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森林资源、水资源、耕地、矿业污染等几个方面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找出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云南省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从加强法制宣传和环保教育,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加速森林植被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搞好荒漠化、石漠化区域的治理与开发;合理开发生物资源;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等方面对改善云南省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四川水土流失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平衡、总结20年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建立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以法行政、多渠道增加投入、控制人口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详述了造成锦西市五里河污染的原因及对附近农区水源、作物和人群健康的危害与影响,最后提出了治理五里河污染的六项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在分析了龙岩新罗区龙津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领导,部门配合,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根治该流域的水土流失,促进我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龙岩中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下游漳州、厦门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经过50多年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泾川县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如今油田的勘探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对策,以期能增强石油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推进石油勘探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榆林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地区地处典型的风沙草滩区和丘陵沟壑区的交错过渡地带,水蚀和风蚀都十分严重,区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多变。基于RS和GIS软件环境,采用榆林地区1980,1995和2000年3期Landsat TM4,3,2波段合成卫星影像数据为主信息源,在人机交互作业方式下进行信息提取,并结合区内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经对研究区20a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各类型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认为榆林地区的生态环境虽有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水平不高,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特点 ,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 ,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口的超负荷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指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甘肃省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是甘肃省的惟一选择。并探讨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方向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导思想 ;(2 )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生态建设之路 ;(3)实施生态建设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编制的《岳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探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维护良性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陕西关中渭河盆地,1986~200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进行了测算。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的概念,建立了生态压力指数测算模型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及生态安全度变化预测模型,并对本地区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地区生态承载力呈减少趋势;②生态足迹均呈现增加趋势;③1986~2002年生态压力指数从0.75增长为1.20,增长幅度为0.45,增长幅度较大;④关中盆地已严重超载,处于不安全状态;⑤本区平均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为3.11hm2,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兰溪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兰溪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阐述了营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结合兰溪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制定地方配套法规、建立水土保持审批管理制度”等九条具有实践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447万km2,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输沙量达66亿t。搞好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应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集流节灌和林果业,稳定解决群众温饱。要客观认识植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区别森林与人工造林水保作用的差异。以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目标,通过治理为开发创造条件,以开发带动治理,调动农民投入治理的积极性。退耕造林种草要逐步进行,退耕力度应因地制宜,不同部位不同地域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