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巴戟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6份海巴戟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生物学性状、农艺学性状、SRAP分子标记等遗传多样性数据,采用逐步聚类法,开展海巴戟核心种质构建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巴戟核心种质的最佳构建方法为Average系统聚类,G策略取样,15%的组内取样比例。应用该构建方法初步构建了由21个不同种质株系构成的海巴戟核心种质,该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东南亚收集到的野生海巴戟种质WT1a,WT1b,WT2,WT3和WT4为实验材料,通过室内模拟低温胁迫对5个海巴戟种质进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和分析,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种质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合田间的实验观察进一步验证5个海巴戟种质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POD酶活性可作为海巴戟抗寒性评价的参考指标;5个海巴戟种质中WT1a种质的抗寒能力最强,WT4的抗寒能力较差;通过数据的变化情况,推测低温胁迫后的4~6 d是海巴戟寒害发生的时间临界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水培法,观察记录海巴戟在营养生长期的99 d内,分别在缺铁、缺钙、缺锌的营养溶液中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海巴戟在缺铁的溶液中,幼叶很快变黄,且叶片数目增长缓慢,茎高增长受到严重抑制;在缺钙的溶液中生长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在缺锌的溶液里,海巴戟生长情况良好。因此,在海巴戟的营养生长期最应重视铁元素的供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海巴戟果肉、叶、果实冻干粉及发酵果汁中的钾、钙、钠、镁、铁、锌、锰等7种重要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回收率为94%~107.2%;海巴戟中钾、钙、锌、铁、锰元素含量丰富;海巴戟果肉中钾元素含量高,为24 215.81μg·g-1,钠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仅为789.40μg·g-1,是一种典型的低钠高钾保健食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养生价值。除钾元素外,叶中其他元素含量均高于果肉中的,尤其是微量元素铁、锌、锰的含量。海巴戟产品冻干粉中的7种元素含量与诺丽果肉中的接近。海巴戟发酵果汁与同一品种海巴戟果肉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成一定比例,7种矿物质元素均能够满足人体需求。  相似文献   

5.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inn,又名Noni)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DNA提取方法能获得质量好,纯度高的海巴戟DNA。应用12对引物对78份海巴戟种质的SRAP分子标记扩增,共获得11 15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 792条,多态性为33.99%,种质间具有很好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66时,78份海巴戟种质可归为2类,即海南本地种和西沙群岛种聚为一类,其余种质则聚为另一类;以0.86为阈值,78份海巴戟种质材料可聚为6类,从上至下依次是:万维2号种、新加坡种、大溪地种、万维1号种、海南本地种、西沙群岛种。其中,大溪地种和万维1号种的相似度较高,可以推断这2个种质亲缘关系较近,新加坡种与万维2号种的亲缘关系次之。  相似文献   

6.
海巴戟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海巴戟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以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得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试验设计的四因素中,提取时间对结果有极显著的影响,乙醇浓度对结果有显著的影响,提取温度和乙醇用量对结果影响不显著.海巴戟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60~65℃,乙醇用量1:20(g/mL),按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海巴戟果实中的总黄酮,得率可达2.936%.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煎煮法提取海巴戟果有效成分,以副溶血性弧菌为试验菌株,将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率作为检测指标,探讨海巴戟果热水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表明,海巴戟果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5.00 g·L-1,最小杀菌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02份海巴戟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65个位点,每个引物平均扩增出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占总数的96.92%。在相似系数为0.63时,202份海巴戟种质分为5个类,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检测到有效等位基因数Ne=1.604 2,基因多样性H=0.3 488,Shannon's信息指数I=0.520 6,说明202份海巴戟种质间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海巴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inn.),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产于南太平洋热带诸岛,我国海南、西沙和台湾有分布.为玻利尼西亚土著民重要传统药用植物,其叶、根、皮和未成熟果实均能治疗疾病.美国生化学者威罗夫·海尼克博士发现其含有极强抗氧功效,商业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研究发现海巴戟果汁有抗癌的可能性后,海巴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域内已有研究所开始重视,目前,我国虽极少科技文章发表,略见滞后,最近海南省投资六千万人民币建设产业,可知其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基质对海巴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比较适合海巴戟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方。[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生土为对照,设6个处理:①园土+草炭土+农家肥、②椰糠+草炭土+农家肥、③椰糠+园土+农家肥、④椰糠+珍珠岩+草炭土+农家肥、⑤椰糠+珍珠岩+园土+草炭土+农家肥、⑥园土,研究6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海巴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处理④的植株生长最好,与处理⑥和对照差异极显著。处理③、④的平均株高分别为22.90和21.64 cm;处理④、⑤的平均茎基分别为0.69和0.66 cm;处理③、④的平均叶片数分别为24.53和24.13;处理④的单株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分别达86.3和25.9 g。[结论]椰糠+珍珠岩+草炭土+农家肥(1∶1∶1∶1)为海巴戟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海巴戟的引种栽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inn)属热带湿地植物.其原产于亚洲、澳洲及太平洋诸岛,中国仅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台湾.海巴戟根与树杆可提取黄色染料,果则可供食用.海巴戟果实中含有大量塞诺宁,塞诺宁是人体细胞生化反应的重要物质,具有再生人体细胞的功效,并能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原产南太平洋热带,分布于我国海南、西沙和台湾.其叶、根、皮和未成熟果实均能对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皮肤疾患和伤口感染有疗效[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诺丽果实软化规律,克隆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基因,初步明确其表达模式。【方法】用果实硬度计测量后熟阶段的诺丽果实在25℃放置及乙烯利处理两种状态下的硬度变化。从诺丽果实采后0~48 h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差异表达的XTH候选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目的基因全长,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同时用便携式乙烯测量仪测定内源乙烯释放量。【结果】后熟阶段的海巴戟果实采后表皮硬度随贮藏时间增加而下降,且乙烯利处理后的软化趋势较室温自然放置更为显著。从海巴戟果实采后0~48 h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基因XTH(DN16278g1)的表达量高、差异大。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测序后将其命名为McXTH,并将其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为ON512442。McXTH基因ORF全长1 062 bp,共编码353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中的XTH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75%~88%。RT-qPCR结果和内源乙烯释放量表明,在海巴戟果实成熟阶段McXTH的表达量与同时期的内源乙烯释放量在趋势上大体相同。【结论】海巴戟果实的软化受乙烯和关键基因XTH调控...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开发     
本文探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一开发性农业。文章首先论证了开发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意义,然后以资源、产业和技术方面揭示了开发农业的丰富内容。提出了发展开发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开发大户、开发联合体和开发经济实体。同时,要把发展开发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搞好开发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综合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以来,曾经历了资源利用开发、名优农产品开发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开发3个发展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经济转型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又显现出后劲不足。结合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开发导向——特色鲜明,优化率高;开发管理——规约主体,带动力强;开发模式——与时俱进,成长性好3个方面阐述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静  王金叶  付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199-200,202
生态旅游开发成为保护和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并对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土地深度开发是我国土地开发的战略重点,以湖南省汨罗市为例,提出了土地深度开发和土地深度开发潜力的概念,通过分析土地深度开发潜力,提出了土地深度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土地深度开发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生态开发的思想,探讨了在我国农村进行生态开发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认为生态开发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徘徊不前这一问题和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也指出了生态开发的渐进性和艰巨性,为了使生态开发得以实现,必须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生态开发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经济开发与移民开发战略》,是《三峡库区经济开发与移民开发研究》的第一子课题。此课题以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战略学为理论指导。以三峡库区区情和库区移民环境容量为依据,系统论证了三峡库区移民开发与经济开发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等,重点论证了三峡库区经济开发与移民开发的战略途径。此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的经济开发与移民开发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其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可行的措施,必书对国家三峡库区移民领导机关和库区各县(市)政府起到应有的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渡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 ,具有水电开发的良好条件 ,但流域水电开发期间水土保持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的背景条件和现状 ,提出了流域水电开发期间和开发后水土保持的措施 ,客观地分析流域开发和水土保持的相互影响关系 ,探讨兼顾流域水电开发和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