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实施西兰花的高产高效栽培,以西兰花"绿雄90"为试材,选择定植苗龄、种植密度、氮肥用量3个主要栽培因子布置田间试验,测定有关参数,建立西兰花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因子与生育期和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定植苗龄(x1)、种植密度(x2)、氮肥用量(x3)对其生育期(y1)和产量(y2)影响的数学模型为y1=75.1322+1.6361x1-0.0001x2+0.0014x3(r=0.8888**),y2=14 999.1852+404.0006x1-0.1986x2+3.6196x3(r=0.6058**)。利用模型组创西兰花标准化栽培技术,对开展西兰花生产决策和调控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祝余 《蔬菜》2022,(1):20-23
为实现春暖式大棚西兰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在等氮条件下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0、15%、30%、45%、60%)替代化肥对春暖式大棚西兰花产量、效益、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暖式大棚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西兰花产量都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增加趋势。与CK相比较,30%比例替代处理每667 m2增效115.88元;45%和60%比例替代处理的西兰花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硝酸盐含量均下降。综合春暖式大棚西兰花产量、效益、品质和土壤养分等因素,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中央号召,实行"药肥双减"政策,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西兰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个施肥水平中,处理6(N2P2K2)西兰花的产量较处理1(N0P0K0)增产85.5%.同时,对14个处理的西兰花进行色差测定发现,处理6的西兰花色泽表现最佳.此外,综合营养品质与生理指标,处理6依旧表现最为稳定.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响水地区西兰花的种植效益,达到减施增效、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射阳县合德镇西兰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因连年种植,田间病虫为害日益加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西兰花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5种西兰花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4年,荆门市农业局会同钟祥市农业局结合旱作区土壤、气候、地理等资源特点,在钟祥市文集西湖村试验探索出了一套旱作区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甜玉米—西兰花(或翡翠萝卜),该模式每1 hm2年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当地传统种植模式. 现将该模式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打破国内西兰花种业垄断壁垒,提高响水地区种植户的种植效益,引进西兰豹、雅翠等13个西兰花新品种,与响水本地主栽的西兰花品种耐寒优秀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花球性状、产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参试品种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台绿3号和中青16号2个品种综合表现较佳,可作为潜力品种在响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2002年 ,我区种植出口西兰花和大葱的面积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增加 ,合计达533.3hm2,其中出口西兰花200hm2 ,出口大葱333.3hm2。经核算 ,有部分种植户取得了较好收益 ,也有部分种植户收益不多 ,甚至没有盈利。为了摸清2002年出口西兰花和大葱的种植情况 ,更为了确保2003年出口蔬菜生产健康发展 ,我区蔬菜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采用随机抽样、直接访问农户的调查方式 ,调查了我区种植出口蔬菜的6个镇15家农户 (包括1家公司 )的39.6hm2出口西兰花和大葱的生产情况 (包括品种选用、播期安排、种植密度、肥料投入、病虫防治、收入与支出等项目 ) ,经比…  相似文献   

8.
西兰花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西兰花产业发展,从我国西兰花区域分布、品种演变、种植模式、机械化作业装备等方面,总结了其生产现状,指出了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防治不规范、种植方式落后等问题,并结合目前开展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试验示范,提出了西兰花产业发展建议,如加强西兰花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制定农机农艺融合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西兰花又名绿菜花、青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具有保健美容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蔬菜,以色、香、味俱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西兰花种植效益较高,东台市秋季露地种植面  相似文献   

10.
西兰花无公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四洪  杨国苍 《蔬菜》2013,(6):33-35
西兰花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云南省沾益县充分利用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日夜温差较大的气候优势发展西兰花种植,一般每667m2可采收产品800~1500kg,产值2000~4000元,经济效益较高。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西兰花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实现西兰花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温州地区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州市2009年4个县(市)60户蔬菜种植农户的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蔬菜生产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因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对蔬菜生产效益的影响大小不同,最高与最低县的平均每667m2效益差别高达7 535.32元;劳动者不同年龄对蔬菜种植效益也有较大的影响,40岁以下劳动者的蔬菜生产效益最高;蔬菜不同栽培方式对效益影响的可比性最强,设施的栽培面积只占露地的栽培面积的45%,但生产效益却是露地的3倍多;种植面积越大,投入成本越少,投入产出比越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我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的出口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西兰花在出口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年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hm^2,主要分布在台州、杭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的海涂回垦或丘陵地块。近年日本启动食品农残《肯定列表》制度,其中西兰花的农药残留指标达298项,对我省的西兰花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高效、快捷、安全的防治方式和产品,已成为西兰花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西兰花是如东县蔬菜行业的亮点,研究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对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西兰花质量、降低行业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如东县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技术结合的意义,总结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西兰花种植过程中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温岭市地处沿海,每年台风频发。采用塑料薄膜连栋大棚栽培葡萄,能有效改善葡萄种植的小气候,促进葡萄早熟,提高葡萄品质和效益,每667m2收入在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进绿莹莹、翠花2个西兰花新品种,与本地主栽的美好西兰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物学性状、抗病性、花球外观性状和产量,综合分析了3个品种在田间的生长状况,确定绿莹莹为适宜本地种植的早熟西兰花品种,翠花为适宜本地种植的中晚熟西兰花品种。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东台市西兰花种植面积较大,效益较好,有大棚栽培和春秋季露地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因多年连茬种植,西兰花黑腐病逐渐加重。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东台地区西兰花黑腐病的发生原因和发生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3个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为试材,在桂林开展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桂林种植的中熟西兰花品种及适种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期对不同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花球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华绿西兰花植株矮壮,产量高,可进一步研究推广;奇力西兰花早播利于花球品质提高,晚播利于产量提高;华冠80天不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刘全添 《蔬菜》2014,(9):54-55
在烤烟后种植西兰花既可充分利用烤烟种植后富集在土壤中的磷、钾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又可减轻施肥对土壤的环境污染。经过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出烟后西兰花的栽培技术,对烟后西兰花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出口蔬菜是浙江省慈溪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我市长河、桥头、庵东等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多为1年2茬,种植模式有早熟毛豆-秋冬甘蓝或西兰花、四季豆-秋冬甘蓝或西兰花、春甘蓝一秋冬菠菜等,每667m^2产值约3500元。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优良新品种及采取育苗移栽、高效肥水管理、绿色防控、物理防治等技术手段,提高坝上蔬菜品质及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达到了西兰花种植节本、提质、增效的目的,促进了坝上错季蔬菜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三减一增"即减少用水量、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农药用量、增加西兰花种植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