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利用蠋敌防治松毛虫是我县林区近年来开展生物治虫的一项新措施。据我们试验中统计,林间1头5龄蠋敌若虫,平均每天捕食松毛虫3龄幼虫0.27条,它对于低虫口(每株10条以下)松毛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开展蝎敌的人工繁殖,1982年冬季我们对蠋敌的越冬场所作了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2.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3.
<正>蠋敌 Arma custos(Fabricius)是一种林业害虫的天敌,1978年7月在我县部分地区开始发现,主要吸食杨毒蛾、杨二尾舟蛾、杨叶甲等幼虫。为了消灭森林虫害,发展以虫治虫,我们初步对蠋敌进行了室内外观察和人工饲养,现介绍如下: 一、形态:成虫(雄)体长10毫米左右,体宽6毫米左右,雌虫体长14毫米左右,体宽7毫米左右。全身为黄褐色,有的为黑褐色,布满细小的黑刻点,腹部外缘正面两侧为黄黑  相似文献   

4.
<正> 蠋敌Arma custos(Fabricius)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天敌,对鳞翅目的幼虫、成虫以及苹毛金龟子、象鼻虫、榆兰金花虫、刺蛾等害虫的大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一天敌,1978—1981年对该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问题进行了试验。现将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蠋蝽对3种主要松毛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是湖南省3种主要松树害虫,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蠋蝽对3种松毛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龄期的蠋蝽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每个虫态的蠋蝽对3种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在饱和猎物密度条件下,蠋蝽各虫态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5.86头(成虫)5.10头(5龄若虫)2.79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10头(5龄若虫)4.02头(成虫)2.65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云南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27头(成虫)3.65头(5龄若虫)2.42头(3龄若虫)。其中,蠋蝽成虫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控害潜能最大,a/T_h值为3.293 1。可见蠋蝽对3种松毛虫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在松毛虫低龄幼虫期,选择蠋蝽成虫或5龄若虫释放防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蠋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选择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刺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蠋敌的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对侧柏毒蛾的捕食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蠋敌在该林场1年发生2代,以2龄以上若虫和成虫刺吸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头第1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1-33条,第2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9.80条(包括第2代蠋敌成虫越冬后的捕食量)。  相似文献   

7.
柞蚕蛹胶囊饲料及不同性比对饲养蠋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降低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人工饲养蠋蝽Aram chinensis的饲料成本,研究柞蚕蛹胶囊饲料制作;在室内分别用柞蚕蛹和其胶囊饲料饲养蠋蝽,观测其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变化,比较两种饲养方法的饲料成本;同时比较分析柞蚕蛹胶囊饲料饲养蠋蝽时,3种雌雄性比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柞蚕蛹胶囊饲料饲养时,蠋蝽的成活率、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卵孵化率与直接用柞蚕蛹饲养的均无显著差异,且饲料成本降低50%。用柞蚕蛹胶囊饲料饲养蠋蝽时,雌雄性比1∶1与3∶2配置间的产卵量及产卵次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雌雄性比2∶3配置的,雌雄性比3∶2是人工饲养蠋蝽的最佳性比。  相似文献   

8.
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为天敌昆虫人工饲料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含有棕榈酸油(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1和亚麻酸油(不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2连续饲养蠋蝽12代,并测定F1、F4、F8及F12蠋蝽各龄级若虫的发育历期和死亡率、性比(♀∶♂)、成虫体质量和产卵期、产卵量、卵孵化率及种群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生殖力指标。【结果】2种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效应与繁育世代数、生长发育阶段等相关。用2种饲料饲喂的蠋蝽2、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各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4、5龄蠋蝽若虫发育历期在饲养多代后(4龄至F8、5龄至F4)才开始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至F8时2种饲料对蠋蝽各龄期发育历期的影响效应才趋于稳定。一般地,饲料1对蠋蝽若虫早期发育更为有利即饲喂饲料1的蠋蝽2、3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低于饲喂饲料2的蠋蝽。而饲料2更适合蠋蝽若虫后期发育即饲喂饲料2的蠋蝽4、5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低于饲喂饲料1的蠋蝽。其他指标即卵、1龄若虫、总发育历期(仅F1存在显著差异)及成虫寿命,2种饲料间均无显著差异。与发育历期相似,F1蠋蝽2龄至5龄若虫死亡率及成虫获得率在2种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2种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蠋蝽各龄级死亡率及成虫获得率的影响开始增强即从F4开始均表现为饲料1处理的2龄和3龄若虫死亡率、成虫获得率都比饲料2处理的低,而4龄和5龄若虫死亡率都比饲料2处理的高。卵孵化率、1龄若虫死亡率,2种饲料间各代均无显著差异。饲养初期2种人工饲料处理的蠋蝽雌雄成虫体质量及雌成虫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饲养代数增加,至F8饲喂饲料1的蠋蝽雌雄成虫体质量、雌虫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都显著低于饲料2。可育率在蠋蝽饲养开始时2种饲料间并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但从F4开始饲料1饲养的蠋蝽可育率一直显著高于饲料2,而饲料1饲养的F1至F8蠋蝽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种群倍增时间均优于饲料2。但这种差异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逐渐减少,至F12时的结果正好相反即饲料2饲养的蠋蝽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种群倍增时间均优于饲料1。其他生殖力指标(成虫性比仅在F1存在显著差异)在2种人工饲料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含有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饲料1)可显著缩短蠋蝽低龄若虫发育历期、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蠋蝽雌虫可育率,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人工饲料(饲料2)更适合蠋蝽高龄若虫生长发育,提高成虫获得率和种群增长率。因此在以后的研究生产中可以通过在昆虫不同发育阶段添加或降低人工饲料中的某些关键营养物质,配制适合饲养对象特定生长阶段的人工饲料,从而使蠋蝽继代饲养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人工饲料连代饲养蠋蝽若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是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我国广泛运用于林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为开展蠋蝽的人工繁育,利用人工饲料对蠋蝽连续饲养5代。结果表明:虽然雌性成虫的平均产卵前期时间和若虫发育所需时间略为延长,但人工饲料饲养的若虫雌雄个体间发育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饲料能够满足蠋蝽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且性比和可育率与利用柞蚕蛹饲养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通过评价人工饲料饲养的蠋蝽的生物学特性,为人工饲料的改良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蠋敌是广谱捕食性天敌,对调节害虫种群密度起到了一定作用。蠋敌的若虫、成虫都捕食柳毒蛾的幼龄幼虫、老龄幼虫和蛹。成虫捕食量大,在同一空间内,蠋敌数量少,平均捕食量大。柳毒蛾数多,捕食机率高,空间越大,捕食量降低,但总的捕食规律遵从:lgY=a+blgX。从蠋敌捕食柳毒蛾的规律看出:种内、种间、空间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蠋蝽 Armacuseos (Fabricius)(又名蠋敌、茶色广喙蝽),隶属半翅目 Hemiptera,蝽科 Pentaomiuae,蠋蝽属的一个种。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中亚、日本,以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江苏、江西、浙江、湖北、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在哲盟地区分布于左中、后旗。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我国马尾松毛虫总的来说处于平稳上升时期,成灾地区主要在河南信阳、福建龙岩、江苏省和安徽省沿江地区。据测报,1985年全国马尾松毛虫继续处在上升阶段,但升中有降。主要成灾地区有河南省中南部(含确山、信阳),安徽省滁县地区,湖南省浏阳和广东省德庆地区;湖北省局部和福建省沿海地区的虫情上升较快。另据中央气象台天气趋势预报,今年不少地区的气候有利于松毛虫第  相似文献   

14.
在林业部和安徽省林业厅的领导下,原林业部南方森林植物检疫所协助安徽省滁县地区开展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已进  相似文献   

15.
据林业部森林病虫害测报中心报道:1987年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将普遍上升。较严重的地区有河南省的中、东部(含确山县)、安徽省东部(含滁县)、江苏省北部(含连云港市的赤松毛虫)和湖北省中部(含红安、浠水县);  相似文献   

16.
柞蚕蛹胶囊饲养蠋蝽对其捕食枸杞棉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胶囊饲养的蠋蝽Aram chinensis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捕食功能的影响,在室内分别测定柞蚕蛹和柞蛹胶囊饲养不同虫态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种内干扰效应.结果表明:2种饲料饲养的同一虫态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无显著差异,均符合Ho...  相似文献   

17.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有体病毒(简称文山松毛虫CPV)作为防治文山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的一种手段,没有化学农药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后果,对人体、畜禽、鱼虾等无害,环境污染也不大;宿主特异性高,人工散布后可引起松毛虫群体内的大流行,而不会杀灭害虫的天敌。而且,病虫尸体成为新的传染源,仍可有效控制着虫口数量。 1975年,江川县江城镇翠峰乡的8467.5亩云南松林,遭到文山松毛虫的危害,这些松树的针叶全部被松毛虫食光。当时我们采用6%的“六、六、六”粉,敌百虫粉进行全面毒杀幼虫,收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杀死了不少的害虫天敌。1984年以来这里的云南松又受到文山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的危害,受害面积达6815亩,平均虫口密度为95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植物,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影响较大,较低密度饲养时,其存活率差别不大,均达85.56%以上;但饲养密度超过每罩40头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各龄发育历期的影响无规律。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殖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生殖力。  相似文献   

19.
温度与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蠋蝽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农林害虫的天敌。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蠋蝽的研究也日益引起重视,并且开始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吉林省林科所于1977年进行了利用蠋蝽防治榆紫叶甲且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的试验,效果达70%左右。此后,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的林业科研单位,对侧柏毒蛾Parocneria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新发生区采集虫源,在自然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借鉴家蚕的人工饲养经验和技术,采取卵面、松针、饲养室和饲养用具等的消毒措施,提高了室内饲养松毛虫幼虫的存活率和茧蛹的羽化率.马尾松毛虫在室内的规模化人工饲养取得了初步成功,顺利完成从卵到卵的生活世代,经过消毒的卵孵化率为91.4%,室内饲养幼虫的存活率达到92.54%,茧蛹的羽化率达88.4%,雌雄性比为1.0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