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坤 《蔬菜》2001,(4):31-31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得以开发利用,成为特殊的蔬菜和食品,现在冬季食用新鲜蒲公英,供不应求,价格是普通蔬菜的2倍以上。所以研究蒲公英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蒲公英的形态特征 蒲公英主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叶为根出叶,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2~3.5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栖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及其人工栽培技术李忠贤江居洪陈永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蔬菜研究所155100)(黑龙江省集贤县农业局)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为全株含白色乳汁的菊科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近几年在我...  相似文献   

3.
王新国 《蔬菜》2001,(3):15-15
“铭贤一号”蒲公英系山西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赵晓明教授于菊科蒲公英属药蒲公英(Taraxaavm officina  Wigg.)野生群体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多倍体新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颈部密被黑褐色残存吐基,叶狭倒披针形,长20-65cm,宽10-65mm,大头羽状深裂或羽状浅裂,顶端裂片长三角形,全缘,先端圆钝,每侧裂片4-7片,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线形,叶基显红紫色,沿主脉被稀疏蛛丝状短柔毛。花葶多数,高10-60cm,基部常显红紫色;头…  相似文献   

4.
蒲公英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别名婆婆丁,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有白色乳汁,根垂直生长,叶丛生,头状花序,花瓣黄色,瘦果褐色,尖端着生白色绒毛,成熟后自动脱落且能随风飘移。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均...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保护地栽培技术蒲公英,别名婆婆丁,是一种常用药材,其叶也可作蔬菜食用。目前,蒲公英保护地栽培主要是母根栽培,这种栽培方法的特点是:见效快、省工、容易掌握。一、整地与施肥蒲公英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在母根定植前,每亩施腐熟猪、马、羊粪4000-5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国内外盛行绿色食品、天然药品热 ,对天然绿色植物类食品与药品的研究与开发 ,市场走势看好 ,蒲公英即其中一种。蒲公英 (Tayaxacummougo)属菊科植物 ,又名蒲公草、蒲公丁、黄花地丁、黄花三七、黄花苗、奶汁草等 ,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抗寒、耐旱、耐涝特性 ,在全国广泛分布 ,其繁殖生长极为旺盛。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据有关资料记载 :“蒲公英味甘平 ,其性无毒 ,当是入肝入胃 ,解热凉血之要药。”清代王士雄也说它“嫩可为蔬 ,老则入药”。现今随着对其开发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 ,特别…  相似文献   

7.
王秀领  刘春田 《蔬菜》1995,(5):10-10
蒲公英人工栽培技术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科院王秀领,刘春田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蒲公草、婆婆叮、黄花地丁等。它不仅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可以入药,或者加工成多种保健食品。蒲公英原产欧洲,在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8.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属菊科,食药兼用。近几年来日本、美国和我国已将蒲公英作为名贵野生蔬菜列为席间上品。目前,在山东聊城、临清市区域内已有小面积的人工露地或温室栽培,产量每667 m2产量667kg左右。被视为一种资源丰富,营养全面,药用多效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其栽培要点如下。1 品种来源 蒲公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30℃)。10℃以上可正常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22-28℃。有栽培蒲公英历史的地区可自行留种,无栽培历史的地区,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于山沟路旁、田间地头、生荒地、山坡阳面,收集野生蒲公英的成熟果实,晾干留种备用。或7月上旬一9月上旬采挖野生蒲公英母根,保留其主根与顶芽。开沟种植,作为种源。  相似文献   

9.
珍稀野菜沈农蒲公英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食、药兼优的野生蔬菜,其嫩叶、根、花蕾经浸泡除去苦味后,可蘸酱、凉拌,口感清爽,风味极佳;嫩叶可以炒食、做汤、做馅、做粥;蒲公英粉可做成蒲公英面包等。其营养丰富,富含胡萝卜素、铁、磷等,根、叶入药具有抗炎、消肿、散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食野菜防癌     
野菜不但营养丰富,物美价廉,而且还具有防癌的作用。1蒲公英: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2纯菜: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天门冬素、岩藻糖、阿拉伯糖、果糖等。如纯莱叶背分泌物对某些转移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可防治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3鱼腥草:亦称折耳根。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通过实验将鱼腥草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属菊科,食药兼用。近几年来日本、美国和我国已将蒲公英作为名贵野生蔬菜列为席间上品。目前,在山东聊城、临清市区域内已有小面积的人工露地或温室栽培,产量每667m2产量667kg左右。被视为一种资源丰富,营养全面,药用多效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其栽培要点如下。1品种来源蒲公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30℃)。10℃以上可正常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22~28℃。有栽培蒲公英历史的地区可自行留种,无栽培历史的地区,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于山沟路旁、田间地头、生荒地、山坡阳…  相似文献   

12.
蒲公英种子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发芽适温为20-25℃,有无光照对发芽无影响,蒲公英种子没有生理休眠期。种子寿命为18个月。使用时间为12个月,200mg/L的GA,有一定的促进发芽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菜,属菊科,蒲公英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含有极具药用价值的皂甙成分及蒲公英素,还含有13种氨基酸,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药用功效。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始进行蒲公英人工种植,市场前景看好,现将蒲公英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郑农蒲3号是山东潍坊蒲公英品系的变异群体,经系统选育得到的药食兼用蒲公英新品种。根粗壮,叶片簇状直立生长,无主茎,叶柄及主脉绿色或淡紫色,叶片翠绿、倒披针形,叶缘具有波状齿或羽状浅裂。全株干品菊苣酸含量为2.01%,田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强于郑州地方品系,头茬地上部鲜叶实收产量1 100 kg·(667 m2)-1左右,适宜在河南省中北部蒲公英主产区及生态环境相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具有降压解燥、清热散结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对蒲公英相关科学研究的深入及市场的不断推广,蒲公英作为传统中药得到广泛应用。为探究蒲公英微波干燥的最佳参数及不同超微粉碎机对蒲公英叶超微粉制备的影响。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感官试验和重金属检测试验对蒲公英微波烘干工艺进行了探究,同时对不同粉碎设备进行了对比,进而优化了蒲公英叶超微粉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以蒙古蒲公英为试材,通过去雄套袋以及石蜡切片法,对蒙古蒲公英胚胎学进行了研究,为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去雄套袋后结籽率为68.90%,初步判定蒙古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蒙古蒲公英属于蓼型胚囊发育,四核时期,细胞核大小并不一致。成熟胚囊后,中央细胞和卵细胞发育不同步,卵细胞发育一般早于中央细胞。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具有清热凉血的效果,对于很多因为上火而导致的症状,用蒲公英泡水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功效。蒲公英有消炎的作用,一般的炎症感染比如肝炎、盆腔炎、结膜炎、胆囊炎等疾病都有消炎的作用。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作用。研究发现,蒲公英的叶子具有很防治肿瘤的作用。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或者是晒干之后的蒲公英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服用,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抵抗肿瘤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特菜蒲公英黄化绿化交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苗、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各省区均有野生.长期以来蒲公英一直是人们普遍食用的野菜.近年来,随着对蒲公英医疗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蒲公英被视为药食两用营养全面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蒲公英由度荒野菜变为美味佳肴,并且蒲公英最近还以芽菜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餐桌.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在我国是野生蔬菜。北方的早春时节,人们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都很愿意吃上点新鲜的蒲公英,它不但能增加人们的食欲,而且对人体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蒲公英在欧洲和亚洲已被人们食用了好几个世纪。现在世界上已有好多国家对野生的蒲公英进行了人工栽培。并培育出了一些新的栽培品种。如法国的厚叶蒲公英,叶片大而肥厚。 吉林省延边长白山区各县都有野生蒲公英,它是延边各族人民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十分喜欢食用的一种野生蔬菜。为了让城镇人民在早春能更早一些吃上优质鲜嫩的蒲公英,作者进行了长白山区蒲公英生育特点及人工栽培技术的研…  相似文献   

20.
用种子萌发法通过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对蒲公英种子进行胁迫处理,以探讨Na2CO3胁迫对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的Na2CO3溶液对蒲公英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5 mmol/L的Na2CO3溶液对蒲公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和极显著抑制作用。5~150 mmol/L的Na2CO3溶液胁迫下蒲公英种子仍能萌发,说明蒲公英种子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复水试验也表明蒲公英种子对Na2CO3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该特性为充分利用新疆地区盐碱地进行蒲公英的种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