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年上半年,农垦系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基础,农垦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预计1~6月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037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出口商品总金额272.06亿元,同比增长10.3%;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05.26亿元,同比增长25.2%。
  据了解,2013年农垦夏粮总产量预计达到258万t,同比增加6.34万t,增长2.6%。其中小麦呈现面积、总产、单产三提高,平均每667m2产达到367kg。据统计,2013年农垦秋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高产作物面积略有增加。特别是黑龙江垦区2013年克服春涝困局,总播种面积达到287.7万hm2,比2012年增加1.27万hm2,如期完成春播春种任务,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播(插)在丰产期。  相似文献   

2.
2015/16榨季,全球食糖产业处于减产周期,国际糖价先震荡探底后明显上涨。2015/16榨季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约138.27万hm~2,同比下降12.40%。其中,甘蔗种植面积明显下滑,甜菜面积稳中略升。由于甘蔗种植的比较收益不高,甘蔗种植意愿及田间管理程度下降,导致甘蔗单产水平不高、种植面积下降,由此国内食糖产量大幅下滑20.03%,至870.19万t。受糖价上涨刺激,2015/16榨季国内制糖企业或实现盈利或大幅减亏,食糖产销率提高2个百分点至93%。由于进口糖数量减少,2016年5月后中国食糖去库存进度加快。展望2016/17榨季,预计种植面积将小幅回升,国内食糖产量估计为980万~1 000万t。  相似文献   

3.
籼粳型三系杂交稻甬优1540具有植株矮壮松散,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质优,抗逆性较强等优点。2016-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进行示范种植,最高产量实现单产11.83 t/hm~2。本文作者介绍甬优1540特征特性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该组合11.31 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3期) 六、粮食分品种 (一)小麦 1.生产:2008年,我国小麦总产量1.2041亿t.比2007年增产2.6%.小麦种植第一大省河南2008年小麦播种面积526万hm2,总产量3 060万t,比2007年增加75万t,单产5 812.5kg/hm2,超过2007年5 715kg/hm2水平;河南小麦1984年突破1 500万t、1996年突破2 000万t、2004年突破2 500万t,2008年突破3000万t;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1/4,每年调出粮食1 000万t.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主导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获取广西甘蔗、柑橘、蚕桑、香蕉产业2011—2021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数据,计算不同产业单产量,基于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研究不同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发现,甘蔗、柑橘和蚕桑茧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榜首,甘蔗种植规模呈下降趋势,甘蔗单产逐年增产,柑橘种植规模呈增长趋势,柑橘单产稳步提高,桑树种植规模呈先增后减趋势,桑蚕茧单产较平稳;香蕉种植面积排名全国第三,产量及单产位列全国第二,种植规模缩减趋势明显,单产逐年提高。虽然广西主导农业经济产业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技术落后、缺乏自主品牌、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培训、加强企业培育,以促进广西主导农业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和两优1号在北流的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两优1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感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3年晚稻在北流市种植,全生育期122 d,平均单产达8.05 t/hm2,米质优,饭清香软熟可口,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北流市晚稻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弥勒市第一大作物,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占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左右,是全市畜牧产业的主要饲料,对畜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弥勒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 302.2hm2,总产量77 348 t,平均单产5 814 kg/hm2.自2008年云南省农业厅组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以来,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带动作用下,玉米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助推了粮食丰产丰收.据弥勒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统计,2013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 645hm2,总产量122 433 t,平均单产5 925 kg/hm2 [1~2].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0/2001至2015/2016榨季中国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我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我国甘蔗生产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敏感性分析表明,甘蔗种植面积是造成中国甘蔗总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分析表明,广西具有绝对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适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但单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云南、广东和海南也具有明显的甘蔗生产比较优势,应加强甘蔗产业发展;福建甘蔗面积不断缩小,比较优势处于劣势,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甘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攸县双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效益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湖南攸县示范种植双季超级杂交稻871 hm~2,采用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经省、市组织专家现场分类抽查验收,双季单产达17.55 t/hm~2,与本地前3 a双季稻非超级杂交稻种植的加权平均值比较,单产增加2.58 t/hm~2,收入(增值节本)增加3 797元/hm~2,取得了显著增产、增收效果.在示范总结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超级杂交稻"三定"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的种植生产情况、加工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建议。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情报分析方法,从大豆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年总产量以及大豆加工企业情况方面,对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6年河北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下滑趋势,从2009年的165 810 hm~2减少到2016年的105 740 hm~2,减少了36.2%;单产水平基本呈平稳增长趋势,2016年单产水平达到了2 332 kg/hm~2;大豆年总产量呈曲线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284 800 t下降到2016年的246 600 t,其中2015年总产量最低(225 845 t)。河北省大豆加工食用品以初级加工产品和传统加工产品为主,新兴大豆制品品种较少;加工的大豆保健品主要是大豆卵磷脂和大豆低聚糖。河北省大豆加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条短、深加工层次较浅、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大豆加工原料不足等问题。并对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发展现状麻栗坡县甘蔗产业自2011年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县甘蔗在地面积3466.7 hm~2,占计划至2020年4000 hm~2的86.7%,受益11个乡(镇)82个村委会423个村小组4987户农户,以每亩产蔗5 t、420元/t计,甘蔗总产量26万t,产值10 92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2.2万元。甘蔗产业已成为麻栗坡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研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情况,为鲜食玉米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查阅相关资料、与当地农业生产部门会议座谈、实地走访经销商和种植户等方式,对2014~2016年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的右江区、田阳县和田东县三县(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促进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结果】调研发现:右江河谷三县(区)2014~2016年的鲜食玉米总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平均每年播种0.051万hm~2,平均每年总产量0.773万t,平均每年单产为0.072t/hm~2;年平均种子总销量8112kg;市场对品种的特性排序方向是:高产食用品质外观品质穗型结实性抗病性抗倒性苞叶厚、长度苞叶颜色;种植每亩总投入约950~1500元,亩产值在1400~4000元,利润幅度在450~1500元;无专门从事鲜食玉米果穗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缺少成熟的种子供应+产品销售一体化流通商。【结论】百色市右江河谷三县(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种植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户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不高,综合利用率低,当地政府缺乏专项政策支持等问题。亦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建议】一是做好优势区域布局发展规划,适度规模发展;二是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三是加强优质高产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四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产销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培育高产、高糖、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为广西和中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ROC22为母本、桂糖92-6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采用"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考察甘蔗新品种桂糖04-1001(桂糖42号)的形态特征和生产特性。[结果]桂糖42号植株高大,中大茎,易脱叶;出苗较好,分蘖力中等,成茎率高;中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和梢腐病,抗旱性强,宿根性好。"五圃制"历年选育平均蔗茎产量为95.06~108.87 t/hm~2,比对照增产11.3%~14.1%;平均糖产量为15.11~16.85 t/hm~2,比对照增产16.0%~18.9%。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蔗茎产量101.7 t/hm~2、产糖量15.03 t/hm~2、蔗糖分14.46%,分别比对照增加9.26%、14.45%和0.66个百分点。201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蔗茎产量为88.62 t/hm~2,比ROC22增产7.9%。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4年入选广西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十大主推品种目录。[结论]桂糖42号为早熟、高产、高糖、宿根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适合在中国南方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1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的特点1.1种植面积大目前,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289.2万hm~2,2013年,垦区水稻播种面积接近160万hm~2,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人均水稻播种面积接近1hm~2,远远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1.2商品量大,商品率高目前垦区水稻年总产达1300万t以上,分别占全省、全国水稻总产量的55%和8%左右。近年来商品  相似文献   

16.
<正> 我所育成的冬小麦奎冬3号是新疆“八五”期间主要推广品种之一,1991年在南北疆种植面积已达4.67×10~4hm~2。农七师1990年种植536.3hm~2,平均单产6000kg/hm~2以上,其中135.9hm~2单产7 500kg/hm~2以上;1991年种植1003hm~2,平均单产6000kg/hm~2以上,其中257.8hm~2单产超7 500kg/hm~2,其增产潜力很大。现将我们对其培育和推广过程中掌握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于下,供各种植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展甘蔗新品系粤糖00/237在广西崇左蔗区的新植、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237在崇左新和蔗区的综合评价值优于对照新台糖22号,综合表现稳定,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高糖等特性;其新植蔗产量、蔗糖分和糖产量分别为104.5t·hm~(-2)、15.71%和16.42t·hm~(-2),宿根蔗产量、蔗糖分和糖产量分别为98.72t·hm~(-2)、16.36%和16.15t·hm~(-2)。粤糖00/237在崇左蔗区种植综合表现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实施"千亩万吨"工程推动农场甘蔗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菱农场地处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几年来,农场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千亩万吨"工程,推动了生态甘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场甘蔗种植面积2.85万亩,糖料蔗总产达25.63万吨,提前3年实现广西农垦下达农场的甘蔗生产"十一五"任务目标;平均亩产糖料蔗达8.99吨,创造了广西乃是全国万亩以上连片甘蔗单产新纪录,承包甘蔗职工年人均纯收入高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梁旭 《中国农垦》2013,(10):24-25
广西农垦西江农场按照“稳面积、抓科技、攻单产、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在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下,以科学管理技术为支撑,以提高单产为突破口,以促进甘蔗增产、职工增收为目标,原料蔗总产量实现新突破。2012/2013榨季,西江农场料蔗总产量达到26.009万吨,超额完成农垦糖业公司下达的22万吨料蔗产量任务,完成任务的118.2%,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9-2016年西双版纳州水稻生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2009-2016年西双版纳州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稻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44293hm~2下降到2016年的33215hm~2,下降幅度达到25.01%;水稻平均单产从2009年的5555kg/hm~2上升到2016年的7142kg/hm~2,上升幅度28.57%,单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水稻总产变化相对平稳。低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明显下降,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