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基于陕西省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形式、不同栽培条件等客观因素,从生产、销售两方面综合考虑,总结归纳出适合当地栽培的鲜食番茄品种,为陕西省乃至同类型地区的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日,陕西省矮化苹果栽培管理现场会在千阳县召开,会议决定陕西省将以宝鸡地区为中心,建设全国最大的矮化苹果栽培基地。苹果矮化栽培,是国际上先进的栽培模式,陕西省在推广这一模式中已走在全国前列。省果业局要求各地借鉴千阳、凤翔县的经验,在水肥条件好、技术有支撑的适宜地区,引导群众积极推广先进的栽植模式,高标准、高起点建园。同时,要继续推进“北扩西进”战略,稳步扩大苹果优生区面积,促进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据悉,当前陕西果业发展呈现出由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转变、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转变的良好趋势,正处于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城固县是我国柑桔栽培北缘地区最大的优质柑桔产地,2009年柑桔生产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4.
旱地矮化苹果丰产栽培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景军  安金海 《北方果树》1995,(3):19-20,29
旱地矮化苹果丰产栽培经验总结袁景军,史联让,杜志辉,安贵阳(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杨陵712100)安金海(陕西省洛川县果业总公司727400)矮化密植是果树发展的总方向,利用矮化中间砧是苹果矮化密植的主要途径,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在陕北旱源无灌溉地区大面...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营养丰富,既可鲜食,也可深加工,而且适宜栽培地区广,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青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于2006年开始引进栽培双孢蘑菇,逐年扩大推广,生产中1m^2最多收菇19kg。现将有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西甜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包括大中棚早熟栽培、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本文介绍了其主要分布地区、生产季节和上市时间及不同类型品种所占比例,并分类介绍了湖北省西甜瓜生产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
吕平会  季志平 《果农之友》2006,(7):19-19,F0002
为了解决陕西发展大樱桃的良种问题,1992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国内外引进收集了33个大樱桃品种,建立了樱桃种质资源圃.从中筛选出了适宜陕西省栽培的大樱桃良种‘红灯’.属早熟大果型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设点试验示范和扩大栽培后,丰产性、平均单果质量、品质、色泽、抗裂性、抗逆性等表现优良.稳定性强,2003年1月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陕西省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陕西大荔设施栽培冬枣产业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陕西省大荔县设施栽培冬枣产业发展现状,指出陕西省大荔县设施栽培冬枣产业存在设施结构不合理、树体管理不规范、病虫害发生严重、不注重设施内小气候调控等问题;并结合陕西省大荔县设施栽培冬枣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设施栽培冬枣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桃树设施栽培以大棚栽培为主,栽植品种以油桃类为主。笔者经过调查,总结出了陕西栽培桃树多发病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韭菜设施栽培投资较小、经济效益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强,在陕西省发展迅速,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蔬菜产业之一。针对陕西省韭菜设施栽培的基本情况,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及苗期管理、整地施肥及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以期对菜农的生产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佛手瓜及其栽培”一文,在本刊1990年第一期上刊出后,由于刊物发行面广,订阅者众,作者先后收到长江南北各地不少来信,多数是洽购种子,少数是交流栽培经验。细读了这些来信,感到读者中对于佛手瓜的繁殖特性和不同地区的栽培方法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为使这一栽培简易、产高质优、极耐储运的蔬菜,更广泛地在全国推广栽培,有再加以补充说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近几年推广的哈密瓜轮作秋延辣椒栽培模式引起了陕西省内外的关注。该模式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667m2效益在9000~10000元,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瓜菜生产者的积极性。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哈密瓜——秋延辣椒的栽培特点、技术要点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球茎甘蓝又称苤蓝、玉蔓茎、芥蓝头。定边苤蓝是陕西省定边县的一个地方品种,在当地有多年栽培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达1 333 hm2 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该品种生育期长,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长期以来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生产管理不善,平均每667 m2 产量5 000~6 000 kg,未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优势。为此,2007~2008 年陕西省榆林市园艺工作站对定边球茎甘蓝进行了提高育苗质量、合理栽培密度、适宜栽培方式及不同地质水平栽培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平均每667 m2产量提高到10 054.4 kg,其中高垄滴灌示范田每667m2 产量达11 846.7 kg,最大单球质量11.5 kg。  相似文献   

14.
5个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在沈阳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栽培草莓发展较快,由于其具有果实成熟期早、应市期长、收益高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取代露地栽培,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草莓栽培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保护地栽培草莓产区发展历史较短,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相对较少,且良莠不齐,一些果农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地栽培草莓的单位面积产量、市场竞争力和收益。为此,沈阳农业大学1997年以来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入草莓新品种20余个,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分别采用日光温室栽培和冷棚栽培方式,在沈阳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初步选出适宜沈阳及与其气候相近地区试栽的2个适合日光温室栽培品种和3个适合冷棚栽培品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节瓜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小平 《北方园艺》2013,(12):37-38
以2010年从广东引进的"粤农节瓜"品种为试材,于2011年在高寒地区青海西宁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2012年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季节的节瓜,研究引种的节瓜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引进的"粤农节瓜"品种在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夏茬可成功种植。  相似文献   

16.
刘玉兵  刘明月 《花卉》2020,(10):273-274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2℃,且该地区人群食用辣椒量较大。因此大棚辣椒栽培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春提早栽培,秋延后栽培和长季节栽培(越夏修剪再生、越冬修剪再生),以此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人群对辣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东北地区生料地栽香菇受到科研院所及菇农的广泛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在辽、吉、黑三省有不同面积的重复栽培,均取得了成功。打破了该地区香菇熟料、半熟料栽培的格局,对香菇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熟料、半熟料比,生料栽培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优质高产等特点,是地栽香菇发展的方向。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陕西宝鸡地区花椒分布及特性,划分适生立地类型,确定不同立地类型栽培模式,总结栽培措施,供椒农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设施栽培增加,大棚、中棚、温室等各种保护地栽培形式的应用使其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上市。设施覆盖栽培使得黄瓜生产品质得到了提升,管理方便,提早成熟,提前供应市场,产量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成倍增加,为市场供应充足,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设施黄瓜的栽培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不同的栽培季节应选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要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国外现代草莓栽培的特点是集约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生产,最大限度地延长鲜果供应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世界各地草莓栽培方式多种多样,据其生长环境和栽培基质的不同,大致分为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和无土栽培三种方式。本文据此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国外草莓栽培技术的进展。1 露地栽培1.1 传统地毯式栽培地毯式栽培草莓是在初春季节移栽秧苗,成行栽培,当年夏季形成匍匐茎并保留下来,在母株间生成子株,形成条毯状。该方式曾被适合草莓生长的温带地区普遍使用,它基本不考虑休眠问题,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花、结果。地毯式栽培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