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繁殖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高世代提纯繁殖过程中起点温度漂变的问题,利用生产用安农810S、P88S和C815S 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通过建立2个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不育系大群体,实现核心单株筛选与繁殖同步进行,研究一种不育系提纯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需要进行提纯繁殖的原因及提纯繁殖的技术可行性,综述了现有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繁殖技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程序实现工厂化、商业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技术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6,(6):25-27
介绍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选S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海南三亚的高产优质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提纯保真繁殖对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提纯繁殖技术多以防止起点温度漂移为目的,而忽视了生物学性状的提纯保真。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结合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多年大规模原种生产实践,建立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六圃法"提纯保真原种繁殖体系。【方法】该技术体系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直接从生产上大规模制种使用的不育系种子中取样,种植"典型单株筛选圃",进行典型单株初选;其次,通过"起点温度鉴定圃"筛选不育起点温度基本一致的核心单株,进行起点温度纯化;然后,通过"群体观察圃"、"配合力鉴定圃"和"制种试验圃"来确保光温敏不育系的遗传背景基本纯合和表型整齐一致,从而决选保真核心株系,进而获得保真核心种子;最后,建立连续稳定的品种"专一性原种繁殖圃"来实现原原种和原种的高纯度生产。【结论】实践证明,该技术体系可确保获得育性稳定、表型整齐,且遗传背景来源基本一致的光温敏不育系原种,大幅度提高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繁殖的安全可靠性和生产效率。2008年以来,应用该技术体系生产了249万kg Y58S生产用种,基本消灭了同形可育株,纯度全部达到99.5%以上。目前这些Y58S生产用种已经全部销售给各种业公司进行杂交制种,生产的杂交种子推广1474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陈世建 《作物研究》2014,(2):143-144
2011~2012年在湖南怀化利用岩洞冷水灌溉,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810S、云峰S进行一季加多次再生连繁试验。2年平均产量:安农810S头季繁殖为4906.7 kg/hm2、再生繁殖为5131.7 kg/hm2;云峰S头季繁殖为5790 kg/hm2、再生繁殖为6167.5 kg/hm2;种子质量合格。连繁方法简化了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程序,降低了劳动用工成本和物质消耗,提高了原种的繁殖系数,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株系育性鉴定保纯法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光温敏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的问题,结合多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经验和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原种生产实践,提出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株系育性鉴定保纯法原种生产技术,阐述了单株选择、田块选择和季节安排、大田栽培管理、育性鉴定、冷水串灌、再生繁殖、收种等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烈  李婷  唐文邦  王建龙 《作物研究》2011,25(6):610-615
随着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繁殖研究的不断发展,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与繁殖途径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总结了目前两用核不育系的主要繁殖技术,简要概述了各种繁殖途径的技术要点与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繁殖途径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8.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在高海拔山区的繁殖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南新化海拔800~1 000 m的山区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Y58S和株1S的繁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800~950 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两系不育系表现播始历期延长,株高增加,有效穗增多,稻穗增大.海拔900~950 m区域试点的结实率和实际产量较高,是进行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高产繁殖的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9.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广州越冬繁殖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8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广州进行了薄膜覆盖越冬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中,有6个不育系越冬存活率达96%以上,大部分不育系可育期达23 d以上,可育期间平均可育率达20%以上,繁殖产量达0.7 t/hm2以上,产量最高的达1.45t/hm2.因此,大多数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广州采用薄膜覆盖越冬繁殖是可行的.耐寒性较差的不育系采用禾蔸越冬繁殖的方式较好,而耐寒性较好的不育系宜采用播种越冬繁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郴州东江河冷水结合环境低温条件,按照"保证丰体、兼顾两头"的原则对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29S进行冷水串灌的高产繁殖技术措施,并对Z9S的繁殖季节和冷灌起止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