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雅发褐壳蛋鸡为素材,在零世代和一世代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应用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对体腹脂性状继续进行双向选择,比较了高低脂系间体组成的差异,并研究了中后期血浆VLDL浓度与上述性状的相关程度,进一步探讨了血浆VLDL浓度的选择效应。结果表明:二世代母鸡中后期高脂系体重较高(P<0.05),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呈极显著的表型相关(P<0.01)和中等程度的正遗传相关。62周龄高脂系的腹脂率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说明运用血浆VLDL浓度经过二个世代的双向选择,使产蛋鸡中后期体重降低,且对腹脂沉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雅发褐壳蛋鸡为素材,应用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在零世代和一世代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测定二世代蛋鸡高、低脂系40,50及60周龄的血浆VLDL浓度,估计了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二世代蛋鸡中后期血浆VLDL浓度随着鸡周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各时期血浆VLDL浓度间呈极显著的表型相关(P<0.01)和较高的正遗传相关。各时期高、低脂系血浆VLDL浓度有向两个方向分化的趋势,但同一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VLDL浓度的遗传力较低。为了扩大选择进展,应采用家系选择为主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VLDL选择对蛋鸡血脂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鸡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进行高、低选择之后,研究了与鸡的脂肪代谢关系密切的血脂性状,在产蛋前期与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关系及这些血脂成分在产蛋期的变化规律。本实验以父系同胞法估计了血脂性状在产蛋早期的遗传参数。结果为:血脂性状的变异较大,对血脂性状选择有效;母鸡随着年龄的增长,合成、沉积脂肪的能力加强;母鸡比公鸡有较强的合成、沉积脂肪的能力和较弱的分解脂肪的能力;低浓度VLDL组具有较高的饲料效率;磷脂、甘油三酯这两个性状可作为选择瘦型蛋鸡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4.
肉鸡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与屠体肥度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白羽肉仔鸡为研究材料,49日龄采血,用此法浊法测定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血浆VLDL浓度的变异系数为55%,其与腹脂重,腹脂率呈显著的正表型相关。体重和屠体重与腹膜重呈极显著的正表型相关,对血浆VLDL浓度的低向选择将间接低体重。为防止肉仔鸡上市体重的下降,应该同时考虑对血浆VLDL浓度和体重的选择。对血浆VLDL浓度的低向选择将降低腹膜重,腹脂率,肝脂含量和肝脂重而对胸肌脂肪含 相似文献
5.
6.
蛋鸡VLDL选择对蛋组成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鸡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进行高低选择之后,测定了28周龄的蛋组成性状。研究了高低VLDL对蛋组成性状的影响,尤其与鸡体脂肪代谢关系密切的蛋黄性状及其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规律。本实验以父系同胞法估计了蛋组成性状在产蛋早期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用VLDL间接选择蛋黄重、蛋黄比例、蛋白蛋黄比的效果好;蛋白蛋黄比高和蛋黄比例低的鸡,具有显著低的蛋中胆固醇含量;可通过蛋白蛋黄比、蛋黄比例两性状间接选择蛋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父线代肉种鸡为材料,用比浊法测定血浆VLDL浓度,分别以16周龄,6周龄血浆VLDL浓度为选择指标建立零世代,一世代肉鸡高脂系和低脂系地肉鸡体重和血浆VLDL浓度的选择反应。结果:1.零世代,一世代肉鸡血浆VLDL浓度变异很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3.6%-74.6%和38.7%-79.9%,二个世代选择后,血浆VLDL浓度变异系数在高,低脂质中分别为37%-52%和31%-46%,表明对血浆VLD 相似文献
8.
以褐壳蛋鸡祖代母本种鸡为研究材料,用比浊法测定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母鸡81周龄腹脂重,腹脂率,鲜肝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高达47%,39%,47%。表明这些性状在鸡群中未做过选择。血浆VLDL浓度与腹脂重,腹脂度,肝重,肝脂含量均呈正表型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父母代肉种鸡为材料,以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质量浓度为选择指标建立肉鸡高脂系和低脂系,个体测定一世代高、低脂系母鸡产蛋性能、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二世代6周龄体质量,观察血浆VLDL质量浓度选择效应。结果显示,一世代低脂系比高脂系早开产6.7d,低脂系40周龄和54周龄产蛋量显著高于高脂系零世代,一世代低脂系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均优于高脂系;二世代高、低脂系6周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对血浆VLDL质量浓度的低向选择使种鸡产蛋性能、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产生了有益的间接反应,但对早期体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蛋鸡营养需要与环境相关估测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鸡的能量和蛋白质食入量与舍温呈强负相关,舍温25℃时,每升高1℃,代谢能(ME)食入量减少4.94千卡/日、只,蛋白质减少0.40克/日、只,产蛋性能下降。高温下(30℃以上)高能量日粮对鸡体有害,提高日粮蛋白质含量可消除或缓解高温的不良影响。因此,高温季节每日每鸡的ME食入量不应超过260千卡,粗蛋白质不低于20。 相似文献
12.
蛋鸡对能量和蛋白质需要与环境温度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鸡对日粮食入量、代谢能和蛋白质的需要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高温时,提高日粮碳水化合物含量作为采食量减少的补充能量,对保持蛋鸡高产能力无益。在25℃以内,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少,但高蛋白日粮对维持高温下的产蛋量有良好作用。气温在30℃以上,每鸡每日代谢能食入量应在240~260千卡,蛋白质16~18克。在试验温度和生产条件下,蛋鸡对代谢能量(ME)和蛋白质(CP)需要量与环境温度的数学公式分别为:ME(kcal/bird·day)=(177.38-2.42T)W_(kg)+3.65△Wg+2.1E_gCP(g/bird·day)=(0.4829-0.005376T+0.0001265T~2)E_g 相似文献
13.
高温对产蛋鸡血浆促黄体激素和孕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高温对产蛋鸡血浆促黄体激素(LH)和孕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血浆孕酮水平先升后降,血浆LH在35℃时显著下降;在28℃和30℃温度下,血浆LH和孕酮水平不低于正常水平,产蛋性能也无明显变化;在34℃在35℃温度下,血浆LH和孕酮水平均低于正常水平,产蛋性能急剧下降,说明血浆LH和孕酮水平下降是高温影响鸡产蛋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测定8周龄1500只岭南黄鸡A系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据此建立了高VLDL(高脂)系和低VLDL(低脂)系;测定了零世代基础群及选择后高低VLDL系个体重、血浆VLDL、甘油三酯、总脂、胆固醇浓度和腹脂。结果表明,零世代血浆VLDL的变异系数很大,对其选择应该是有效的;零世代血浆VLDL、总脂、胆固醇浓度雄性高于雌性(P〈0.01),血浆甘油三酯浓度雌性高于雄性(P=0.0001)。 相似文献
15.
用星杂288蛋鸡研究了不同温度环境下(17.4~33.1℃),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高温显著降低产蛋量、蛋重和蛋壳厚度(P<0.01),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P<0.05),但对蛋型指数无影响。关联度分析表明,17.4~25.2℃下影响产蛋量的主要营养因素为蛋白质食入量(CPI)与总磷食入量(TPI);29.3~33.1℃下TPI上升为首位因素,其次为CPI。影响蛋重、蛋型指数、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的主要因素为ME食入量(MEI)、饲料采食量(FI)与钙食入量(CaI);17.4~21.0℃下影响蛋壳厚度的主要因素为FI与CaI;而在25.2℃下则为MEI与FI、CaI;高温下(29.3~33.1C)日粮营养水平对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高温为其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京白蛋鸡研究了高温期间采用高营养密度日粮(HND),及在蛋鸡开产前饲以等能高脂日根(HLD)对产蛋期的抗热应激效果,测定了产蛋率、产蛋量和蛋重、饲料利用率及蛋内容物各组分。在鸡性成熟前饲喂HLD日粮可显著减轻高温对产蛋率与产蛋量的不良影响,但对蛋重却无此效果。高温期间HND日粮不能完全克服高温对产蛋率、产蛋量和蛋重的明显降低作用。高温下饲料利用率明显提高,蛋黄重及其所占蛋重的比例均下降(P<0.05),蛋壳与蛋清部分占蛋重的比例与蛋大小无关,高温下蛋重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蛋黄减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饲粮蛋白能量比值与产蛋鸡脂肪肝综合症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每千克含2.59、2.64、2.70及2.75兆卡的4个代谢能水平的配方,饲喂产蛋鸡,结果证明,日粮蛋白质与代谢能之间的比值大小,对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率影响较大。试验1~4组蛋能比值依次为66.94、64.77、62.74及60.97,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率相应为30%、 10%、 10%和0,其相关性极为显著(r=0.79);产蛋性能:第二组产蛋量最高(平均每羽16.49千克),第一组次之,第四组最低(15.36千克)。 相似文献
18.
19.
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浆皮质酮,甲状腺素,孕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浆皮质酮、甲状腺素、孕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0℃高温持续2d,鸡产蛋率、蛋重均未见变化,但耗料量和料蛋比下降显著(P<0.05);再次升温至35℃持续6d,产蛋率、蛋重、耗料量及料蛋比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温度的升高,血浆皮质酮和T3水平先下降后恢复或回升;血浆T4和孕酮水平先上升后恢复或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