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牦牛角膜炎,在冷季尘土飞扬的季节里,幼年牦牛易发,营养不良的牛更易发。该病发病后传播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双目失明,严重影像牦牛采食,病牛逐渐消瘦,常规疗法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间长。近几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治疗此类病例的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该病在幼年牦牛上易发,尤其是断乳后犊牛容易发病,气候干燥的季节发病率较高。治疗前先要隔离病牛,进行场地消毒,保定患牛,暴露患部,用生理盐水清洗患部后再进行治疗。治疗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笔者用10%碘化钾液滴眼治疗牦牛急慢性角膜炎800多例,效果良好。碘化钾用冷开水溶解,装瓶存放,滴患眼2~3次/d,100ml碘化钾加5ml碘酒,效果更好。1角膜炎的病型和治疗效果1.1传染性角膜炎这类病牛占角膜炎病例80%。患眼羞明、流泪,结膜潮红,角膜上有一层浅灰色云雾状物,  相似文献   

3.
<正>牦牛的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牦牛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特征是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并引起肺炎,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是危害牦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自然情况下,巴氏杆菌病多发生于母牛及1~2周岁的牦牛。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角膜炎又被称为红眼病,是养殖期间很容易发生的一种季节性病害,是由嗜血杆菌感染引起。该类疾病发生流行具有典型季节性,是夏秋季节很容易发生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蚊虫、牛虻是传染性角膜炎的主要媒介。发病后,牛的眼角膜会出现炎症病变,伴随大量流泪症状,害怕阳光刺激,眼结膜潮红充血。患病牛精神不安,生产能力显著下降,病情快速传播,连续发生。危害严重时还会造成牛失明,威胁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该文探讨牛传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肉牛巴氏杆菌病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致病菌在其排泄物、分泌物、体液以及全身各个组织中都存在,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当气候寒冷、环境闷热潮湿、通风不良、过于拥挤、疲劳运输、营养不足、突然更换饲料等时,容易引起发病。病牛特征有高热、急性胃肠炎、肺炎以及多个脏器大面积出血。该病通常呈散发,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会导致病牛死亡,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牦牛养殖行业的发展。但牦牛传染性角膜炎是影响牦牛健康和养殖效益的常见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牦牛传染性角膜炎的诊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青海省同德县河北乡牦牛爆发疫病,主要特征是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内脏器官出血、传播快速、致死率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镜检、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采取系列针对性治疗方法,疫病逐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牦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肝片吸虫的生活史、感染肝片吸虫的症状、牦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调查、肝片吸虫病的诊断方法、病牛的治疗以及综合防治等,以引起牧区牧民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所、畜牧所分别承担的“幼年牦牛寄生线虫吸虫动态及防治研究”和“珍贵皮毛动物兰狐、貉等引种试养研究”两项课题,于1992年1月20日和1月29日由青海省畜牧厅组织通过鉴定。“幼年牦牛寄生线虫吸虫动态及防治研究”课题,是青海省科委1987年下达的科研项目。该课题组经5年努力,通过对牦牛寄生虫病的危害调查,虫种分类鉴定,流行规律和防治研究,基本查明了寄生在我省牦牛体内的寄生虫种,摸清了牦牛寄生线虫幼虫、成虫阶段的消长规律,明确了寄生虫病是引起幼年牦牛春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在1—2月份采用丙硫咪唑10—20ms/ks对1—3岁幼年牦牛进行口服投药的防治措施。经过10万余头牦牛驱虫试验,春乏死亡大幅度下降,牦年体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使高海拔地区幼年牦牛四季营养达到平衡,避免冷季体重出现负增长对后期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以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60头幼年牦牛为研究对象,通过补饲牦牛体重在四季保持持续增长。体高和体斜长在冷季增长不显著,补饲组胸围增长明显高于不补饲组。通过每个阶段的体况评分,补饲组牦牛体况明显高于不补饲组。  相似文献   

11.
牛角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过程快,发病范围广,只要在牛群中出现一只患病牛短时间的会向整个牛群传播蔓延。临床上患病牛主要表现为羞明流泪,害怕强光照射,上下眼睑出现炎性水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造成角膜浑浊甚至失明。牛角膜炎发生后,由于害怕强光刺激,严重影响牛群的正常采食,正常休息,体重显著下降,生产能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该文主要论述牛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2.
“春乏综合症”在以高原气候条件下,以放牧为主的畜牧生产中,由于草原牧草受季节变化明显,春天草刚发芽,牦牛吃不到富有营养的牧草。如果不能补饲青干草或精料,极易发病。牦牛生长于青藏高寒地区的畜种,尽管具有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能力,但经过漫长的冬季寒冷环境下,特别是在缺少饲料补充营养的地区,一些老、弱、病牛在冬末春初会发生营养性疾病即“春乏综合症”。  相似文献   

13.
硒是畜禽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元素之一.硒缺乏,可引起仔猪肝坏死而突然死亡,禽的渗出性素质病,幼年畜生长停滞且易发白肌病,繁殖畜易发生繁殖功能紊乱,出现类似于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奶牛妊娠毒血症也称为脂肪肝、肥胖奶牛综合征,是分娩前后比较多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是由于奶牛妊娠期间饲喂能量水平过高的日粮,导致体况过于肥胖引起的。病牛临床上主要表现出精神不振、停止采食、胃肠蠕动停止、体型消瘦、繁殖功能障碍以及间有黄疸。该病通常在高产奶牛的围产期易发,且产奶量越高越容易发生,特别是常见于分娩后的1~2周内,且在冬春季节比较易发病。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牦牛感冒多是由自身机体抵抗能力下降以及受寒风侵袭而引起的,再加之牦牛本身的生长环境较为恶劣,海拔较高,更容易诱发重症感冒,并进而引发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到牦牛的正常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就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在高原育肥牦牛重症感冒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增强育肥牦牛重症感冒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脑包虫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期多头蚴寄生在动物脑脊髓引起的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在脑部形成包囊俗称“脑包虫”,它主要侵害2~3岁的幼年牛羊。近年来我乡牦牛脑包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幼年牦牛死亡严重。笔者在近6年来进行手术摘除脑包虫包囊134例,无1例死亡,治疗后1~2d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正>(接第17期)(2)免疫因素免疫不当造成鸡群易感而发病。母源抗体水平不一致所孵出的雏鸡对疫苗接种的反应也就不同。当母源抗体水平高时,若接种活疫苗早,将中和母源抗体,更易引起发病;当母源抗体水平低时,若接种疫苗晚,免疫时鸡群正处于感染(如IBDV感染)的潜伏期,此时接种可加速该病的发生,同样起不到免疫的效果。(3)饲养环境发生突然变化诱发疾病饲养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鸡只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发病,尤其是一些条件致病菌,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如气温的突然下降和应激状态下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疾病。三预防用药药物是能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18.
<正>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藏语叫"青勃",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胆管内引起的严重危害牛健康的寄生虫病。病牛营养下降,奶量减少,甚至引起死亡,造成巨大损失,给养牛业带来严重危害。笔者通过门诊治疗该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1临床症状症状的明显与否跟牛的年龄,体质,饲养管理条件有关。急性症状多生于牛犊,1.5~2岁犊牛症状明显,表现消瘦,皮毛粗乱,食欲减退,反刍不正常,体温升高,黏膜苍白,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成年牦牛症状不明显,多呈慢性经过,严重寄生时  相似文献   

19.
牛肝片吸虫病作为一种主要寄生虫病,又称牛肝蛭病。该病的主要病原为肝片吸虫或是大片吸虫,虫体主要寄生在病牛的胆管内,可引起胆管炎和肝炎症。该疾病会导致病牛营养下降,消瘦,甚至会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牛摩勒氏菌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生结膜炎、角膜炎,并伴有大量流泪和角膜浑浊为特征。2013年春季,石乃亥乡的牦牛发生传染性角结膜炎。该病多发生在春季,严重影响牦牛采食,使牦牛体质下降,瘦弱,严重病例由于眼角膜损伤严重,造成失明,采不到食物体质逐渐衰弱造成死亡。如不及时控制,将造成大面积流行。所以,在开展调查的同时,采取果断的防治措施,使该病得以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