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采用方差分析(VR)、X2检验,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南宁市城区近自然林林下灌木层25种灌木种联结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南宁市城区森林灌木层优势种多物种种间联结呈正关联;成对物种种间正关联居多,负关联较少,不显著居多,显著居少,说明南宁市城区森林灌木层种间具有一定的联结性,但联结性不显著,这是由于南宁市城区森林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各种对间随机结合,具有明显的次生性和年轻性,群落结构和功能尚不稳定;②得出10个比较明显的生态组合,有三叉苦-九节、阴香-小叶女贞、水蒲桃-土密树等,这些生态结合种组的可以作为南宁市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甘肃插岗梁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与针叶林更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温性针叶林是甘肃插岗梁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森林植被,苔藓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苔藓云杉冷杉林以及草类、箭竹云杉冷杉林等丰富多样的林型。以苔藓林分和非苔藓林分为对比,研究了苔藓植物对保护区内寒温性针叶林林木更新的影响。通过对林木萌发质量及数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腐殖质、枯枝落叶层有机质含量的调查分析发现,藓类林分相比非藓类林分而言,更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更新。 相似文献
5.
选择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内灌木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区内不同地形中的植被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重要值计算结果选取了灌木的24个优势种,根据植物种间联结性,对优势种进行植物功能群划分,结果表明:该灌木优势种共可划分为5组功能群,F1:主要分布在漏斗地形中,以革叶铁榄为优势种;F2:主要分布在漏斗地形中,以裂果卫矛为优势种;F3:主要分布在槽谷地形中,以长梗罗伞为优势种;F4:主要分布在槽谷地形中,以球核荚!为优势种;F5:主要分布在坡地地形中,以中华蚊母树为优势种。由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推断喀斯特地区植物种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可能是森林植被物种共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鄂西南地区珍稀植物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鄂西南地区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特征;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对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20的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群落中鹅掌楸重要值最大,为14.38%,Shannon-Weaver生态位宽度与Levins生态位宽度也最大,分别为3.48和4.56,各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排序并不相同,群落整体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为0.288,鹅掌楸与其他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为0.413,说明该群落中鹅掌楸种群资源利用程度与宽度均较强,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且群落目前处于结构不稳定阶段,存在充足的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较大。群落总体联结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大部分物种之间独立性较强。各种对中相关性达到显著以上的极少,大多数种对之间联结性较弱,正负关联比均小于1,说明该群落目前可能存在较为频繁的物种更迭,且鹅掌楸种群与其它种群联结性均呈不显著或相互独立状态,在不考虑人为... 相似文献
7.
玛可河林区云杉大小蠹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8个核心区之一的青海省玛可河林区,总面积152.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5.7万亩,森林蓄积量4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02%。林区以川西云杉为优势树种组成寒温性针叶林,分布在海拔3200—4200米之间的森林生长极限地带,其生态区位为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喜德县中坝村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Pearson相关对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的优势物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分异明显,帽斗栎、风箱树、乌鸦果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中帽斗栎在植被恢复初期的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2)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及种间关联普遍较低,存在生态位分化现象。(3)群落整体呈不显著的正联结,有正向演替的趋势。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Pearson相关3种检验方式的正负联结比存在差异,分别为1.02、0.79、0.74,群落还处于演替的初期阶段,结构和功能还不完善。(4)不同种间联结检验方法的结果均表明种间联结的显著性较低,植被恢复初期物种间关系较分散。研究可为喜德县火烧迹地的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东兴市竹山村滨海天然群落为对象,采用物种重要值(IV)、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研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采用方差比率法,通过基于2×2列联表对χ~2进行检验以及引入种间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率PC的方法,对乔木层的15个优势种群和灌木层的12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H′和D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三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乔木层Jsw最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乔木层主要种群总体上表现为负关联,灌木层则表现为正关联,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的检验结果表明,乔木层主要树种间负相关的种对多,灌木层则相反,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种间联结性不显著的物种对较多,联结强度也不高,本区木本植物种对间独立性较强,在种间关系上表现松散。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木生理干旱和放牧有关;(4)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基本与灌木层相反,分布在阳坡的大果圆柏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分布在阴坡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5)β多样性表明,紫果云杉林与川西云杉林之间在物种多样性组成方面相似性最大;大果圆柏林和川西云杉林物种组成多样性的相似性位居第二;大果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之间的物种多样性相似系数最低,可见,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程度,首先取决于群落建群种生态幅的宽窄,其次与建群种之间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方法对沙冬青群落内主要伴生种种群进行样方调查后,运用种间关联性、显著性检验(X2)、关联程度、联接系数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沙冬青群落种间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物种之间关联程度、共同出现概率较高,轻度和高度种间负联接的对数比正联结占优势;群落正在由沙冬青单优种向沙冬青—霸王共优种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13.
14.
以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生态学的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对其优势种的组成及结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地内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乔木树种是黑桦(Betula da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荆子(Malus baccata),其相对多度之和为98.1%,相对显著度之和为99.68%,是构成样地内植物群落的骨架型乔木植物。样地内林木总径级结构呈近似的指数分布,幼龄期的个体数量最多,植物群落更新良好,属于增长型群落。白桦、黑桦和山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都呈集群分布的形式,随尺度的增大,其聚集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山荆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增大呈现出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无线通讯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长白山保护区森林防火无线通讯系统的发展过程、现状、优缺点,阐述了当前无线通讯系统改进的必要性和措施,旨在为长白山保护区无线通讯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植物群落学方法,调查分析了铜鼓岭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优势树种为黄椿木姜(Litsea variabilis)、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禾串树(Bridelia balansae)等。立木胸径及树高结构分析表明,该群落中2.5~7.5 cm胸径级的个体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树高2~8 m各级分布较均匀,整个群落处于稳定发展当中。分别运用y=aD+b和ω=aD+b对优势树种的胸径与树高和冠幅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禾串种群外,各直线方程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今后的调查中可用胸径来估测树高和冠幅。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201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8%、26.9%、54.3%、283.6%,每年新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55.82亿元·a-1;森林覆盖率增长1.3%,活立木蓄积增加212.47万m3;封山育林区与未封育区相比,天然更新幼树密度、青海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植物种数量、灌木盖度、灌木平均高分别增加了557.6%、28.7%、18.8%、57.5%和180.0%,植物种多度提高;退化林地植被群落多样性随封山育林时间增加呈增大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变化相反;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指出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个,中国新记录33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达66.58%,古北种次之占20.45%,广布种占12.97%;2005年的昆虫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一般均达到0.95~0.98,比1981年调查时有明显提高,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稳定性好,经建立保护区以来20多年的保护和管理,昆虫多样性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计算相关景观指数,通过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景观格局总体情况、斑块面积、周长、总数、分维数、破碎化、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探讨保护区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为保护区主要森林景观;景观要素的斑块面积、周长、数量差异极大;亚乔林及低矮阔叶乔木林景观宽块形状最复杂,且破碎化程度较高,针阔混交林景观斑块形状同样较复杂,但破碎化程度低,且成因不同;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