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紫薯‘济黑’为原料,酸化乙醇为溶剂提取其中的花色苷成分,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确定紫薯花色苷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127 min、液料比18∶1,该条件下紫薯花色苷实际浸提值为2.680 mg/g。以VC作为对照,从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清除率及总抗氧化活性4个方面考察了紫薯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粗提物对DPPH、O_2~-·和·OH均有较好的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245、332.291和70.830 mg/L,均小于VC的IC50值,紫薯花色苷粗提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01.38 U/mg,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5种颜色糯玉米子粒为材料,测定其总花色苷含量、6种花色苷组分含量和色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深紫灰色、深红色和灰紫色糯玉米子粒中天竺葵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淡黄色和淡黄绿色糯玉米子粒中天竺葵色素含量,糯玉米颜色红绿度(a*值)与天竺葵色素和矮牵牛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深紫灰色糯玉米子粒中矢车菊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颜色糯玉米子粒矢车菊色素含量,糯玉米子粒总抗氧化能力与总花色苷含量、矢车菊色素含量、天竺葵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可通过提高糯玉米子粒矢车菊色素和天竺葵色素含量,选育高抗氧化能力的深紫灰色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4.
确定辣木叶中γ-氨基丁酸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辣木叶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参数,研究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辣木叶γ-氨基丁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辣木叶γ-氨基丁酸含量为(3.40±0.09)mg/g,γ-氨基丁酸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其EC50分别为0.149 0 mg/m L、0.092 5 mg/m L和0.039 8 mg/m L,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辣木叶不同提取物对百香果扦插苗成活率及生根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促进百香果生根的提取物。[方法]通过水培法,以百香果插条为供试对象,研究辣木提取物的促生根活性。[结果]不同浓度提取物处理的百香果插条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培养至40 d时,均无萎蔫现象。0.5000和1.0000 g/L乙醇提取物、1.0000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的插条生根率达到100%。1.0000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插条生根数最大,达到4.45条/株;0.0625 g/L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的插条表现为最大的生根根长。[结论]为获得较高品质扦插成活苗,建议选用1.0000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插条,既可获得100%的生根率,也可获得较多的生根根数。 相似文献
6.
7.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法,检测大豆异黄酮的抗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和小鼠白血病CML-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来研究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其中大豆异黄酮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0.14 mg·mL-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0.57 mg·mL-1;大豆异黄酮对CBRH-7919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 7.55 mg·L-1;对CML-K562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要的用量(IC50)为10.35 mg·L-1.大豆异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东、黑龙江、甘肃和河南产地黑豆的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为兑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坏血酸(Vc)作为阳性对照,利用Fenton反应测定其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其总还原能力。结果各产地黑豆的黄酮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还原能力的顺序为山东〉甘肃〉河南〉黑龙江。其中山东黑豆的黄酮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与Vc持平,其他三个地区的还原能力较低。结论产地对黑豆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还原能力的影响较大,山东产黑豆表现最好,作用可达到Vc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尚金燕李桂荣邹小丽邵明辉李庆亮 《人参研究》2021,33(2):32-35
目的 研究威海地区不同产地的沙滩黄芩中黄酮和黄芩苷含量.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苷含量.结论 威海不同产地沙滩黄芩中黄酮和黄芩苷含量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11.
超高压辅助提取技术是一种天然产物新型绿色高效提取技术,在保证提取效率的同时能最大限度保持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为探究超高压辅助提取技术对辣木籽多糖的提取效果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辣木籽为原料,通过超高压辅助提取技术提取辣木籽中的水溶性多糖,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以提取压力、提取时间、料液比、粉碎度作为单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辣木籽多糖的超高压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来分析辣木籽水溶性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辣木籽多糖最佳的超高压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100 MPa、保压时间6 min、料液比(g/mL)1:15、粉碎度100目筛,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辣木籽多糖最大提取得率为0.346%;在测试范围内辣木籽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清除率达到50%时对应的浓度(IC50)为0.0439 g/L,但是其抗氧化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Vc,在测试范围内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也随辣木籽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也有较好的线性关系,IC50为0.1666 g/L,其抗氧化能力与同浓度的Vc较接近,辣木籽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为0.0482 mmol/L(以硫酸亚铁的当量浓度表示)。与热水提取方法相比,超高压辅助提取方法能够缩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大大降低,提取效率显著提高;而且提取的辣木籽水溶性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辣木资源的综合开发及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燥方式对辣木叶营养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及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木叶为研究对象,考察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等脱水方式对辣木叶营养活性成分、抗 氧化活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均会引起辣木叶酚类物质、维生素 C、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 营养活性成分的损失,以及色泽的劣变和叶绿素的降解,并造成美拉德反应产物 5-羟甲基糠醛(5-hmf)的累积。然而, 通过真空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能有效避免辣木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不同的干燥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冷冻干燥 能较好地保持辣木叶中的维生素 C、叶绿素,真空微波干燥能较好地减少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和抗氧化 活性的损失并减少 5-hmf 的累积。对于热风干燥,热风温度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显著,适宜的温度有助于γ-氨基丁酸、 异硫氰酸酯、多糖类物质等活性成分的保留。综合考虑干燥方式对辣木叶品质的影响及干燥效率,选择真空微波干燥 作为最适宜的辣木叶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辣木种质资源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32份辣木种质资源叶片的N、P、K、Ca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叶片中N元素含量最高,其含量在3 600.53~5 093.73 mg/hg之间,其次是K元素含量,其含量在583.01~1 034.83 mg/hg之间。辣木种质资源成熟叶粉营养元素含量总体呈现N>K>P>Mg>Ca>Mn>Zn>Fe>Cu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e元素含量与N元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26,此外,Fe元素含量与除了P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相关,而P元素含量与其他任何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利用N元素含量的差异,32份辣木种质资源被分成来自于非洲的A类群和来自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B类群。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探究千层金叶片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本文研究了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总多酚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层金叶片醇提物正丁醇相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53.75±0.75) mg/g;75%甲醇粗提物及其正丁醇相对ABTS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VC)强;各组分还原力强弱顺序为VC>正丁醇相>75%甲醇粗提物>水相>乙酸乙酯相>BHT>石油醚相;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醇提物和水相强,石油醚相最弱;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清除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与其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除石油醚相外,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良好天然抗氧化剂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利用温室栽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及其2个改良品种‘PKM1’和‘PKM2’,通过分析表观生长量、养分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差异性,筛选适宜北方温室种植的辣木品种。结果表明:PKM1的高生长和增粗生长均显著快于辣木和PKM2(p0.05),在定干前(71 d)三者平均株高依次为115.7、80.2、81.0 cm,地径依次达17.47、13.27、15.08 mm。植株养分季节变化,PKM1养分状况要优于辣木和PKM2,在5月份,PKM1叶片中全氮(44.32 mg/g)、全钾(12.73 mg/g)含量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p0.05),全磷和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7月份,PKM1可溶性糖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光合特性分析,3个品种在弱光条件下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及光补偿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光强增加,光量子的转化能力出现显著性差异,PKM1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显著高于辣木和PKM2(p0.05),最高达23.84μmol CO_2/(m~2·s)。可见,北方设施条件下,PKM1的生长速度、养分状况、光合能力均表现最好,较适宜北方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8.
19.
Shifeng Zhao Yuan He Chungu Wang Israa Assani Peilei Hou Yan Feng Juanjuan Yang Yehua Wang Zhixin Liao Songdong Shen 《Marine drugs》2020,18(11)
Four new purified polysaccharides (PAP)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the Enteromorpha prolifera by alkali extraction, and 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i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of PAP-1, PAP-2, PAP-3, and PAP-4 were estimated as 3.44 × 104, 6.42 × 104, 1.20 × 105, and 4.82 × 104 D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from monosaccharid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P-1, PAP-2, PAP-3 were acidic polysaccharides and PAP-4 was a neutral polysaccharide. PAP-1 and PAP-2 mainly consist of galacturonic acid, while PAP-3 and PAP-4 mainly contained rhamnose. Congo red test showed that no triple helical structure was detected in the four polysaccharide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Superoxide, and 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 radical assay.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PAP-1 exhibited relatively strong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mong the four polysaccharide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mg/mL,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AP-1 on the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and ABTS radical rate at 1.00 mg/mL were 56.40%, 54.27%, and 42.07%, respectively. They also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MGC-803, HepG2, T24, and Bel-7402 cells. These investigations of polysaccharide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use of E. prolifera as an ingredient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medicin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