_(100)Cu_(25)(C3)、P_(100)K_(100)Cu_(25)Zn_(25)(C4)施肥处理的树高年增长与CK相比均达到了0.05显著差异水平;A3和中龄杉木N_(50)P_(100)K_(100)(B2)处理的胸径年增长与CK达到了0.05显著水平,施用N_(50)P_(100)K_(100)Zn_(25)的A3和B3处理对杉木蓄积量的增加效果显著。中龄杉木在施肥后第2年土壤pH值高于另两种树龄杉木,施肥后第7年,3种林龄杉木土壤pH值差异不大,随着肥效的下降,3种林龄的pH值趋于稳定,差异变小。幼龄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随着林龄的增加,林下枯枝落叶增多使得碳得以补偿,有机质含量也逐渐增加。施肥后第2年C2处理的全氮含量较CK增幅最大,氮肥的施入可明显提高土壤中N的养分浓度;施肥后幼龄杉木全P相对于背景值增长效果显著,第2年0~20 cm土层增幅达32.2%~41.4%,第7年增幅35%~78.1%;全钾含量不会随着杉木发育周期而发生明显变化。施肥可有效地减缓土壤酸化现象,幼龄增施P肥可以增加各器官的生物量,中龄阶段多施NPK+Zn肥可提高蓄积量,近熟林杉木Cu、Zn肥可改善前期养分损耗的现象,促进杉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并能有效地提高蓄积量。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肥对潮土玉米碳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潮土玉米植株碳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为合理施肥和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在玉米成熟期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不同施肥下玉米植株及器官的碳含量、碳同化物分配比例及碳氮比。【结果】长期有机无机配施(NPKM,1.5NPKM)下植株碳含量平均约为464g·kg-1,比偏施氮肥(N)与偏施磷钾肥(PK)处理的碳含量提高了3%左右。PK处理的碳同化物在茎叶中的分配比例约为57%,比最低的N处理高出了73%;在根茬中,PK处理的碳同化物分配比例也最高,高出N处理约为7%。但在籽粒中,PK处理的碳同化物分配比例最低,为30%。茎叶、穗轴、根茬的碳氮比,以PK处理为最高,1.5NPKM处理最低,前者比后者分别高121%、105%和120%。所有施肥处理中,玉米地上部分固碳量为NPKM处理最高,比CK处理高7.2t·hm-2;地下部分固碳量则以NPK处理平衡施肥最高,比CK处理高0.3t·hm-2。【结论】NPK配施及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提高玉米植株的固碳量,提高碳同化物在玉米植株籽粒和穗轴中的分配比例,从而降低碳同化物在茎叶和根茬中的分配比例及其C/N,对土壤培肥和碳固定具有双重作用,是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5.45%~15.01%,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能提高紫花苜蓿铁、锰、铜、锌、钼、硼、钴、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累积量,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NPK处理最优,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6个橄榄品种各器官的Fe、Mn、Cu、Zn、Ni、Cr含量。结果表明:除Ni在种子中未检出外,所测6个元素在橄榄新叶、老叶、茎、果肉、种子、果核、根等器官中均有一定的分布;各微量元素在不同器官、不同植株以及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测橄榄品种各器官中的Fe、Mn、Cu、Zn、Ni的含量在一般植物体的正常含量范围之内,但Cr含量远远超出正常含量范围,表明橄榄是一种富集Cr植物;由于生物体的有机铬是有效的抗癌和降脂成分,因此橄榄超高含量的Cr可能与橄榄抗癌和去脂减肥药用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Fe、Mn、Cu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2009~2010年连续2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Fe、Mn、Cu肥,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10种矿质营养元素舍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Fe、Mn、Cu元素,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叶片中Fe、Mn、Cu含量,且均为施用最高浓度提高最显著;同时Fe、Mn、Cu元素在吸收过程中与其它9种矿质元素形成促进和拮抗双重关系,Fe促进K、B的吸收,但与N、P、Mn、Ca、Cu、Zn发生拮抗;Mn促进K和Cu的吸收,但与Ca、Fe、Mg发生拮抗;Cu促进K、Zn、Mn的吸收,但与Fe发生拮抗。  相似文献   

17.
陈在新  潘娟  江道菊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95-6697,6700
[目的]研究板栗种子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和累积水平。[方法]研究了新选育出的6个板栗品种(优系)种子发育期N、P、K、Ca、Zn、Fe、Mn、Cu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及其成熟时含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种子发育期N、P、K、Ca4种大量元素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降低,Fe、Zn、Mn、Cu4种微量元素逐渐增加。各元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N与P、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Z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n呈显著负相关;P与K、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呈显著负相关;Ca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Mn呈显著负相关;Fe与Zn、Mn呈极显著正相关;Zn与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成熟时,大量矿质元素中Ca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K、N含量极显著大于P;微量矿质元素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Mn含量极显著大于Cu和Zn。[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板栗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技术和增强种子贮运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确定榛园榛树叶片黄化是否由缺Fe或缺Cu引起,对9个不同品种(系)、叶片黄化程度一致的平欧杂种榛树进行了叶面增施Fe肥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榛树叶片内叶绿素和N、P、K、Ca、Mg、Fe、Cu、Mn、Zn的含量,并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增施Fe肥能有效地使榛树黄化叶片转绿;单独增施Fe肥效果优于合施Fe、Cu肥;增施Fe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黄化榛树叶片内K、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肥料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玉米生产节本增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1kg土中N、P、K肥施用量分别为:0.368、0.235和0.350g,设常规施肥处理(T1),另设5个增施处理(T2-T6),按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分别增施2mL不同肥料增效剂(F1-F5),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苞叶、秸秆、根系等全N、P、K养分含量及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施肥T1处理相比,增施增效剂处理玉米鲜苞重增加12.0~17.50g/盆,增重4.3%~6.2%,玉米籽粒重增加3.9%~6.9%;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为4.97%~6.65%。玉米植株各器官(秸秆、籽粒、苞叶+穗轴和根)氮养分吸收量均显示施用增效剂处理优于对照,增幅为:秸秆20.60%~37.00%;籽粒7.20%~13.15%;苞叶+穗轴12.43%~30.94%;根3.13%~37.75%。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与单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0%~7.2%。【结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新梢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变化特性,找出新梢发育过程中影响各部位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仪测定了新梢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铜、锌、钙、镁、钠)的质量分数,明确各元素在文冠果新梢内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文冠果新梢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氮、磷、钾、铜、铁、锌等质量分数下降,而钙、镁、锰、钠等质量分数则上升。②茎尖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接近于幼嫩叶片,并始终高于幼嫩叶片。③除了5月7日外,各时期叶片中的氮、磷、铁、锰等质量分数均高于茎段;各时期内茎尖、茎段、叶片中的钠质量分数差异均不显著。④在新梢生长初期叶片中的镁、锌、铜等质量分数高于茎段,生长后期叶片低于茎段;在新梢生长初期茎段中钾、钙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叶片,生长后期茎段低于叶片。⑤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磷、氮、钾、铜、铁等质量分数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其中磷、氮、铜是影响茎尖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氮、钾是影响茎段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铜是影响叶片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⑥相关分析表明:氮、磷、钾、铜、锌这5种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吸收与积累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而钙、镁、锰、钠等元素与氮、磷、钾、铜、锌等元素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磷、氮、钾、铜、铁等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磷、氮、钾、铜、铁等影响较大的矿质元素。同时合理搭配其他必需的矿质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文冠果树体营养均衡、植株健康,使文冠果树施肥达到合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