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同质原则将40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4~4.5月龄)分为4个饲粮处理组,采用3因子(2×2×2)设计,研究了同一营养水平和在精料为主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育肥公羔和羯羔(C因子)的效果。结果表明,A、B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和A、B、C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产肉力和肉质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A、B、C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羔羊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公羔的屠宰率显著低于羯羔(P<0.05),骨重和肉的pH值显著高于羯羔(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无角陶赛特、德克塞尔和萨福克3个引进肉用型品种为父本,研究了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德克塞尔(♂)×小尾寒羊(♀),萨福克(♂)×小尾寒羊(♀),德克塞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和萨福克(♂)×[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等5个杂交组合公羔羊的生产性能、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①3个二元杂交组合中,F1代母羊的产羔率以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组为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两组;②与二元杂交相比,三元杂交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羔羊哺乳期日增重、断奶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③三元杂交羔羊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厚度都极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1),或呈现增加的趋势;④5个杂交组合中,以萨福克(♂)×[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组的羔羊生产性能、产肉能力和饲料转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索鹅肥肝生产的技术,探索中国鹅生产肥肝的可能性,我们在国内首次试产出合格的肥肝,积累了试验数据和初步经验,肥肝样品由外商带往英国,获得好评。一、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于1981年10月24日开始在无锡市旺庄畜牧场进行,供试鹅60只,其中包括:140日龄狮头鹅(♂)×太湖鹅(♀)杂交一代15只,法国鹅(♂)×太湖鹅(♀)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24只3~3.5月龄的波德代(♂)×蒙古羊(♀)和陶赛特(♂)×蒙古羊(♀)杂交一代羔羊,按2×2×2因子设计,研究了两个营养水平下以高果胶的甜菜粕取代小麦的全混合颗粒饲料对两种羔羊瘤胃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营养水平组的pH值显著高于高营养水平组(P=0.015);食后4 h(P=0.019)、6 h(P=0.009)的pH值在营养水平和饲料间存在互作,高营养水平组,小麦组羔羊的瘤胃液pH高于甜菜粕组,而低营养水平组、甜菜粕组的pH高于小麦组;羊品种对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40只4~4.5月龄的陶赛特(♂)×藏羊(♀)杂交一代羔羊进行在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对公羔和羯羔(C因子)钙、磷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A、B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钙存留率有显著影响(P<0.05),A、B、C(性别)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磷的存留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甜菜渣组磷存留率有高于小麦组的趋势(P=0.116).综合钙、磷的利用效率,可认为小麦、豆粕组合和甜菜渣、菜籽饼组合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小尾寒羊纯繁(Ⅰ组)一元杂交、小尾寒羊(♀)×陶塞特(♂)二元杂交(Ⅱ组)、陶寒(♀)×特克赛尔(♂)三元杂交(Ⅲ组)三种模式下的繁殖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小尾寒羊纯繁的每胎产羔数和年产羔总数最高,但是,其所产羔初生重和生长速度最低。此外,无论是在3月龄前还是6月龄前,三元杂交的羔羊日增重最高,二元杂交次之。对每只母羊净收入分析,发现养殖模式以陶寒(♀)×特克赛尔(♂)三元杂交的收入最高(1367.1),小尾寒羊(♀)×陶塞特(♂)二元杂交次之(1322.7),小尾寒羊纯繁最低(866.5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用24只3-3.5月龄的波德代(♂)×蒙古羊(♀)和陶赛特(♂6)×蒙古羊(♀)杂交一代羔羊,按2×2×2因子设计,研究了两个营养水平下以高果胶的甜菜粕取代小麦的全混合颗粒饲料对两种羔羊瘤胃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营养水平组的pH值显著高于高营养水平组(P=0.015);食后4 h(P-0.019)、6 h(P=0.009)的pH值在营养水平和饲料间存在互作,高营养水平组,小麦组羔羊的瘤胃液pH高于甜菜粕组,而低营养水平组、甜菜粕组的pH高于小麦组;羊品种对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果胶含量的饲粮对羔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32只3~3.5月龄的波德代(♂)×蒙古羊(♀)和陶赛特(♂)×蒙古羊(♀)的杂交一代羔羊,采用2×2×2三因子设计,研究了两个营养水平下(高,0.9 NRC;低,0.8 NRC),两种果胶含量的全混合饲粮(高果胶组甜菜渣组;低果胶组小麦组)对两种杂交组合的羔羊瘤胃液pH值、总氮、氨氮、尿素氮和蛋白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羔羊的瘤胃液pH值和瘤胃液尿素氮含量在两营养水平间差异显著,低营养水平组的瘤胃液pH值(P=0.024)和瘤胃液尿素氮(P=0.024)显著较高;营养水平与果胶含量的互作显著影响瘤胃液pH值,其中0.9 NRC水平下低果胶较高,0.8 NRC水平下高果胶组较高;杂交组合对所有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说明,果胶对饲喂高淀粉饲粮动物的瘤胃液pH值的调控作用与果胶及淀粉间的数量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9.
选用波德代羊(♂)蒙古羊(♀)F1和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F1中3、5月龄的公羔、羯羔和母羔各5只,以相同月龄的蒙古羊公羔为对照进行30天的短期肥育试验,试验采用放牧+补饲的肥育方式.结果表明5月龄组波德代和陶塞特杂种羔羊日增重最高达300 g/d和293 g/d,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03 g/d),饲料转化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5和1.3倍,经济效益是对照组的3.9和3.8倍;3月龄组波德代和陶塞特杂种羔羊日增重最高达280 g/d和267 g/d,也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16 g/d),饲料转化率是对照组的1.3和1.5倍,经济效益是对照组的2.3和3.1倍.  相似文献   

10.
1990年7月12日××课题组为做羔羊育肥试验,选择春羔山羊34只在该村饲养。试验开始曾用2.5%敌杀死250倍稀释喷雾灭蜱1次,用丙硫笨咪唑驱除肠道蠕虫1次。公羔羊进行去势。饲养方法是在该村周围优良草坡放牧,每天每只羔羊补饲含粗蛋白  相似文献   

11.
22~25日龄羔羊对两种不同营养水平代乳粉消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学玉  阎宏  马吉峰  穆巍 《饲料工业》2007,28(17):47-49
将18只滩羊(♂)×小尾寒羊(♀)的杂交F1代羔羊随机分为3组,A组哺喂1号代乳粉(低营养水平),B组哺喂2号代乳粉(高营养水平),C组随母羊自然哺乳,进行了60d的饲养试验。羔羊22~25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代乳粉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号、2号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中除粗脂肪分别是74.20%、80.99%,差异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分别是63.57%、50.44%,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余项目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对杜寒杂交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探索出合适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选用120日龄左右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1代羔羊18只,随机分成3组,公、母各半,A、B、C组饲喂代谢能水平相近且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40%、13.00%、15.70%的开食料.于试验开始的0、30、60 d晨饲前称量每只羔羊的体重、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并静脉采血测定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羔羊进食B组日粮,日增重达到248.67 g,高于A、C组;各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差异不显著(P>0.05).3种日粮对羔羊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固醇(TCHO)含量及ALB/GLB均无显著影响(P>0.05);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含量受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影响显著(P<0.05).150日龄时,B组羔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A、C组(P<0.05);180日龄时,B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A、C组、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免疫能力较强.综上所述,断奶羔羊开食料的代谢能为10.5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3.00%时,可满足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杜泊、特克赛尔、无角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1代羔羊及湖羊纯繁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肥育的效果。试验选择杜(♂)×湖(♀)、特(♂)×湖(♀)、陶(♂)×湖(♀)和湖(♂)×湖(♀)F1代2月龄断乳羔羊各30只,分别设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Ⅳ,全部饲喂葵花皮型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育肥60d。结果显示:杜湖杂交羔羊(Ⅰ组)、特湖杂交羔羊(Ⅱ组)和陶湖杂交羔羊(Ⅲ组)的试验末重较湖羊纯繁羔羊(Ⅳ组)分别提高20.44%(P0.01)、9.69%(P0.05)和5.3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2.43%(P0.01)、25.43%(P0.05)和9.70%(P0.05);胴体重分别提高22.66%(P0.05)、6.59%(P0.05)和7.89%(P0.05);纯收入分别增加126.96(P0.01)、42.5(P0.01)和0.12元(P0.05)。各杂交羔羊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67.76、206.74、180.83和164.84 g,纯收入分别达到221.46、137.65、94.62和94.50元,日增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用杜波羊和湖羊杂交,其杂交F1代利用颗粒化全混合日粮进行育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早期强制补饲对兰州地区湖羊羔羊增重效果及存活率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接近的湖羊羔羊(公母各半且均为双羔),随机分为强制补饲公羔组(A1)、强制补饲母羔组(A2)、常规补饲公羔组(B1)及常规补饲母羔组(B2)4组,在7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每10天空腹称重至断奶日(60日龄),并统计整个哺乳期羔羊存活率。结果表明:强制补饲羔羊组(A1、A2)的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常规补饲羔羊组(B1、B2)(P0.05),成活率B1A1=B2A2。说明采用强制补饲开食料可提高羔羊增重效果,且对羔羊的成活率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乌嘴鸭是我国唯一集药用、保健及膳食于一体的鸭种,具有口味独特、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等特点。但由于其体形小、生长速度慢,制约了乌嘴鸭的开发利用。为充分挖掘该品种的资源优势,在加强其自身选育的同时,我们选择樱桃谷肉鸭与之进行正反交试验,探索一种简捷快速的利用乌嘴鸭资源的方法。现将主要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杂交亲本的选择与分组试验用乌嘴鸭为17周龄种鸭,樱桃谷种鸭为26周龄父母代种鸭,试验按樱桃谷种鸭(♂)×乌嘴鸭种鸭(♀)、乌嘴鸭(♂)×樱桃谷种鸭(♀)、樱桃谷种鸭(♂)×樱桃谷种鸭(♀)、乌嘴鸭种鸭(♂)×…  相似文献   

16.
在舍饲条件下进行羔羊肥育时 ,饲粮配方的优劣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生产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物体内的钙、磷均靠饲料供给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 ,都会发生钙、磷代谢障碍而引起疾病。饲粮中某些其他成分也可能影响动物体内的钙、磷代谢。本试验通过测定羔羊对不同配比饲粮中的钙、磷利用效率 ,作为筛选最佳饲料组合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用40只3.5~4月龄的陶赛特 (♂ )×藏羊 (♀ )杂交一代羔羊进行的饲养试验中 ,选20只进行6天的消化代谢试验 ,研究在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中 ,改变部分能量饲料 (A因子 )和蛋白质饲料 (B因子 )对公羔和羯羔 (C因子 )钙、磷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 ,每组5只 (公羔3只、羯羔2只 ) ,按2×2×2三因子设计。结果表明 :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钙存留率有显著影响 (P<0.05) ,其中A1B1组 (小麦、豆粕组合41.77 % )、A2B2组(甜菜渣、菜籽粕组合39.42 % )显著高于A1B2组 (小麦、菜籽粕组合15.75 % ) (P<0.05);A、B、C(性别 )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磷的存留率均无显著影响 (P>0.05) ,但A2(甜菜渣组 )磷存留率有高于A1(小麦组 )的趋势 (P=0.116)。综合钙、磷的利用率 ,可认为小麦、豆粕组合和甜菜渣、菜籽粕组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大豆蛋白源代乳料哺育早期断奶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奶粉人工哺育的羔羊作为消化代谢试验对照,以自然哺乳的羔羊作为生长发育对照,以两种以处理大豆为主要蛋白源的代乳料人工哺育的羔羊为试验处理组,总共4组小尾寒羊(♀)和萨福克(♂)杂一代羔羊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人工哺乳初期,羔羊对以植物性蛋白为主的代乳料不适应,人工哺乳生长速度低,但随着日龄的增加,羔羊对代乳料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对粗料的摄入增加,生长速度加快,到47日龄体重达到或超过自然哺乳羔羊。人工哺乳羔羊没有出现生长停滞现象。2.两处理组代乳料的氨基酸平衡不如奶粉。17~22日龄羔羊对处理大豆代乳料各养分的消化率低于奶粉。3.刚开始用代乳料或奶粉人工哺育时各组羔羊都会发生腹泻,22日龄之后除膨化大豆组两只羔羊出现腹泻外,其它组羔羊均无腹泻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8.
饲喂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8只新生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F1羔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羔羊,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随母羊哺乳。在羔羊20、40、60、80、90日龄测定体重及体尺,并在50、90日龄采集血液样品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喂代乳粉组羔羊体增重显著高于母羊哺乳组(P<0.05),试验组羔羊增重比母羊哺乳组高26.47%;体高、体长及胸围差异不显著(P>0.05);50日龄时,饲喂代乳粉组羔羊白蛋白和白/球蛋白比显著低于母羊哺乳组(P<0.05),而50和90日龄时,饲喂代乳粉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母羊哺乳组(P<0.05)。结论:饲喂代乳粉可提高早期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全价颗粒料对羔羊育肥效果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8只无角陶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二代公羔(3月龄)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每只1个重复.分别按自由采食(第1组)、自由采食量的60%(第2组)和40%(第3组)3个饲喂水平投喂相同颗粒化全混日粮(TMR),以研究饲喂不同量颗粒化TMR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日增质量依组次为375.71、168.57和57.14 g.第2组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最佳.自由采食组平均每只羔羊纯收入为36.2元.  相似文献   

20.
鸡和鹌鹑同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但分别属于鸡属和鹌鹑属,它们形态上有很大差异,且鹌鹑精液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很短,大约12±4min。本试验通过观察,鸡(♂)×鹌鹑(♀)正交和鹌鹑(♂)×鸡(♀)反交人工授精试验,对输入精液后每隔1、4、7、9h解剖观察其生殖道结构、电导及其内分泌的酸碱度。结果表明,鸡和鹌鹑生殖道分泌物pH、电导、长度都有很大差异。通过显微镜观察,鸡(♂)×鹌鹑(♀)正交及鹌鹑(♂)×鸡(♀)反交后,其精子在体内的存活时间长于1h,鹌鹑精液大大长于在体外的存活时间,精子能在1h后到达漏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