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椰子品种对椰心叶甲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椰心叶甲在海南高种椰子(Hainan Tall)、黄矮椰子(Yellow Dwarf)、红矮椰子(Red Dwarf)、78F1椰子(78F1)、香水椰子(Ammatica Green Dwarf)和马哇椰子(Mawa)6个椰子品种未展开心叶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取食不同椰子品种的情况下,椰心叶甲完成1个世代所需的时间差异显著,其中取食红矮椰子所需的时间最长,为(79.06±3.65)d,取食海南高种椰子所需的时间最短,为(7206±1.14)d;取食海南高种椰子的椰心叶甲平均产卵量最高,为(25075±3.57)粒,而取食马哇椰子的最少,为(144.42±1.14)粒;取食78F1椰子的椰心叶甲成虫寿命最长,为(235.84±2.62)d.取食香水椰子的最短,为(142.15±8.25)d.椰心叶甲在6个椰子品种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从高到低为78F1椰子96.07、海南高种椰子82.34、黄矮椰子73.93、马哇椰子60.16、红矮椰子60.07和香水椰子55.26.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本地高种与文椰2号矮种2个有代表性的椰子品种幼苗为试材,在温室大棚条件下,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不同浓度海水对2种椰子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K+、Na+含量及K+/Na+值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海水灌溉(30%),2种椰子幼苗长势良好,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脯氨酸、K+、Na+含量及K+/Na+值等生理特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2种椰子幼苗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逐渐明显。高浓度海水灌溉(90%)时,海南本地高种与文椰2号叶片相对含水量及K+/Na+值均显著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Na+含量显著升高;海南本地高种较文椰2号Na+含量变化幅度大,K+/Na+值下降更剧烈,而文椰2号矮种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更大,脯氨酸变化趋势相近。2种椰子幼苗中丙二醛含量变化均较为复杂,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3个不同品种椰子液体胚乳中K、Ca、Na、Mg等4种大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果龄及不同品种间的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椰子果实在发育期间,随着果实的发育椰子液体胚乳中的K、Ca含量呈逐渐下降、Na含量呈逐渐增加、Mg含量呈逐渐下降之后回升的趋势。所测4种元素含量,K>Ca>Mg>Na。不同元素含量在不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不同,K含量中,本地高种>小黄椰>文椰3号;Ca含量中,文椰3号>小黄椰>本地高种;Na含量中,小黄椰>本地高种>文椰3号;Mg含量在第7串果实中,本地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5个椰子品种的成年植株叶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叶片的基本组成相同,但叶片各组成部分的厚度存在差异,其中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差异灵敏度较高,在总次数为10次的多重比较中,差异极显著次数分别为7次和6次.结合供试材料的田间抗寒性观察发现,抗寒性最强的海南本地高种具有最厚的栅栏组织和叶片,抗寒性最弱的文椰4号的栅栏组织和叶片厚度最小.因此,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椰子品种的抗寒性,可以作为抗寒指标.  相似文献   

5.
椰子果肉蛋白亚基的组成及品种间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香水椰子、红矮、黄矮、海南本地高种、马哇、文椰78F16个椰子品种的果肉蛋白主要亚基的组成、分子量、含量、分类和命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椰子果肉蛋白中含有11~18条亚基,分子量范围为12~115 kDa,主要是中、小分子量亚基.其中,主要亚基有CSα、CSβ、CSA1、CSA2、CSB1、CSB2、CSδ和CS△.CSA1、CSA2为酸性亚基,CSB1和CSB2为碱性亚基;CSα的含量最高,其次,CSδ和CS△的含量也较高.方差分析表明,除CSB1外,其余7种亚基的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呈极显著性差异.Native-PAGE分析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椰子果肉蛋白质是由5个分子大小不一、带有不同电荷的组分构成的.不同品种椰子果肉蛋白亚基组成的差别可能是不同品种椰子间口感和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种群繁殖的特征。2015年每月从儋州市野外采集椰子织蛾,收集当天羽化的成虫,记录成虫的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初孵幼虫数以及成虫寿命。结果表明:1月份的气温最低,雌成虫的产卵前期最长,为(3.00±0.21)d;5、6月气温最高,产卵前期次之;其他月份的产卵前期较短。11月份椰子织蛾的单雌产卵量最高,为(231.07±19.55)粒;3、4、7、8、9、10月份的产卵量次之;1、2、5、6、12月份的单雌产卵量最低。1月份(低温)椰子织蛾卵的孵化率最低,为(2.70±2.01)%;2—12月份椰子织蛾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1月份的初孵幼虫数最少,为(4.17±2.94)头;5、6月份的较少,分别为(54.04±8.18)、(52.31±10.81)头;3月份的最多,为(87.89±14.94)头。低温使成虫的寿命延长;各月雌成虫的寿命短于雄成虫的寿命;5、6月份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08±0.68)、(7.67±0.84)d,雌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6.50±0.34)、(6.22±0.36)d,低于其他月份雌雄成虫的寿命。5、6月的高温会抑制种群的数量,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间。该研究为椰子织蛾的防治、预测预报等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椰子叶片解剖结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的海南本地高种椰子和香水椰子2个椰子品种的幼苗为材料,根据温度的日变化规律,设置4个不同的最低温度处理,分别为CK(自然温度处理)、16℃(T1处理)、12℃(T2处理)、8℃(T3处理),处理20 d后,对其植株的寒害症状及组织解剖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片受伤害情况越来越严重,叶片结构越来越不规则,尤其在T3处理下香水椰子的叶片结构严重变形。叶片总厚度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变化明显,可作为椰子抗寒种质鉴定时的结构指标,海南本地高种抗寒性比香水椰子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5种中国椰子品种‘本地高种’、‘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小黄椰’的椰子水挥发性成分。在5种椰子水中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本地高种’和‘文椰4号’鉴定出15种、‘文椰2号’和‘文椰3号’鉴定出14种、‘小黄椰’鉴定出13种,主要为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酯类和酚类,其相对含量分别是16.71%~40.64%、1.82%~19.29%、14.14%~56.30%、2.49%~3.46%、2.24%~9.11%和10.76%~20.28%。醇类和酸类分别在‘文椰4号’和‘小黄椰’中相对含量最高,醛类在‘本地高种’中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和酚类在‘文椰2号’相对含量最高。5种椰子水不仅在香气物质构成上差异显著,相同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品种中相对含量差异也显著,这些差异的呈现可为今后矮种椰子的育种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椰肉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以海南省文昌市的7个椰子品种为材料,采用液相色谱技术法对不同品种椰肉氨基酸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7个椰子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椰肉中17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在3.58%~5.80%之间,平均为4.29%。其中以文椰2号品种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文椰4号最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文椰2号和文椰3号中最高,而在小黄椰子中最低;鲜味氨基酸含量在文椰2号和文椰3号中最高;椰肉总氨基酸含量愈高,则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亦愈高;7个椰子品种可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0.
4个椰子品种光合、蒸腾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果盛期的黄矮椰子﹑香水椰子﹑本地高种椰子﹑文椰78F1 4个椰子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椰子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互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椰子品种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进程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本地高种椰子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比较高,香水椰子和文椰78F1居中,黄矮椰子最低。光合有效辐射、叶片温度对椰子光合速率有重要影响,空气湿度和叶片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现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应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病毒等生防因子防治椰子木蛾的研究进展,并对椰子木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6份越南椰子资源、文椰3号和海南本地高种椰子为材料,对其果实品质相关的指标,如椰子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风味、可溶性固形物(TSS)等10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资源的品质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资源编号为1(YXS)和2(YTS)品质指标总体表现较好,可以作为椰子资源引进或重点培育的对象。经相关性分析可知,果实风味与TSS、果实风味与固酸比、TSS与固酸比、总糖与总糖/总酸比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糖/总酸比与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合聚类分析,可将果实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单果重、果实风味或TSS、脂肪含量和固酸比4个主要指标,有助于越南椰子优良果实性状品种的评价和筛选。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椰蛀蛾( Opisina arenosellaW1k. =Nephantis serinopa Meyr. 鳞翅目,木蛾科)已成为一种对椰子树日趋严重的威胁。随着这种果树的不断的扩种,在传统的沿海地带和在内陆平原,此虫正向新区扩展着。 此虫以幼虫取食叶片的绿色物质造成为害。它们在叶背构筑丝网状虫道,排泄粪便并隐蔽于其中。每片褶折小叶里面可有几头幼虫。此虫通常从较低部位的叶片开始为害并逐渐向其他叶片扩展。严重的情况下,除顶端少数叶片外的整个树冠均被侵害,而出现“光头”。受害叶干枯,因而树势衰弱,大大地降低产量。椰蛀蛾主要为害椰子(Coc-cs nucifera),而且已知还为害其它树种。  相似文献   

14.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外生殖系统由钩形突、颚形突、抱握器、阳茎轭片、阳茎和囊形突构成。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生殖附腺,外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导精管和交配囊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分为成熟待产期(Ⅰ级)、产卵初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和产卵末期(Ⅳ级)4个级别。详细了解椰子木蛾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以及种间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荔枝品种对绿额翠尺蛾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温度(26±0.5)℃、湿度RH=(80±5)%及光周期L:D=13:11的条件下研究了5个荔枝品种(丁香、无籽、妃子笑、三月红、风霜)对绿额翠尺蛾(Thalassodes proquadraria Inouc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额翠尺蛾的世代发育历期以取食丁香最长(26.3d),显著长于三月红、无籽和风霜等几个品种;以取食三月红最短(23.8d),除与丁香有显著差异外,与其余3个荔枝品种无显著差异。世代存活率以丁香最低(55.1%),三月红最高(75.0%);产卵量以三月红最高(552.0粒),丁香最低(318.0粒);其种群增长趋势(I)仍以丁香最慢,三月红最快,三月红约是丁香的2.4倍。以rm作为抗虫性指标,5个荔枝品种对绿额翠尺蛾的抗性强弱顺序为:丁香妃子笑无籽风霜三月红,说明丁香对绿额翠尺蛾种群数量的增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椰子花序汁液(简称椰花汁)采后品质变化显著的特点,研究了脱氢醋酸钠、二氧化硫、尼泊金丁酯和丙酸钙对椰花汁采后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03%的脱氢醋酸钠可强烈抑制椰花汁中产酸菌和酵母菌的活性,与其他组相比,在7 d内折光糖度、乙醇含量、总酸、挥发酸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小;0.01%二氧化硫可抑制总酸和挥发酸的增加,但不能抑制乙醇的升高,第4 d乙醇含量高达6.8%;0.01%尼泊金丁酯在自然发酵前3d内糖度和总酸变化不大,而3d后总酸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几个影响矮种椰子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程度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海南优良矮种椰子‘文椰2号’和‘文椰4号’11月龄的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不同的基因型、凝固剂、激素浓度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外植体褐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文椰2号’成熟胚为材料,愈伤率最高个体为H1;接种至PhytagelTM-P8169凝固剂的愈伤率最高,为71.43%;接种至Gelrite-G1910凝固剂的褐化率最低,为40.00%;接种至添加110 μmol/L 2,4-D的培养基的愈伤率最高,为63%,褐化率最低,为46.67%;剥取胚芽接种的愈伤率最高,为48.72%,其褐化率与完整胚接种的无显著性差异。以‘文椰4号’成熟胚为材料,愈伤率最高个体为X1;接种至Agar-A8190凝固剂的愈伤率和褐化率最高,分别为46.15%和30.77%;接种至Gelrite-G1910凝固剂的褐化率最低,为16.67%;接种至添加600 μmol/L 2,4-D的培养基愈伤率最高,为40.00%,但与110 μmol/L 2,4-D无显著性差异;接种至110 μmol/L 2,4-D的褐化率最低,为50.00%;纵切接种获得愈伤率最高,为40.00%;完整胚接种褐化率最低,为33.33%。结果表明:基因型、凝固剂、激素浓度和外植体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有显著影响。‘文椰2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2,4-D浓度为110 μmol/L,最佳凝固剂为PhytagelTM-P8169,最佳接种方法为剥取胚芽接种。‘文椰4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2,4-D浓度为110 μmol/L,最佳凝固剂为Agar-A8190,最佳接种方法为胚纵切接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雌成虫对离体0~72 h未受害椰子心叶、不同头数为害的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不同时间椰心叶甲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机械损伤心叶、成虫为害心叶、3龄幼虫-心叶复合体、3龄幼虫为害去虫叶、幼虫+粪便及挥发物标样的行为反应,并对椰子挥发性化学物质作了GC-MS测定。结果表明:(1)离体0~72 h未受害椰子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引诱作用。(2)10、15、20头/叶3龄椰心叶甲幼虫为害24 h后,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其它为害头数的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3)10头3龄椰心叶甲幼虫为害20~48 h,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其它受害时间吸引作用不显著。(4)受害椰子心叶去除幼虫和粪便前后,挥发物对该蜂的引诱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未受害心叶、机械损伤心叶、3龄幼虫和粪便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5)GC-MS分析结果表明,3龄幼虫为害前后,椰子心叶挥发物的含量和成分发生了变化,受害后增加了4种成分:(E)-4,8-二甲基-1,3,7-壬三烯、未知物2、未知物3和苯甲酸乙酯4种物质。(6)椰子挥发物标准品(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在5×10-2μL/μL和5×10-3μL/μL浓度下,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其它浓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由此可见,椰子心叶受椰心叶甲为害后,诱导的挥发物质为椰甲截脉姬小蜂寻找寄主提供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椰子果皮中营养元素的测定及其种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品种椰子果皮中8种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品种间果皮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对果皮中大量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所选4个品种椰子果皮中K含量最高,Ca含量最低;果皮中Ca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K、Na、Mg含量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且有的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对果皮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椰子果皮中Fe含量最高,Mn含量最低;果皮中Mn、Cu、Zn含量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且有的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而Fe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本地高种椰子果皮中Mn、Cu、Zn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3种椰子。  相似文献   

20.
以3个海南主栽槟榔品种鲜果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槟榔碱、纤维量等8个经济性状,结合物性测定及口感鉴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热研1号鲜果果形好,重要品质指标如槟榔碱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分别为0.51%和15.30%,与其它两个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热研1号和本地种在果肉的质构分析中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台湾种在粘附性、内聚性和弹性等指标中与其它两个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合硬度指标,表明台湾种鲜食口感不及其它两个品种;(3)通过感官评价鉴定,热研1号和海南本地种比台湾种的甜度高,但同时咀嚼热研1号槟榔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果实质地较软,较适宜用作加工青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