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腹松鼠是洪雅林场第一大林业有害生物,林场在人工柳杉林区设立固定监测样线对赤腹松鼠实施专项监测。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以前林场受到赤腹松鼠危害的人工柳杉林面积达0.76万hm2。2006年至今,林场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赤腹松鼠危害面积下降为0.32万hm2。  相似文献   

2.
赤腹松鼠及其危害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是一种以植食为主的树栖啮齿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随着国内人工造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赤腹松鼠对人工林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森林鼠害的主要害鼠之一。本文从生物学、危害、防治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赤腹松鼠研究进展和防治状况。  相似文献   

3.
赤腹松鼠危害季节性变化与食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定点调查研究,赤腹松鼠对林木的危害发生在12-6月,危害严重期是4、5两个月,主要危害树种为柳杉、杉木。通过对其胃内容物的解剖分析,其为植食性啮齿动物,偶尔也取食昆虫,其食物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春季非常单一到夏、秋季逐渐丰富,到冬季再度单一。  相似文献   

4.
赤腹松鼠危害季节变化与食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定点调查研究,赤腹松鼠对林木的危害发生在12~6月,危害严重期是4、5两个月,主要危害树种为柳杉、杉木.通过对其胃内容物的解剖分析,其为植食性啮齿动物,偶尔也取食昆虫,其食物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春季非常单一到夏、秋季逐渐丰富,到冬季再度单一.  相似文献   

5.
捕捉荥经地区成熟野生赤腹松鼠55只,乙醚麻醉后,采集心脏血液,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液生理指标18项.结果显示,除雄赤腹松鼠的MCH、MCHC显著高于雌性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如WBC、RBC等雌、雄间无显著差异(P>0.05).建立了赤腹松鼠血液生理指标正常范围,为进一步研究松鼠的生理状态、繁殖特性、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赤腹松鼠啃皮危害林木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浦江县被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s styani)啃皮危害的林木有杉木等54种,面积达2.7万公顷,占全县山林面积的45%。松鼠啃皮原因在于林内食物缺乏。危害从10月下旬开始,以翌年3月最严重。防治时间以11月上旬或2月中旬为宜,采用集中投饵法防治,操作简便、成本低、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赤腹松鼠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00年4月至2004年4月,在四川省洪雅县对赤腹松鼠川东亚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bonhotei)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是晨昏活动型啮齿动物,主要活动时间在上午7:30~9:00和下午17:00~19:30,晴天的活动频率高,下雨、刮风或大雾的时候几乎没有活动。赤腹松鼠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1.05。繁殖季节主要在春季,可能一年四季都有繁殖能力,每胎胎仔数为1~3只。营巢方式多样,主要是在大树的树冠上营巢,也有地面巢,树上巢使用的时间不长,可能是繁殖时才营巢。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重庆市人工林鼠害危害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的研究区划,四川省人工林鼠害的发生状况可明显划分为 3 个区:即岷山山系以东的黑腹绒鼠危害区,邛崃山系的赤腹松鼠- 云南绒鼠危害区和凉山山系的云南绒鼠- 中华绒鼠危害区。不同鼠害区的鼠种组成及危害树种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赤腹松鼠     
<正>赤腹松鼠又称红腹松鼠,因腹部有赤色的毛而得名,又因尾巴长而蓬松被称为膨鼠。赤腹松鼠分布较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海拔2500米以下的森林中。与不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缩减相反,赤腹松鼠不仅在野外活得逍遥自在,而且还呈现出扩张的势头。为何如此?这还要从它们自身的素质说起。赤腹松鼠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的动作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沐川县人工纯林面积的增加及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赤腹松鼠的天敌越来越少。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底赤腹松鼠大量啃食柳杉树皮对沐川县人工柳杉林的危害面积达1.07万hm2。用无公害、低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的鼠笼捕捉技术大量捕足赤腹松鼠是减少鼠害,保护森林、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方法。对此,在2014年~2015年通过设置不同饵料,在不同季节诱捕赤腹松鼠,通过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在食物较少的秋冬季节以苹果作为饵料诱捕,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洪雅县林场目禅寺工区2011年~2013年度对赤腹松鼠危害的样地样线进行了一次季度调查,测算出经济损失量化指标,得出全场经济损失巨大,达到每年3 300余万元。对赤腹松鼠繁殖力强、早晚活跃、食性杂等生理生活特性的了解,得知春、冬季节危害严重。根据洪雅县林场现行工作经验,提出了以森林经营和经济手段捕杀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原宝东 《林业科技》2011,36(1):25-29
2008和2009年3—5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广西宜州龙江河畔赤腹松鼠春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赤腹松鼠喜欢郁闭度好、水源距离10-50m、坡度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东坡和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住、食物因子良好,人为干扰距离10-20m,海拔50—150m,乔木密度〈50株,灌木密度50~200株,乔木距离1~4m,灌木距离〈2m的栖息地;水源距离、坡度、海拔、灌木距离、人为干扰距离和灌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郁闭度、避风性、坡向、坡位、食物因子、乔木密度和乔木距离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用塑料裙防治松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鼠主要通过折断树枝取食栗苞而对栗园造成直接的危害。根据松鼠的习性,阻断其上下树的通道,以达到防止松鼠折树取食栗苞危害。通过试验,在栗树干基做塑料裙的方法能够直接阻断松鼠的上下树通道。预防效果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以来,鼠害逐渐成为浦江县林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已有21个乡镇37万余亩林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鼠害。我们对鼠害进行了多次调查,从三年观察和采集的标本,经浙江林学院朱曦老师鉴定为赤腹松鼠,又名红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ningpoensis Bonhote)。现将其习性和危害  相似文献   

15.
2019年7月—9月,在南江县开展了岩松鼠危害人工核桃林的防治药物研究。饵料选择试验结果显示:苹果为区域内岩松鼠最喜食饵料。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1.5/10 000的溴敌隆配方为适口性好,防治效果明显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景区柳杉人工林景观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清捡枯立木、枯梢木和断梢木后,采用块状、带状等方式混交乡土名贵树种、红叶植物(柳杉、乡土名贵树种与红叶植物的混交比例为5∶3:2),并建立桂花园、山茶花园、腊梅园、红豆杉园和杜鹃园,培育多色谱景观,继续开展赤腹松鼠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松鼠笼养繁殖及生长发育的研究孙海义,刘家琪,苏丹鹤(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松鼠东北亚种(Sciurusvulgarismantchuricus)是我国产松鼠3个亚种之一,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林区。它不仅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寻找对赤腹松鼠适口性良好的饵料配制毒饵,以防治赤腹松鼠对人工经济林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当地常见的苹果、胡萝卜和玉米为饵料,在实验室内做了适口性比较。结果表明:以苹果做对照,在单饵料选择中,胡萝卜和玉米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88和0.49;多饵料选择中,胡萝卜和玉米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36和0.30。苹果的适口性最佳,其次是胡萝卜和玉米。另外还在室内对不同浓度的溴敌隆和不育剂毒饵的适口性和灭鼠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各种浓度的溴敌隆和不育剂毒饵的适口性均达到"好"的标准,各种浓度溴敌隆毒饵的适口性均好于不育剂毒饵,防效最好的是浓度为0.01%的溴敌隆和1.00%的不育剂毒饵,灭鼠率达到了100%。毒饵首次投放后,溴敌隆毒饵的灭杀效果优于不育剂毒饵,但致死时间较长。综合考虑适口性、灭鼠率和致死时间3个因素,以含水量较好的苹果为饵料配制成有效成分为0.01%的溴敌隆或1.00%的不育剂毒饵防治赤腹松鼠为宜。  相似文献   

19.
探讨红腹柄天牛危害与罗浮栲、甜槠、细柄阿丁枫3种树种的树皮形态特征、木材含水量、容积重、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红腹柄天牛的危害与寄主树皮的粗糙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罗浮栲和甜槠树皮粗糙,适宜于红腹柄天牛成虫产卵,其中罗浮栲有虫株率高达90%,甜槠有虫株率为70%,重度危害;而细柄阿丁枫树皮光滑,有虫株率只有10%,轻度危害。寄主树种的木材基本容积重和含水率均与红腹柄天牛的危害没有直接相关。鲜材、干材硬度高的树种不易受红腹柄天牛的危害,甜槠、罗浮栲材质硬度明显低于细柄阿丁枫,受害较重;同一树种中材质较硬的植株被害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20.
欧迪 《湖南林业》2006,(9):27-27
红松鼠是最有吸引力、最招人喜爱的动物,但是由于它们的数量在逐年下降,想要看到它们已经越来越难了,在英国它们已面临灭绝的危险。不幸的是,这些后果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19世纪末被引进北美的灰松鼠现在已经数量众多,且在很多方面都影响了红松鼠的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