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南方水田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粘附性能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中国南方水田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测定了典型水田土壤的有关参数。据测定结果, 分析了水田土壤的承载能力与软泥层深度之间的关系和对钢与对橡胶的粘附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承载能力与软泥层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线性关系; 水田土壤对钢的粘附力(x)和对橡胶的粘附力(y) 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y = x 拟合, 即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大兴安岭用材林建立20个不同采伐强度的样地,然后采集样地的土壤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以土壤pH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密度、含水率、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等14个土壤理化因子作为分类指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20个样地的土壤进行分类,再用F-统计量确定最佳阈值(λ)。结果表明:当阈值λ为0.8483时,20个样地的土壤被分为3类,此种分类较为合理,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其中:第一类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较低,土壤物理性质较差;第二类土壤的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较低,土壤物理性质较好;第三类土壤的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较低。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大兴安岭不同强度采伐后的样地土壤进行分类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模糊聚类分析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21个土壤样本,根据其不同的理化性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以应用数学方法对土壤的基层分类及土地的数量分级做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分类与实际情况相符,该分析方法对土壤分类及土地分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DGP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使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以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春阳村的黑土土壤为例,进行土壤养分分类研究,建立分类模型,从而确定土壤肥力水平高低,从宏观上把握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玉米施肥原则,是实现增产、稳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将其应用于国家"863"计划"玉米精准作业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中,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模糊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说明了用Excel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SF-1型外附力、内聚力测定仪测定了中国南方水田土壤对钢的粘附力。为探讨粘附力与机械组成和含水量的关系,将粘粒含量、含水量和粘附力划分为三个水平,以33种土样的有关数据为基础导出了土壤的粘附力与粘粒含量和含水量的模糊关系,并提出了一种用模糊推理法预测土壤对钢的粘附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甜玉米自交系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对15份优良甜玉米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甜粒、白甜、油玉米及黄甜4份材料分类系统较近,而与42—1甜,60GS甜,97—1甜,98—1甜自交系分类系统较远,此结果为甜玉米的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根据长江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的监测数据,构造隶属函数,对长江沿线17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标定,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更优于传统的统计方法,从而为水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野生花卉生境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对泉港区566个水田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3.08 g/kg,83.57%的样品处于中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15.11 mg/kg,95.05%样品的含量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4.82 mg/kg,处于缺乏水平的样品占54.06%;速效钾含量平均为61.73 mg/kg,81.27%的土样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pH值偏低,81.62%的土样处于微酸性至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水田机械秸秆深施的养分释放及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机械将稻秸秆深施于水田土层内,秸秆中的碳、氮、磷、钾养分释放比秸秆面施速率高,残留量少。深施可增加和活化土壤中的碳、氮、磷、钾养分,培肥地力,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以常规插秧为对照,研究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两种免耕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相比,免耕栽培能使稻田土壤腐殖质累积,改善腐殖质品质;>0.25mm团聚体含量增加,全氮、全磷和速效氮、速效磷养分含量都有所提高,稻田土壤肥力性状都有所改善。两种免耕栽培模式中,免耕直播在土壤腐殖质总量累积上不如免耕抛秧,但在腐殖质品质、>0.25mm大粒团聚体含量及全氮和速效氮、速效磷等养分含量上则优于免耕抛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强夯法新工艺对饱和软土地基进行了成功的加固处理.对强夯后地基土体的侧向位移、超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规律等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用静力触探实验和载荷实验对地基加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探讨了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方法.实践表明,采用现场试验手段确定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及其他设计参数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耕作深度与秸秆还田对稻田耕层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6年同时在兰溪和金华两地开展油菜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深度的稻作田间试验,探讨浅耕(耕深10~12 cm)无秸秆还田、浅耕油菜秸秆还田、深耕(耕深18~20 cm)无秸秆还田和深耕油菜秸秆还田等4个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等含量,但耕深和秸秆还田对土壤pH、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可提高稻谷产量,而耕深对稻谷产量无明显影响。与浅耕无秸秆相比,深耕或秸秆还田可提高耕层土壤磷酸酶和β-葡糖苷酶的活性,但对生物多样性香农(Shannon)指数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磷脂脂肪酸总含量、细菌PLFA含量和真菌PLFA含量,而增加耕深会降低土壤真菌PLFA含量。秸秆还田结合适宜的耕作深度可有效提高稻田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改善土壤肥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湖南省丘岗地区7种类型水稻土的肥力状况,并选取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缓效K、有效Si、有效Zn含量和土壤pH共11项肥力指标,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湖南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全K、碱解N含量较高,全N、全P含量一般,有效P、速效K、有效Si和有效Zn含量较低,有效S含量较丰富.供试水稻土土壤肥力质量高低不等:祁阳的灰泥田土壤肥力质量水平较高,达二级;宁乡的红黄泥和河沙泥、祁东的紫砂泥、醴陵的麻沙泥和湘潭的紫泥田水稻土壤肥力质量水平中等,为三级;株洲的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最低,仅为四级.  相似文献   

17.
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特征及与甲烷排放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稻田土壤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五种不同施肥(无肥、化肥、猪粪+化肥、鸡粪+化肥、稻草+化肥)处理,监测了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亚铁(Fe2+)含量、土壤Eh值和甲烷(CH4)排放的动态变化,分析还原性物质与CH4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前期稻田CH4排放通量、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和Fe2+含量均较高,并随水稻生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土壤Eh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介于-238至118 mv之间,且为水稻生长前期低,后期高。施用有机肥后的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和Fe2+含量比化肥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13%和11%,而土壤Eh值则低于无肥和化肥处理。相关分析表明,CH4排放通量与土壤中活性还原性物质、Fe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E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壤中Fe2+含量显著影响稻田CH4排放,控制稻田土壤中Fe2+含量有利于稻田CH4的减排。  相似文献   

18.
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控制试验,初步研究了底栖动物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组稻田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水丝蚓组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BC)和生物量氮(BN)高于对照组,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水丝蚓促进了稻田土壤硫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的增殖,抑制了反硫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和活性,有利于增加土壤硫、氮、磷等生源要素的有效性,提高稻田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利用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根据农业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的生态特性,可开发多级物质循环、多层次利用、多物种共生的现代农业技术,为可持续农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