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64-66
甲酚纳米乳消毒剂中甲酚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8.21X+0.003 9(r=0.999 0),甲酚在0.01~0.05μg/m L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浓度为0.000 4μg/m L;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重复性试验的RSD为1.17%;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36%。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得甲酚纳米乳消毒剂中甲酚的平均标示量为99.29%,RSD为1.07%。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酚纳米乳消毒剂含量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甲酚纳米乳消毒剂产品生产过程和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简单快捷的杜仲液提取液绿原酸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杜仲叶提取液绿原酸含量。采用方法:(1)绘制绿原酸标准曲线:分别绘制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绿原酸标准曲线并考察每种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2)研究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关系:探索杜仲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吸光度值与对应峰面积是否存在关系。结果:(1)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方程:y=22.6442x-0.2039,r=0.9999(n=6)。绿原酸浓度在5~4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曲线方程:y=0.0653x+0.6412,r=0.9994(n=6)。绿原酸浓度在5~4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2)杜仲叶提取液中绿原酸吸光度值(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对应峰面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关系,关系方程为:y=228.66x-14.538,r=0.9995(n=6)。结论: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新的绿原酸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杜仲叶提取液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氯甲酚纳米乳消毒剂(CND)的含量和考察其稳定性,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建立了CND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和加速试验研究了其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建立的CND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0 2 X+0.005 2,r=0.999 8,氯甲酚在20~90μg/m L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加样回收率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1.46)%,RSD为1.46%;CND在37℃条件下贮存90天时,氯甲酚平均含量的下降率为6.83%。说明该消毒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消毒剂稳定性好,贮存有效期可定为2年。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一种简便、高效的槲皮素原料药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槲皮素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74nm处测定的槲皮素原料药平均含量为97.97%,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7 4x-0.006 7,R2=0.999 7,在20.8μg~1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8%,RSD为0.96%(n=6),其精密度较好,符合方法学要求。说明该法适用于槲皮素原料药含量测定,是一种经济、简便与高效的质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恩诺沙星原料药含量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操作简单、高效而经济的恩诺沙星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溶液浓度为1.0~8.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OD值=0.103 5 C+0.007 5(r=0.999 6,n=6),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8%、0.77%、1.09%,稳定性试验的吸光度值(OD值)在9 h内无显著变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的测定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该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可作为测定恩诺沙星原料药含量及控制其有关制剂产品中间生产过程的一种操作简单、高效而经济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含量,检测波长323 nm.硫酸链霉素在12~48 mg/L的浓度范围内,其紫外吸收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2 1 C 0.000 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62%.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玉米浆中溶磷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钼酸铵和米吐尔作显色剂,在6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已知磷浓度为纵坐标,以测得的吸光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在0.1μg/m L~0.8μg/m L线性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0.2959x-0.0019,R2=0.9992,回收率为100.5%,RSD为1.41%。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玉米浆中溶磷测定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中土霉素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试验表明,用0.01 mol/L盐酸溶液作参比液,以268 nm为测定波长,土霉素在4~32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n=5)为101.04%,RSD=1.02%。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表明,以0.05 mol/L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75∶20∶5)为流动相,以280 nm为检测波长,土霉素在0.02~0.14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n=5)为100.52%,RSD=0.25%。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瑞香狼毒涂搽剂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方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的伞形花内酯作为标准品,以伞形花内酯标准品从190~400 nm的最高吸收峰波长323 nm作为测定波长,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在0~0.2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精密度RSD为0.00868%,稳定性RSD为0.101%,重复性RSD为0.305%,回收率为98.04%~100.39%。[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瑞香狼毒涂搽剂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的方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含量。方法:利用利巴韦林含有—OH、—NH2基团的化合物,为N—à跃进,从结构确定有紫外吸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206nm处的吸收度和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C=21.42A-0.5231,线性范围2~20μg/ml,RSD=0.5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黄芩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50%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中黄芩苷的含量,以黄芩苷为对照品,在278nm波长处测量。结果:得黄芩苷回归方程y=56.985x+0.0083(r2=0.9996),表明黄芩苷在0.00272~0.0136m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以黄芩苷计为99.8%,RSD为0.58%。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用于半枝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磷酸液为稀释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注射液含量,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10.0~30.0μg·mL-1时,紫外吸收值与供试液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0.30%).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替米考星注射液含量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简单快捷的方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间品的含量。方法:利用利多卡因结构上有苯环,确定有紫外吸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263nm处的吸收度和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C=2.0433A-0.2088(r=0.9997,n=5),线性范围0.18~0.42mg/mL,RSD=0.5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检测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检测硒含量的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在建立硒测定标准曲线的基础上,进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和精密度试验,并通过检测富硒啤酒酵母和壳聚糖硒中的硒含量,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进行比较。结果:硒含量在0~100μg之间时,硒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8;稳定性试验RSD为0.9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0%,变异系数为2.8%~4.0%;富硒啤酒酵母和壳聚糖硒中的硒含量经分光光度法与原子荧光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建立的检测硒含量的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最佳条件,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324 nm,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9,加样回收率达到100.646%,样品中平均含量为1.839%。因此,用此法测定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较高,所得数据精确。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方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天王星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黄芩苷进行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鉴别呈正反应;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样品黄芩苷浓度在1.5~10.0μg·mL-1之间,吸收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0.06318C-0.00819,r=0.9997,n=5,回收率为98.5%,RSD=0.86%。  相似文献   

17.
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葱异黄酮的含量,建立沙葱异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试验方法。两种试验方法均以鸢尾苷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其最大吸收峰295nm处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tertsil ODS-SP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30%乙腈,柱温25℃,流速0.5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5nm。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沙葱异黄酮含量比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高出46%,相对标准偏差为5.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沙葱异黄酮含量为4.320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但测定误差大。高效液相色谱法虽然复杂,但比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预混剂的含量。结果表明,在5~25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2%;相对标准偏差RSD=1.10%。本方法适合于替米考星预混剂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山楂总黄酮中总黄酮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00nm,无水芦丁为对照品。结果芦丁在8.12~48.7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13%(n=6)。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山楂总黄酮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中甲磺酸培氟沙星与安乃近的含量测定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倍率减差法消除安乃近干扰,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检测波长为287、299 nm,溶剂为0.1 mol/L盐酸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等波长消去法消除甲磺酸培氟沙星干扰,测定安乃近含量,检测波长为261、291 nm,溶剂仍为0.1 mol/L盐酸溶液;整个过程采用棕色容量瓶避光操作.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的回归方程为:ΔA1=0.089 936 C1,r1=0.999 6,平均回收率99.66%,RSD=0.61%;测定安用近含量的回归方程为:ΔA2=0.024 888 C2,r2=0.999 6,平均回收率99.81%,RSD=0.41%.本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