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参数影响是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目前关于温度变化对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参数光响应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利用开顶式小室(OTC)方法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叶室控温方法,分析了温度变化对高寒草甸典型植物-麻花艽叶片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参数光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麻花艽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0~800umol·m^-2·s^-1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1000~1200μmol·m^-2·s^-1时达最高,1200~3000μmol·m^-2·s^-1时变化不大,并且在10℃、15℃及30℃下较低、20℃和25℃下较高;叶片气孔导度也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在10℃和30℃下较低、15℃、20℃及25℃下较高;胞间CO2浓度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0~800μmol·s^-1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800~3000μmol·s^-1时变化不大,并且在10℃和15℃下较高、20℃、25℃到30℃时较低;蒸腾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在15℃、20℃和25℃较高、10℃和30℃时较低;水分利用效率在光合有效辐射为0—1200μmol·s^-1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1200~3000μmol·m^-2·s^-1变化不大,在15℃、20℃和25℃下较高、10℃和30℃下较低。相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温度下,麻花艽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OTC样方中比自然环境样方内要高。结果说明,温度变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胞间CO2和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光响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颖  黄锐 《中国乳业》2018,(3):63-66
采用利乐多功能巴氏杀菌机对生乳进行温度72 ℃、73 ℃、74 ℃、75 ℃、80 ℃的巴氏杀菌,研究了杀菌后样品的菌落总数、糠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铁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72 ℃、73 ℃杀菌后,菌落总数无显著差异,而74 ℃、75 ℃、80 ℃有显著性下降;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糠氨酸含量有显著性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而显著性下降,在80 ℃时仅为126 U/L; 72 ℃、73 ℃、74 ℃和75 ℃杀菌后,乳铁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而在80 ℃时有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对确定物种的适宜播种时期和预测田间出苗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0种荒漠植物: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无芒隐子草、梭梭、杨柴、花棒和霸王种子为材料,在5~40 ℃范围设置了8个温度条件,测定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通过积温模型分析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萌发的基础温度(Tb)、适宜温度(To)、最高温度(Tc)以及萌发的温度时间值(θT)。结果表明:在参试物种阈值中,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 ℃,其次是沙冬青为28.3 ℃,其他物种在17.4~24.9 ℃;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 ℃,其次是梭梭为1.9 ℃,其他物种介于6.7~15.0 ℃;Tc以梭梭最高,为45.3 ℃,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 ℃、沙打旺43.3 ℃、沙冬青39.7 ℃,其余物种在25.0~34.2 ℃;梭梭萌发温度范围最大,为1.9~45.3 ℃,而霸王最小,为15.0~30.0 ℃。供试物种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 ℃·d)、梭梭(94 ℃·d)、白沙蒿(114 ℃·d)、杨柴(127 ℃·d)、霸王(132 ℃·d)、花棒(177 ℃·d)、沙打旺(184 ℃·d)、中间锦鸡儿(217 ℃·d)、柠条锦鸡儿(302 ℃·d)、无芒隐子草(334 ℃·d)。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温度对14~35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16只初始体重基本一致的14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6组北京鸭分别饲养于6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内,舱内环境温度分别为20、22、24、26、28和30℃,相对湿度均为60%。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24、26、28和30℃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20℃组(P<0.05),20、22、24、26和28℃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30℃组(P<0.05),30℃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20、22、24、26和28℃组(P<0.05)。以料重比为评价指标,依据折线模型,14~35日龄北京鸭养殖环境温度的上限拐点温度为28℃。2)26、28、30℃组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4℃组(P<0.05),28、30℃组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高于20、22、26℃组(P<0.05),30℃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20、22、24、26和28℃组(P<0.05)。24℃组的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28、30℃组(P<0.05),24℃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α-羟基丁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8、30℃组的血浆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20、22、24、26℃组(P<0.05)。3)30℃组的血液红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0℃组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20、22、24℃组(P<0.05),30℃组的血液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20、22、24、26℃组(P<0.05),24、26、28、30℃组的血液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20、22℃组(P<0.05)。由此可见,环境温度过高可降低14~35日龄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影响血液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北京鸭养殖温度的上限拐点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5.
将28周龄农大3号父母代种鸡的商品代种蛋共870枚,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120枚,1个对照组150枚。试验设计分别是:-15℃~-10℃贮存0.5小时和1小时;0℃贮存12小时和24小时;2℃~6℃贮存24小时和48小时;对照组为15℃贮存48小时,测验种蛋受精率、死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蛋在不同的低温条件下与正常温度条件下相比,受精率、死精率均无显著差异。在2℃~6℃贮存24小时条件下受精蛋孵化率下降和入孵蛋孵化率下降,受精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入孵蛋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15℃~-10℃贮存1小时和在2℃~6℃贮存48小时条件下健雏率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在-15℃~-10℃贮存1小时和在2℃~6℃贮存24小时条件下死胎率上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正>1概述奶牛的最佳温度范围:泌乳期为4℃~24℃;犊牛、干奶牛为4℃~26℃;后备牛为4℃~26℃;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与棚舍的湿度、高度有关。热源主要来自环境(温度、湿度、辐射、通风)和采食后的体增热、瘤胃发酵产热、代谢、运动等。热应激体征:正常的温度在38.3℃±  相似文献   

7.
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发芽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年  李得禄 《草业科学》2012,29(2):249-254
以乡土种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和引种于民勤沙生植物园的二色补血草(L.bicolor)、大叶补血草(L.gmelinii)、耳叶补血草(L.otolepis)4种植物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0~20 ℃,发芽率为95%~97%;二色补血草为15~25 ℃,发芽率为95%~100%;大叶补血草为20~35 ℃,发芽率在98%以上;耳叶补血草为20~30 ℃,发芽率为97.33%~98.67%。种子发芽势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15~20 ℃;大叶补血草为20~35 ℃;耳叶补血草为25~30 ℃。发芽指数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 ℃。发芽指数出现最大值的温度不一致,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耳叶补血草均在2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分别为36.26、37.26和24.34,大叶补血草在3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为33.12。幼苗长度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为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25 ℃,4种补血草幼苗长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5、25和25 ℃,分别为4.31、2.38、1.59和1.38 cm。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认为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15~20、20~25、25~30和20~25 ℃。  相似文献   

8.
邢帅兵  陈帅  刁慧  虞洁 《养猪》2023,(1):41-46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高温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为热敏感指标对断奶仔猪的上限温度临界值进行探究。将32头平均体重为(7.25±0.08 kg)的21日龄“杜×长×大”(DLY)去势公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4组,即26℃组、29℃组、32℃组、3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圈舍温度分别控制在26±1℃、29±1℃、32±1℃、35±1℃,统一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26℃组相比,29℃组、32℃组、35℃组猪的ADFI、ADG显著下降(P<0.05),仅35℃组猪的F/G显著升高(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ADFI、ADG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02℃、30.63℃;35℃组猪显著降低了肝、脾、肺与胸腺的脏器指数(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脾、胸腺的脏器指数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5.12℃、34.83℃;29℃组、32℃组和35℃组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29℃组、32℃组和...  相似文献   

9.
《吉林畜牧兽医》2014,(4):63-63
<正>东北主产区4月份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地区4月份降雨量分别为正常值(30年降雨平均值)的19%、10%、1%和4%;3月份降雨量分别为正常值的188%、80%、141%和93%。上述地区4月份(截至4月14日)平均气温比正常值(30年气温平均值)分别偏高2.4℃、2.2℃、3.4℃和2.1℃;3月份分别偏高2.1℃、1.5℃、2.2℃和2.3℃。从监测数据来看,今年东北产区气温同比偏高,有利于土壤解冻,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适播期提前。播种期提前有利于降低后期早霜风险,  相似文献   

10.
低温对羊草和牧冰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5℃、4℃和18℃温度条件下,对根茎禾草羊草和牧冰草种子分别处理一周和两周,并置于玻璃培养皿和土壤盘中进行发芽检测,结果表明:3种低温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均有显著提高;羊草种子在处理温度为5℃、4℃和18℃时, 萌发率基本一致,显著高于25℃处理;牧冰草种子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萌发率显著提高,以18℃处理效果最好;7d的低温处理效果显著高于14d;在室温、16h光照和8h黑暗条件下,土培的种子萌发率极显著高于置于玻璃培养皿的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内蒙古8个生境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营养枝在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选用电导率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对这些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导率和MDA含量评价冷蒿的抗寒性效果较好。8个生境的冷蒿抗寒性(致死温度)强弱依次为:海拉尔(-15.19℃)>克什克腾(-14.13℃)>锡林浩特(-12.54℃)>大青山(-10.98℃)>阿巴嘎(-10.30℃)>鄂托克(-8.27℃)>塔尔岭(-7.92℃)>巴彦浩特(-3.3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苜蓿种子萌发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的方法进行恒温(2℃、4℃、6℃、8℃、10℃和25℃)处理,比较分析了6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的变化,进而评价苜蓿种子萌发期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低温下,所有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为苜蓿种子萌发转折点。经模糊隶属函数评价得出各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草原3号>中苜1号>敖汉>420>赛迪。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时 ,乳样中某些生化指标变化的规律性 ,以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 ,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 (5℃、10℃、15℃、2 0℃、2 5℃ )对奶牛乳清的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为 2 0℃时 ,乳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最高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乳清肌酸激酶 (CK)活性在 5℃和 2 5℃时极显著高于各中间温度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从 5℃至 2 0℃逐渐升高 ,且 2 0℃组显著高于 2 5℃组 ;乳清总蛋白 (TP)含量 5℃组为最低 ,而 10℃、15℃和 2 5℃组为高 ;乳清中尿素氮 (BUN)则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且 2 5℃组显著低于其它各温度组。上述实验结果可能说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可对泌乳奶牛乳清中的某些酶活性及代谢成分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29℃、31℃、33℃、35℃和37℃,相对湿度40%~60%下,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封盖子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①蜂王封盖子的发育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②发育起点温度为22.05℃,有效积温为2367.324h℃;③蜂王封盖子的发育期(h)的预测式为N=2367.324/(T-22.0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温度对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在5℃、10℃、15℃、20℃、25℃、30℃不同温度处理下对毛苕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进行了研究.认为温度变化对毛苕子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影响.5℃时种子不萌发;20℃时毛苕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好;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较低.毛苕子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时,适应的温度范围是15℃~25℃.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为鸭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4种主要参数(Taq DNA聚合酶、Mg2+、dNTP、引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鸭茅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Taq DNA聚合酶1.0 U、Mg2+1.5 mmol/L、dNTP 250μmol/L、引物0.4μmol/L,总体积为25μL。最佳PCR循环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复性1 min,72℃延伸1 min,共5个循环;94℃变性1 min,52℃复性1 min,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  相似文献   

17.
选取宽甸站1960—2010年的气温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函数对近50年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宽甸站在近50年年平均气温升高1.8℃;春季升高1.5℃,夏季升高0.9℃,秋季升高1.0℃,冬季升高4.0℃;11月—次年2月是气温升高的主要时段;≥10℃积温增加212.6℃;无霜期延长20 d。其中20世纪80年代是气温变化的"拐点",其后年平均气温平均升高1.2℃,四季平均气温分别升高1.1、0.7、0.6、3.5℃;≥10℃积温平均增加148.1℃;无霜期平均延长13 d。  相似文献   

18.
豆无网长管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豆无网长管蚜在12、15、18、21、24和27℃及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进行饲养,结果表明,豆无网长管蚜1~4龄若虫在整个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7.309 1℃,22.974 6日.度;2龄3.776 6℃,30.652 8日.度;3龄3.852 7℃,28.207 0日.度;4龄5.256 4℃,39.273 0日.度;若虫期4.874 3℃,125.848 7日.度。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栽培历史悠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药用、饲用等应用价值。本文探讨无花果种子的发芽情况,试验包括3个处理:30℃恒温箱催芽;70℃、60℃和50℃热水浸泡;4℃沙藏。结果表明4℃沙藏促进种子发芽,沙藏30d发芽率达到32%;30℃恒温箱催芽和热水浸泡种子均没有发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动物消化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本试验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了浴槽不同温度(39→32℃、32→39℃、39→42℃和42→39℃)对家兔离体小肠各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在39和32℃之间变化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和空肠运动的收缩频率同温度变化呈正相关,而十二指肠收缩幅度和收缩张力同温度变化呈负相关,但回肠仅表现在收缩频率同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当温度从39℃升高到42℃时,十二指肠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收缩张力变化与温度在39和32℃之间变化情况相同,但是空肠和回肠的规律性较差;当温度从42℃高温降低到39℃时,3段离体小肠运动不能恢复到39℃时的运动状态,家兔小肠离体试验浴槽最适温度为37℃。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动物小肠离体试验时应注意浴槽温度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同时本研究结果也为探究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动物胃肠运动异常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