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试验对重庆地区牛、猪和羊附红细胞体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性因素分析。在2006—2008年期间,采用鲜血压片法、姬姆萨染色法和基于16SrRNA-PCR方法,共检测了307头份牛血样,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48%和11%;检测猪血样1 658头份,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3%、68%和76%;检测羊血样1 191份,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1%、70.4%和16.1%。危险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山区牛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丘陵地区(OR=16.03,95%CI=5.47~17.11)(P<0.01),山区猪和山羊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丘陵地区(猪:OR=1.38,95%CI=1.06~1.79;羊:OR=1.43,95%CI=0.54~3.82)(P<0.05)。农户散养牛和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牛:OR=3.2,95%CI=1.48~6.89;猪:OR=2.28,95%CI=1.79~2.89)(P<0.01)。农户散养山羊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率高于规模化养殖场(OR=1.19,95%CI=1.09~1.54)(P>0.05),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重庆地区不同的地理条件以及不同的养殖模式,采用16S rRNA-PCR检测方法对重庆市进行了牛附红细胞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地区存在牛附红细胞体感染,平均感染率为11%。其中规模化养殖平均感染率(6%)低于散养(16.7%),丘陵地区平均感染率(2%)低于高山地区(25.6%)。  相似文献   

3.
采用鲜血压片镜检、姬姆萨染色镜捡与基于16SrRNA—PCR检测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县部分农户散养和规模养猪场进行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调查,并进行不同养殖规模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危险度分析。结果发现,鲜血压片镜检、姬姆萨染色镜检和PCR法检测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61%、67%和76%;农户散养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83%)显著高于规模化养猪场(68%)。危险度分析表明,农户散养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危险度明显高于规模养猪场,养殖规模的差异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具有中等的联系强度(OR=2.32;95CI=1.99~2.69)。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四川部分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成年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差异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分别采集了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各6个养殖场共342份新鲜粪便,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后提取粪便DNA,经套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产物测序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采样地区山羊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7%,12个养殖场中4个养殖场(名山、纳溪、邻水和双流)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2.5%~19.2%,且4个隐孢子虫感染阳性场均为散养模式。序列分析表明,感染虫种为肖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xiaoi)和猪隐孢子虫(C.suis),并以肖氏隐孢子虫为主(68.7%)。本试验初步表明,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下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差异(P0.01);首次在成年山羊中检出猪隐孢子虫虫种,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猪隐孢子虫序列与人源猪隐孢子虫序列完全一致,提示此次分离的羊源猪隐孢子虫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  相似文献   

5.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气喘病,是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本研究通过采集新疆伊宁市周边地区规模化猪场、养殖合作社及生猪散养户饲养的疑似支原体肺炎猪只的鼻拭子或病料(肺脏),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猪支原体肺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对周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和散养户进行的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伊宁市周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及周边散养户的猪只均有猪支原体肺炎感染,其中鼻拭子采样阳性率为38.8%;肺脏病料阳性率为57.8%,结果也反映了散养户发生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同时通过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该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对预防控制新疆地区猪支原体肺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河南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以及羊养殖场感染风险因素,按照两阶段抽样检测方法,采集某县羊养殖场和散养村的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垂直试验进行布鲁氏菌检测。结果显示,该县散养村的羊布鲁氏菌病表观群体流行率为16.35%,真实群流行率为18.17%(95%CI:12.14%~24.20%),养殖场的表观群体流行率为22.22%,真实群流行率为25.60%(95%CI:13.87%~37.33%)。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OR=18.50,95%CI:1.82~188.39)”和“共用种公羊(OR=12.00,95%CI:1.11~129.42)”是该县羊养殖场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该县羊布鲁氏菌病流行较为严重,提示该县需要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高养羊场户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散养村内种公羊的布鲁氏菌监测与净化,及时淘汰阳性羊。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扬州市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分别采用间接血凝法(IHA)以及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对扬州市12个羊场的200份血清和190份粪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和消化道寄生虫检查,并分析羊月龄和饲养方式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0(0/200);粪检共检出4种线虫、1种绦虫和5种球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7.37%(166/190),蠕虫优势种是毛圆科线虫,球虫优势种是阿氏艾美耳球虫;总混合感染率为79.47%(151/190);6月龄以上的羊(100%)感染率高于6月龄以下的羊(70%)(OR=1.43,95%CI=1.24~1.65,P=0);放养式饲养羊(100%)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是高床圈养方式饲养羊(82.86%)的1.21倍(OR=1.21,95%CI=1.12~1.30,P=0.02)。调查结果为扬州市羊寄生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为了解重庆鸡ND的免疫状况及影响其流行的因素,本试验对2013~2015年间重庆地区33个区(县)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以各区(县)鸡的免疫血清抗体合格率进行危险性估计.结果表明,重庆地区2012~2015年4年间鸡ND的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总体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率标准,但全市鸡的ND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重庆各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饲养条件的鸡ND免疫抗体合格率参差不齐,城郊及山区鸡ND感染流行的几率显著高于丘陵地区(OR分别为2.75和2.41)、散养户饲养鸡发生ND感染的可能性要大于规模场(OR=3.21),其地理区域和不同饲养条件因素与鸡发生ND呈强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两个阶段的随机抽样检测,结合问卷调查,获得大连市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率及感染风险因素,初步了解了当地养羊场户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实践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羊布鲁氏菌病场群血清流行率为8.89%(95%CI:6.14%~11.63%)。从饲养模式看,调查的6个种羊场均无布鲁氏菌病感染,而商品代饲养场和散养村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率分别为13.33%(95%CI:5.64%~21.03%)和8.21%(95%CI:5.24%~11.17%),差异不显著(X~2=1.93,p=0.170.05)。从饲养品种看,不同品种羊群之间的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率差异也不显著(X~2=0.15,p=0.93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养羊场户共用种公羊""产后胎衣丢弃和喂狗""流产物喂狗""与其他养羊场户共用交通工具""近一年羊贩子进羊圈""近一年在交易市场买卖羊"等行为是羊群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因素,而"购入前检测布鲁氏疾病"是显著的保护性因素。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近一年在交易市场买卖羊"(OR=4.91,95%CI:1.57%~15.35%)"流产物处理不当"(OR=1.87,95%CI:1.06%~3.30%)是主要的羊群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因素。"知信行"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市养羊从业者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较好,说明兽医部门的宣传工作有成效。但从行为实践角度来看,仍有部分养羊场户存有侥幸心理,在日常养殖和生活中不采取降低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地方品种绵羊嗜血支原体和泰勒虫的感染情况,采用PCR法检测新疆南疆5个地方品种绵羊共100份血液DNA样本.结果表明:新疆南疆部分地方品种绵羊泰勒虫和嗜血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5.0%(35/100)和3.0%(3/100).仅和田羊和多浪羊上检测到嗜血支原体感染,感染率分别为8.0%(2/25)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