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岛是发展橡胶主要地区,但是海南岛是台风入侵主要地区,台风成为发展橡胶主要自然灾害,为了战胜台风,保护橡胶,从1952年开始营造防护林。广东省国营农场植胶面积379万亩以桉树为主。防护林面积105.18万亩。占植胶面积的27.75%(1980年统计资料)。到目前为止,在海南岛营造胶园防护林将近70多万亩。广东农垦营造防护林经过几个阶段。1952—1956年大规模营造大网格,以桉树为主纯林带,此时林网设计规划违反了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正> 1991年6月下旬至8月中旬,西双版纳勐龙地区出现多次连日阴雨天气,降雨持久而雨量集中,使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发生流行。据统计,东风农场13万亩投产胶园,发病的达32918.41亩(不含区内民营胶园5万余亩),占投产胶园的25.3%,病树181848株,占投  相似文献   

3.
<正> 云南垦区自50年代开始大面积植胶以来,现已建成农垦胶园100余万亩,年产干胶C万余吨,成为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目前,早期种植的低产实生树和部份风、寒、病残胶园面临着更新。如何因地制宜地推广配置橡胶良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现有橡胶良种的生长表现、产量水平,结合云南的自然条件提出几点看法,供作商讨。  相似文献   

4.
<正>全省农垦系统橡胶林地整顿现场会,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在景洪召开。 橡胶林地整顿应以中央农垦部颁布的“橡胶栽培技术规程”和云南省农垦总局制定的“实施细则”为依据。离开了“规程”和“细则”,林地整顿就失去方向和目标。 云南垦区植胶28年来,为四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11月已向国家提供了17,976吨干胶。云南垦区植胶100万亩,(不包括民营胶园),橡胶树生长较快,产量较  相似文献   

5.
<正> 1992年9月30日,由云南省农垦总局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国营景洪农场三分场应用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万亩胶园亩产干胶超120千克的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 该分场在地处景洪县景洪坝缘,海拔600—900米,植胶地为丘陵山地。1990年总开割面积1.036万亩,总产干胶1274.8吨,平均亩产123千克,平均株产6千克。该分场职工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严格科学管理和应用高产综合技术措施,在连续五年(1983—1987)实现全分场开割胶园平均亩产干胶100千克的基础上,又连续四年(1988—1991)取得平均亩产超120千克的优异成果。产量水平居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植胶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胶园杂草的危害不但影响橡胶幼林头3年的生长,导致延迟割胶,增加非生产期成本投入,而且影响到后期的产胶潜能,减少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本试验通过在幼龄胶园植胶带上覆盖防草布,可降低植胶带上的杂草滋生,提高土壤水分,并有效保持土壤温度,加快苗木生长,有利提早开割;同时,减少劳动工耗,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大规模植胶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大批胶树已进入衰老期,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低产实生树。海南岛迫切需要更新的胶树约有100万亩,云南约有40万亩,为此,省农垦总局在“云南农垦橡胶热作科技总结(1951—1983)”中提出:“橡胶热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有橡胶86.5万亩中,现已投产的33万亩大部分在1990年以后要逐步更  相似文献   

8.
巴西橡胶自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A.Wickham)从巴西引种以来,栽培历史仅113年,品种改良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原始实生树亩产干胶30千克提高到最优无性系PB235割胶14年平均亩产164千克,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4.5倍。从不到50株的原始实生树的基础上用种子繁殖发展到目前的栽培面积1.125亿亩,发展速度亦是极快的。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长期竞争,亩产53千克以下的胶园已无利可图,最近培育出来的高产无性系平均产量已达100~130千克/亩,最高的达150~180千克,在竞争中才能取得优势。 世界上传统的宜胶地(南纬10度至北纬15度)已发展完毕。现在印度、泰国、缅甸、孟加拉等国已在非传统地区发展橡胶,我国在非传统地区(北纬18—24度)大面积植胶成功,已引起国际重视。 1987年我国天然橡胶生产23.75万吨,占世界第四位,合成橡胶22万吨,国家需求77万吨,缺口达31.25万吨,国家进口天然橡胶35万吨。海南省和云南省植胶面积占全国植胶面积的82.7%,产量占85.2%。是我国主要植胶基地,要求大力发展橡胶,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橡胶日益增长的需求。 1962年全国第一次橡胶育种工作会议是一次历史转折,从此停止种植普通实生树,推广国内外优良无性系。在国内外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性、无性交替,培育出我国新一代高产无性系的方  相似文献   

9.
<正> 黎明农场七分场,现有橡胶面积4,067亩,茶叶2,097由;1984年胶茶总产值达102万元,利润17.24万元,是一个胶茶并举的生产单位。 七分场胶茶林地在海拔850—1,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平均日照39.4%,年平均降雨量1,355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96毫米,最小1,09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4%。以上综合因子基本符合橡胶发育生长及产胶的要求,但条件较差,有的年份橡胶寒害重,是一个典型的三类植胶区。  相似文献   

10.
要:通过对2013年云南河口植胶区4个农场橡胶幼林普查资料和2000年以后多次低温寒害的分析表明:橡胶林更新时间和面积与寒害出现时间及危害程度有关;2000年后新植和更新种植的幼林普遍大量种植云研77-4新品种,过于单一的品种结构为植胶业留下新的隐患。针对橡胶林更新现状,提出要提高对胶园更新的正确认识,合理规划,多品种配置植胶,提高橡胶树群体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建设新一代高产稳产胶园的建议;并对在寒害频繁的河口地区如何巩固和发展天然橡胶产业进行了探讨,认为要转变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和规划植胶区域,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好的种植和经营模式,创建与其它产业经济互利共存的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  相似文献   

11.
遮放农场橡胶、茶叶、咖啡间作模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宏州潞西市遮放农场地处北纬24°13′~24°31′,东经98°08′~98°33′,年均温20.5℃,属三类型植胶区。为改变因寒害频繁,胶园经济效益低的状态,该场于1979年开始布置试验,探索橡胶+茶叶、橡胶+咖啡、橡胶+茶叶+咖啡等三种间作模式及其实际效果。经过20多年生产实践,已体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三类型植胶区橡胶栽培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我们于2001年11月底对该场三个间作园的胶树存活率、生长量、烂脚以及园地作物产量、产值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报道如下:1 间作园基本情况橡胶+茶叶、橡胶+咖啡、橡胶+茶叶…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是云南植胶的主要垦区,植胶已有2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农垦职工根据植胶土壤特点,对胶园土壤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为了进一步搞好胶园土壤管理,为胶树速生、丰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本文根据群众的经验,结合我所及有关单位试验研究,对胶园土壤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加以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概述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业现状,分析单一物种的胶园经营模式是产业发展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提出改变传统的单一植胶理念,创建和发展多元复合生态胶园经营模式是巩固和发展天然橡胶产业有效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云南橡胶垦区,以哀牢山为界,分为东,西两种不同类型的植胶区。哀牢山以西的植胶区,包括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和德宏等地(州)的宜胶地。这是一个独特的高纬度植胶区。如德宏州最北的胶园已接近北纬25度,西双版纳州的许多胶园分布在北纬22度线附近。形成这个高纬度植胶区的原因,是由于北部和东北部有高原以及横断山脉为屏障,冬季挡住了寒潮的直接侵袭,夏季由与横断山脉走向一致的水系引导,季风带来的暖湿气团可深入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是改善胶园生态环境,提高胶园经济效益,建设植胶区生态文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通过改善胶园种植结构,改变传  相似文献   

16.
<正> 云南垦区植胶经历了多次严重自然灾害,开封胶园的病残树越来越多。据1982年的调查,全垦区开割胶园中共有病残树157.5万株,平均每亩4.3株。这些病残树的产胶量虽然比正常树低,但是由于数量很大,其产量在我区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延长病残树的经济寿命和合理割胶,对于实现胶园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本文就我区病残树的保护和复割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 胶园更新,建设新一代胶园,是充分利用和开发我省有限热带植胶土地资源,提高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大措施之一。近几年来,云南农垦已开始进行了胶园更新,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云南省农垦总局胶园更新技术暂行规定》,为了保证《暂行规定》的贯彻执行,建设好新一代胶园,就其验收标准、验收办法和经费补贴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热区大规模生产性植胶,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已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在正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新形式,对新垦胶园的建立,特别是老胶园更新建立第二代胶园如何取得更好的效益,笔者对新垦胶园建设的几个技术问题有所考虑,现提出一些思路来供大家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云南植胶从1953年开始,现已有一定的基础。到1980年为止,植胶总面积73.5万亩,投产开割30万亩,年产干胶已达到1.7万吨的规模。 云南垦区处于北纬21°08′~24°49′,植胶海拔高度,哀牢山以东350~400米,以西900~1,000米,是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植胶区。 在二十多年的植胶过程中,不断认识垦区的自然规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植胶科技水平不断有所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植胶措施和制度,包括基了一批经过多年选择鉴定的外来和自育的品系。这是我省今后植胶继续前进的技术有础。本文对最近几年来取得的在橡胶生产上有较大使用价值的几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并提出加快应用的意见,以期发挥优势,推动我省橡胶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至1997年民营橡胶已占全省植胶面积的53.05%,产胶占全省干胶总产量的29.49%。民营胶园分布在我省南部8个地州(市)的25个县(市),16个民族3O多万劳动力从事此项工作。成为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但其效益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