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杉木19个不同家系苗木施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追加氮的自然生长状况下,三明54,三明56,三明58三个家系生物量最大,表现最优:杉木苗期施氮圣生物量影响显著;不同家系对氮素要求不同,有些系对氮素要求高,宜多施氮肥,有些家系对氮素要求低,不宜多施氮肥;杉木苗木的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生长良好的家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杉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杉木无性系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杉木无性系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反应敏感.随胁迫加剧,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下降,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增加,供试无性系光合特性在胁迫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生态型差异,其中115号和286号2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从1、4、8、16、32 mmol·L-1 5个N素处理对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相关生理指标以及光合特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N水平的提高,蒙古栎幼苗根、茎和全株的生物量均在N16供应下达最高,但与N8、N3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片生物量在N32水平达最大,与N16的差异不显著。根冠比随着供N水平的提高呈现降低的趋势。蒙古栎幼苗的光合参数(Pn、Tr、Gs、Ci)随供N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均在N8水平下达最大。除叶绿素b之外,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光合参数的变化一致,同样在N8水平达最大。试验结果表明,增加N素供应可促进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或高或低的供N都会影响蒙古栎幼苗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氮、水处理对刨花楠一年生扦插苗光合特性 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棚内盆栽控水与添氮方法,以1a生刨花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氮、水复合处理试验,研究氮、水对刨花楠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会显著降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总生物量和叶重比,增加茎重比,但对胞间CO2浓度、根重比和根冠比影响不显著;(2)低氮添加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均大于对照,而高氮添加反而会抑制幼苗的光合作用;氮添加(低氮和高氮)后幼苗的总生物量均大于对照,但氮添加后对幼苗生物量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趋势影响不明显;(3)水分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充足的供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弱光处理对不同紫叶生菜品种的生物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选育耐弱光的紫叶生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不同品种的紫叶生菜为材料,在215μmol/(m2·s)、545μmol/(m2·s)两种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定紫叶生菜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和光合特性。【结果】与正常光照545μmol/(m2·s)处理相比,弱光215μmol/(m2·s)处理下,除了北紫生1号和美国紫叶生菜的地上部鲜质量提高以外,5个紫叶生菜品种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显著降低,其中北紫生6号降低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能较好地维持自身生长;同时,弱光处理显著提高了5个紫叶生菜品种的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其中北紫生6号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维持了叶片较高的光能利用率。此外,弱光处理显著降低了5个紫叶生菜品种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蒸腾速率,提高了胞间CO2浓度,其中北紫生6号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有利于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能力。【结论】弱光促进了不同紫叶生菜品种的光合色素积累,抑制了...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根据103块标准地材料,并利用其103株平均木解析木,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及不同器官生物量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及树干生物量与材积的回归关系,求出了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施氮对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油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在保证试验区土壤基质、环境条件和管理模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低氮(20g/m2)、中氮(40g/m2)和高氮(60g/m2)3个施用水平对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促进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和提高土壤肥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油茶光合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变化依次为中氮高氮低氮CK;不同处理油茶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导致了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的日变化随时间呈"W"变化规律,施氮未改变油茶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资产额(AQY)、羧化效率(CE)、叶绿素a/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光合氮利用效率(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均随氮素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依次为中氮高氮低氮CK,可溶性蛋白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施氮可改善油茶的品质,增加油茶土壤肥力;土壤碱解氮和微生物量可作不同水平施氮处理后油茶土壤养分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种植高效型玉米品种时能够更合理的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本试验以低氮高效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高氮高效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40 kg/hm2),N4(300 kg/hm2),NCK(360 kg/hm2,本地大田生产施氮量),测定光合特性和籽粒灌浆特性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京农科728’在N2处理下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光合速率较NCK高,差异达显著水平;拔节期蒸腾速率较NCK高,差异达显著水平;抽雄吐丝期的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NCK低,差异达显著水平。‘先玉335’在N4处理下的抽雄吐丝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皆显著高于NCK;在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NCK;在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的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NCK。‘先玉335’的灌浆速率在N4处理下显著高于NCK。因此‘京农科728’施氮量在180 kg/hm2 (N2)左右最为适宜;‘先玉335’施氮量在300 kg/hm2 (N4)左右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
以杉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选择NAA、IAA、6-BA 3种生长调节剂,各设置3个浓度,研究铝胁迫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使杉木幼苗的根长与根冠比受到了抑制,杉木叶片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蒸腾速率(Tr)以及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明显提高.表明NAA、IAA和6-BA等3种生长调节剂促进了根的生长,提高了杉木幼苗的根冠比、Pn、Cs、Tr以及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Ci,有效地减轻铝毒对杉木幼苗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对冬青稞幼苗光合色素、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为西藏河谷农业区青稞苗期抗旱及壮苗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冬青稞果洛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施氮(0、90、180和360 kg/hm2,以纯氮用量计)处理下其幼苗期的光合色素含量、生物量和产量,研究了其氮素调控效应。[结果]在测定期间,叶片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绿素a/b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氮肥对叶片的光合色素、生物量和产量有一定的调控效应,3月14日Car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Chl、Chla、Chlb规律不明显;3月14日以后Chl、Chla、Chlb、Car含量和生物量(含3月14日)以及籽粒单产和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并均以180 kg/hm2氮处理最大。[结论]在冬春干旱的林芝地区,适宜的施氮量(180 kg/hm2)改善了青稞的光合色素性状,提高了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培育壮苗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在对6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标准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杉木和马尾松幼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其中以Y=aD~bH~c的数学模型为最佳,可作为一定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的生物产量估测。 相似文献
12.
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玉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1):46-50
在西芹林场选择有代表性的青钱柳、杉木混交林A、B两种和杉木纯林,进行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1)混交林中青钱柳平均木单株生物量各器官分配比例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2)不同林分生物量大小顺序为青钱柳杉木混交林A>杉木纯林>青钱柳杉木混交林B,三种林分各部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3)青钱柳平均木的连年生物量、平均生物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至今仍未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非线性度量误差的杉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人工杉木生物量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建立了地上生物量与干材、干皮、树枝和树叶的相容性方程,并对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方法有效解决了生物量总量与分量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建立的相容性方程拟合效果好,预估精度高,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分量之间生物量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根据100块标准地材料,利用100株平均木解析木,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林木各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材积(V去皮、V带皮)的回归关系,选出了D、H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及材积与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初步研究了生物量与林龄、地位指数和密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杉代数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采用设标准地进行实验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南平溪后29年生杉木材不同连栽代数林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29年生单株杉木各 成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根〉皮〉枝。2代和3代林分中实生平均木的生物量,干皮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连栽代数增加均下降。 相似文献
16.
套种三年桐的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和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4和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的生长效应、树冠和生物量结构、营养空间利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不仅促进杉木生长,而且也有利于三年桐的生长发育;通过套种三年桐,林分可提早1~2年郁闭,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率;4和5年生套种林分的总生物量分别为纯林的1.26和1.61倍. 相似文献
17.
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的结构与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对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及对照(未套种)的林分(5年生)地上部分结构和根系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套种林分中的山苍子枝叶处于上层,0.90~1.25m处杉木和山苍子的枝叶相互交叉;山苍子根系向水平方向扩展,垂直方向和杉木根系分层分布,从而提高林地光能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利用率。套种模式林分中杉木单株生物量是对照的1.18倍,林分的生物量是对照的1.43倍。杉木套种山苍子是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力较高的南方山地杉木混农林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代萌芽杉木早期生长量显著快于实生杉木,但树高在25年生后、胸径和单株材积在10年生后出现明显衰退,但至28年生时这种衰退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这体现了三代实生和萌芽杉木在土壤肥力退化较为严重状况下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