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俊斌  陈意昌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74-277,280
将目前台湾地区所使用生态工程施作地点及应用材料等,进行调查汇整、研究及分析,并就符合多样性生物栖息环境之生态工程材料进行开发研究,包括现地调查,国内外资料搜集与资料分类整理,并将已汇整的材料表格化。材料组件分为生物材料与非生物材料,而工法组合材料则分为木材工法类、地工材料类、土石材料类、植生工程类、再生材料类。工法所用材料之评估,分别就其功能性、生态栖地特性、经济性、材料再生特性进行综合指数评估。并将材料整合评析,如种类、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生命周期及各阶段对环境之兼容性等,进而归纳出生态工程应用材料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研究针对台湾地区水利生态工程地区之适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后龙溪、筏子溪、大里溪、清水溪及高屏溪等台湾之主要河川。调查结果.后龙溪河川植物有44科109种,筏子溪植物25科54种植物,大里溪植物12科31种植物。清水溪55科138种,高屏溪植物39科82种植物。并将筏子溪、大里溪、清水溪、后龙溪及高屏溪等调查地区优势植物之种类及其相对丰多度.植物群落之群团分析。归纳台湾地区不同河川之植物群落对生态复育工程之效益,并初步建立河川植物信息化之架构。  相似文献   

3.
台湾特殊地理条件,于具有灾害潜在的河段,常须整治野溪、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设施,却忽略栖息于当地的原生物种;所幸近十几年来,生态工程在台湾日益盛行,许多水利建设也逐渐开始考量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然而,由于对河川欠缺完整性的规划管理概念,常导致部分施工成效仍待验证。本研究初步建立一规划设计的方法论,从利用简易的粒径量测方法及以HEC—RAS模拟河川水位开始,至如何应用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进行河溪整治,作一详尽说明,期能为日后工程界进行规划设计时之依据。  相似文献   

4.
精确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工程创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分析了西方精确农业研究及实践的主要目标及技术思想,比较了中国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与精确农业的异同点。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及实践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亦应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吸收精确农业有关原理、方法,在理论规范化、手段现代化、过程监测及其控制自动化、高新技术含量增加、与信息技术和机械工程专业有机结合提高工程设计可操作性等方面努力,推动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信息化与知识化,逐步形成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机械工程装备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与实现以科学技术化为本质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关系密切。为了探讨农村能源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有机结合途径和整体协调性机制,本文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和效应。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是在沙漠腹地生物防沙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公路沿线自然条件和立地条件,选择和确定防护林生态工程营建的植物种、林地结构布局以及灌溉方式。塔里木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km,林带宽度72~78m,林带面积3128hm~2;植物种选用抗逆性极强的柽柳、沙拐枣、梭梭、胡杨、沙枣等灌木及乔木;树种配置采用行间混交,林带结构选用株行距为1m×2m或1m×1m;整体布局包括阻沙带和固沙带;灌溉方式为滴灌;水源为公路沿线的高矿化度地下水。初步观测表明,防护林工程防护效益和环境改善作用明显,防护林灌溉取水没有对地下水环境形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包括临汾市昕水河流域和忻州市县川河流域两个项目区 ,总面积 185 7 0km2 ,截至 2 0 0 2年共完成治理面积 2 85 3km2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 ,规范建设管理 ;二是集中连片 ,规范化治理 ;三是推行三项制度 ,实施专业队治理 ;四是注重推广先进技术 ,提高治理的科技含量 ;五是加强资金管理 ,采取报账制 ;六是制定优惠政策 ,提高治理成效 ;七是多渠道筹资 ,多方面协调 ,落实配套资金。  相似文献   

8.
晋陕蒙沙棘生态工程在忻州市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实施,由于责任明确,投资到户,农民群众踊跃参加,造林成活率高达95%,保存率达86%,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隗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开辟了财源,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在总结沙棘种植推广经验的同时,就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它把"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技术与发展庭院经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化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治理经验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 2 0 0 1年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1997年组织实施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已有 10 0条小流域通过了竣工验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提高治理成果的科技含量 ;利用一系列优惠政策 ,多方筹集治理资金 ;采取封禁保护措施 ,加速植被建设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台湾溪流生态工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功的生态工法,需要与生态原理相调合的设计方法论;近年来,台湾溪流整治工法逐渐尝试不同方式,亦考虑当地生态环境及水中栖息生物。在诸多案例中,有些堆石护岸工法虽已达生态保育目的,但一经台风或豪雨,常造成严重之冲蚀或破坏;所以在溪流整治时,必须充分了解溪流特性,并经审慎评估后,以最佳施工方法及生态观念相结合,建立适合台湾溪流之生态工法。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在退耕还林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退耕还林是山地丘陵区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以济南市域内的现状耕地为研究对象,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引入生态位理论,根据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从地形因素、土壤条件、生态因素、水利条件四方面选取了7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借助GIS技术将属性数据计算与图形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界定区域内需退耕还林的地块。结果显示,济南市80%以上的现状耕地总体质量较好,不适宜作耕地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88%,根据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应对这部分地块逐步实行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13.
粗集-神经网络在农业工程项目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粗集-神经网络项目评估新方法,该方法应用粗糙集理论对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其中的关键成分作为网络的输入,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逼近精度,并以中国农业水利工程项目为背景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不仅较公平、合理,而且提高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轻小型喷灌机组喷洒运行、效果检测和能耗分析中涉及到的技术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喷灌机组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总结了喷灌机组喷灌面积、喷灌强度、组合均匀度和能耗等多种单技术评价指标,增加了综合评价的过程。选取评价其技术特性的5个单重要指标,应用所建的评价模型对4套喷灌机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包含了5个指标全部信息的98.75%,最终利用综合主成分公式得到4套喷灌机组综合技术评价指标的排名。该模型可对喷灌机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为喷灌机组的设计优劣提供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集成研究需要对集成技术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实际需求,该研究进行了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条件性,较为系统的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基于构建的方法体系,初步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一般性评价指标和权重体系。  相似文献   

16.
浙西山区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浙西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措施,采用层次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相结合方法,建立了该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欧式距离模型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石头口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护坡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对坡面植被恢复效果的评价却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边坡生态护坡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土壤—植被系统质量和景观质量为构建主体,并在大类指标内又划分出各自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亚类指标。评价标准将工程效果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这些指标较为合理地反映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与本质。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该指标体系用于赤峰—通辽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护坡工程不同标段的1个工程边坡效果的应用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实际观察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指标体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工程效果状况及系统功能的持续能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桐庐生态公益林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省桐庐县生态公益林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选取林冠截留率、枯落物层蓄积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土壤稳渗速率、土层厚度、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为评价指标,构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对研究区各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为青冈林>杉木林>毛竹林>香樟林>马尾松林>板栗林;青冈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属较好等级,杉木林、毛竹林、香樟林为中等,马尾松林、板栗林较差。  相似文献   

19.
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模式的表达方式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工程集成模式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在技术路线选择、成果输出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权威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很少。该研究在对全国20个省级地区设施园艺发展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前期建立的设施园艺工程集成构建方法,在对技术、组织、产业模式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将中国设施园艺的模式转化为27种模块化的标准化表达方式;从中选择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发展性的9种模式作为模式评价的目标;然后运用投资组合战略分析工具GE麦肯锡矩阵的原理建立起模式"先进性-现实性"动态评价矩阵;以当前和中期为时间节点,运用该评价矩阵对中国设施园艺模式进行评价,获得在未来8~10年应当重点发展和研究的3种模式,分别为市场环境、合作组织下的规模化技术模式,市场环境、企业组织下的规模化技术模式,市场环境、企业组织下的专业化技术模式。研究成果对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其研究的路线、方法对农业工程其他领域的集成模式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