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自2002年以来,沼气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沼气用户由几百户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户,建设户用沼气6000余户,大型沼气工程20余处,小型联户工程100余处。提高沼气综合利用价值,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业科学》2006,(8):88-88
梅州是个农业大市,全市年生猪饲养量达380万头,大约有30万户的农村养猪户,因而有充足的沼气发酵原材料。为此,梅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村沼气列入”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发展沼气这一清洁能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使全市农村掀起了沼气建设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3.
林敏法 《福建农业》2006,(11):31-31
惠安县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止,全县213村拥有各类沼气池2500多口,总容积2.5万立方米,年资源总量约达150万立方米,单是沼气一项,每年可为衣户增收节支250多万元,一年共节约木材消耗近2.5万立方米。推广“一池三改”沼气工作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量大面广的人畜粪便等生活、生产有机废弃物制取沼气,并结合改厕、改厨、改圈等设施建设,既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又可以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发展农村沼气.用户赞不绝口.同时彰显以下4个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全球能源的紧缺,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农村能源的开发和扶持力度。2003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国债资金55亿元来支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带动了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突破了2200万个,受益人口7000多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一、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近年来,安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每年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十件实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全县的沼气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展沼气用户8万余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77处,其中大型集中  相似文献   

6.
安阳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特点及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卫强 《河南农业》2012,(23):24+39
一、全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沼气用户8万余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77处,其中大型集中供气工程27处,沼气发电3处,沼气普及率达到36%,使32万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年增收节支6300万元。为确保沼气建设成效,该县成立了县级"沼气110服务中心",先后建成乡级沼气专业合作社9个、村级沼气服务站120个,建成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示范基地4处,带动了"畜牧养殖业、高效农业和沼气服务业"三个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二、主要特点(一)模式多样化。2007年8月,安阳县率先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势头迅猛,成绩斐然。全省户用沼气用户达616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和集中供气工程6600多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保有量达到525万m3,2015年四川率先开展了2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农村沼气建设,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总体要  相似文献   

8.
一、户用沼气池建设情况截止2011年底,新疆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已在全区83个县市普及推广,农村沼气普及率20%,已建成县、乡、村沼气服务站1037个,服务面覆盖60%的沼气用户,农村沼气的使用使20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到目前为止,全疆累计举办农村沼气干部管理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干部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工近1万多人,还累计培训农牧民沼气用户50万人(次),每年建池的能力可达30万座,保障了沼气池的建设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月12日,四川省政府发出通知,认定宜宾市为"四川省沼气化市"。通知认为,通过多年努力,宜宾市农村能源建设实现了沼气发展数量规模化、建设质量标准化、建设内容多元化、沼气利用高效化、管护服务社会化,符合我省沼气化市县认定的五个标准,对全省农村沼气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截止2013年,宜宾市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9.64万口,占适宜建池农户(52.75万户)的75.15%,厕所、猪圈、沼气池"三结合"率已达到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编制完成了2008年新增农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涉及中央投资总计51.5亿元,用于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上百亿元。其中,作为农村能源建设和农村节能减排重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总投资达30亿元,用于建设225万户户用沼气、3万多个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和7500多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概述濮阳市是一个农业城市,农业人口300万,占总人口的80%。自2000年以来,濮阳市通过财政支持、争取项目、典型示范、服务保障等措施,大力促进农村沼气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沼气用户达到11.4万户,各类沼气工程134处,沼气服务网点269处,年利用"三沼"0.733万hm2次,农村沼气起到了改善环境、优化用能、促农增收增效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沼气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户用沼气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发展较好,具有发展农村沼气的区域优势。近年来,利用中央国债资金,在81个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市)累计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6万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源消耗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污染压力的加大,使得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沼气项目的补贴幅度逐年增加,农村沼气快速发展。2001~2010年中央政府对沼气建设累计投资248.2亿元,其中182.7亿元用于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占国家沼气投资总额的74%。在市场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从2000年的848万户快速发展到2009年的3507万户。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一种以技术替代资源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累计建成46万户农村沼气户,建成以农村沼气为主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1440个。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008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15.
<正>沼气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能源的主力军,尤其在农村地区。2000~2010年间,中央政府投入了250多亿元的资金专项支持沼气事业建设与发展,并引导各地自发推进沼气事业向前进,已形成了年均增加农村沼气275万户的发展势头。2000~2009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由起初的763万户增至3507万户(李景明,2011);在此基础上,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农村沼气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了2010年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规模达到4000万户的目标。但这种"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近日发布的《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快建设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养殖厂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300万户,规模化养殖厂大中型沼气工程4000处。  相似文献   

17.
互助县自2001年启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以来,截止2009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2万多座,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后续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说到农村能源,不能不提海南。 海南建省20余年来,经过科学探索,执着追求,农村沼气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省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7.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669处,集中供气1.2万户,沼气发电工程28处,总装机容量2,100千瓦,沼气服务网点665个。全省使用沼气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27.2%,占宜建沼气农户数的44%……  相似文献   

19.
<正>2003年国家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以来,我区农村沼气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区农村沼气户累计超过36.1万户,但随着推广速度的加快,在沼气池的配套产品,如沼气灯、脱硫器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沼气灯的安装使用及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20.
一、临河区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情况临河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辖7个镇、13个办事处,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总人口53.4万,其中城市人口30.4万,农业人口23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17亿元,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3元。临河区从2006年正式实施农村户用沼气项目以来,始终坚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示范和宣传为先导,以政策鼓励和资金投入为保证,以目标责任制为动力,强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截止到2011年8月底,共建成户用沼气14853座,覆盖全区7个镇2个涉农办事处共59个行政村,建设模式以“一池三改”为主,在有条件的村组实施“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并大力推广庭院“一池四改”、田园“五位一体”等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