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建荣 《绿色科技》2013,(8):135-136
指出了桉树人工林种植,很可能产生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基于实地土壤调查和当地的桉树实际种植情况,探讨了土壤退化过程中桉树所起到的影响力,为森林土壤肥力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提供相应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桉树人工林种植,很可能产生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基于实地土壤调查和当地的桉树实际种植情况,探讨了土壤退化过程中桉树所起到的影响力,为森林土壤肥力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提供相应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桉树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桉树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广西林业项目实施实践,分析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与区域水分平衡、桉树人工林与土壤养分消耗、桉树人工林与林业碳汇等桉树人工林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桉树人工林科学生态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4.
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为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桉树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广西林业项目实施实践,分析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与区域水分平衡、桉树人工林与土壤养分消耗、桉树人工林与林业碳汇等桉树人工林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桉树人工林科学生态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5.
几种桉树生化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桉树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近年来其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已逾150万hm2。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也逐渐成为林业以及环境工作者争论的焦点。桉树人工林下植被稀少是否为桉树对其他植物的生化他感作用所致,能否寻找合适的伴生树种与桉树混交以避  相似文献   

6.
桉树人工林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和林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部分经营者缺乏森林生态经营的理念,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对桉树进行如机耕全垦整地、高密度种植、单一品种长期连续使用、不合理施肥、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全覆盖使用除草剂和超短轮伐期等不合理经营,带来了如生态脆弱、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饱受社会争议,本文就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科学经营桉树人工林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桉树是我国华南地区主要人工林树种,种植面积达360万hm2,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大量木材,推进生态文明。在桉树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综述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产生、理论概念、内涵和实施步骤,融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和桉树人工林栽培管理技术,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对策,以期为桉树人工林经营者、林业科研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争论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启英 《桉树科技》2005,22(1):23-28
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的争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在桉树人工林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经营和技术上的问题,因而在建设林业生态省的新形势下,必须科学规划,合理经营,要在促进生态平衡中发展桉树人工林,同时应系统地开展包括科学选育良种、营林栽培措施及经营管理模式、林地生产力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等方面研究,以取得科学的结论指导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桉树是世界公认的速生造林树种,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在短周期原料林建设、林—板及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许多争论,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对桉树人工林研究及效益的基础上,认为在成都地区科学经营桉树人工林,不会引起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桉树是我国南方常见的用材树种,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优点,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但在人工林培育经营技术仍存在问题,因此造林密度的选择引起了林业工作者的广泛重视。通过造林密度对桉树生长情况、土壤状况、生态功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探讨科学合理的桉树造林密度,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和解决对策,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科学而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桉树作为速生树种,是国内木材的主要来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前期无节制的大面积种植,且种植技术不规范,导致桉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破坏生态稳定性,不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许多研究者对桉树人工林进行改造,以改善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该文通过查阅近20年国内桉树人工林改造技术研究文献,分析桉树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生态后果,评述桉树人工林改造技术,提出今后桉树人工林改造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无性系林业的现状,介绍了桉树无性系林业的概念,无性繁殖的技术,无性系林业的优、缺点及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的营造方法和桉树无性系林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培育中大径材林,不仅契合国家储备林的培育理念,也能提升桉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桉树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阐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培育现状,分析了延长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延长轮伐期的可行性策略:1)金融机构强化桉树人工林认知,适当延长涉林贷款期限;2)林业主管部门澄清桉树种植诸多误解,加大延长轮伐期宣传工作;3)相关国企、国有林场率先延长轮伐期,作好桉树科学经营示范。研究可为推动广西桉树人工林延长轮伐期、加大中大径材林培育力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面积规模化的种植,桉树人工林结构过于简单,林下植物多样性低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普洱地区桉树人工林与同等条件下的天然林植物种类进行比较,桉树人工林群落物种数量流失,多样性下降和外来物种的入侵,说明一旦种植桉树以后,原有的生态系统都完全改变了,单一栽培桉树树种通常都造成了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桉树生长应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科技》2000,(1):56-60
前言本研究是澳大利亚 ACIAR、CSIRO 林业及林产品研究所及昆士兰林业研究所及中国合作的课题之一。本项目是特别针对桉树利用和原木的生长应力的测定技术,最终目的是通过遗传育种和营林措施减小生长应力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达到桉树人工林的高效利用。限制桉树人工林幼龄材的高价值使用的一个关键因子是桉树锯材的高生长应力。生长应力是在木材成熟期新的木材结构形成时自生的应力。在树木生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西境内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状态,将桉树与其他当地种植树种进行了经济比较,总结了桉树经济效益,并对广西区内各个地区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展开了评估,评定了广西桉树人工林优势生产区域,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目前桉树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原生分布和引种分布)并用DMAP软件将桉树分布的国家进行标记。对桉树分布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发现气候类型与我国相近的国家桉树生长良好,林间物种丰富。通过对桉树生态问题的详细分析,表明只要经营科学合理,桉树人工林单位耗水耗肥量并不高,并且林内生物多样性较好,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其本身造成的,而是种植经营技术不科学导致。为提高桉树人工林的木材质量和生态效益,对桉树人工林需进行合理栽培,如重视科研、改良造林技术、集约经营和完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近年来桉树人工林产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产生的生态问题同样受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论述了我国桉树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桉树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通过保护和恢复林下植被来提高林内土著植物的多样性,通过调整和优化桉树种植模式保持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并且减少林地水土和养分流失以及强化桉树种植管理法规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对策并对我国发展桉树种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为桉树种植者及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部湾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桉树造林较早、种植面积大、桉树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形成了从育苗、造林到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以桉树为原材料的大型林浆纸项目基本上都集中于此,为我国桉树产业及林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文中综述了该地区桉树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建议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桉树人工林产量与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我国桉树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宋友香 《中国林业》2009,(16):50-50
近年来,广西富川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还缓解了木材和纸浆材需求大的压力。截至2008年底,富川种植桉树面积已达10万亩左右。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增大,富川桉树病虫害的预防与监控变得尤为重要。一旦病虫害发生必将对富川林业产业发展构成威胁,对农民增收和林权制度改革造成影响。如果不能把桉树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将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富川桉树虽然还没有遭遇病虫害,但预防与监控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