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乌桕不同品系容器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变色过程中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分析光照、土壤及其相互作用对乌桕叶片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土壤、光照、土壤与光照互作效应在不同时期对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山地红壤和全光照下各品系在叶片色素变化上表现为最优,叶片内叶绿素a+b降解幅度分别为0.77、1.19 mg/g,花色素苷含量分别高于稻田土+50%遮阴处理6.47倍、1.34倍。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a+b含量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乌桕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在全光照和山地红壤条件下更利于叶色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以乌桕无性系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通过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对照组)、65%(轻度胁迫)、50%(中度胁迫)和35%(重度胁迫),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乌桕秋叶生理指标及观赏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叶变色过程中,不同处理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逐渐减少,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大幅升高,类胡萝卜紊升高后下降.与此同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上下波动变化,色度值L*和b *值总体升高后下降,而a*随叶色变红而变大,并与花色素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度和重度胁迫的叶绿素降解量和花色素苷合成量最多,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度胁迫下的花色素苷积累更早,并且色度值L*和a*值均最高.在乌桕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中度和重度胁迫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叶色变化时间提前,中度胁迫下观赏期更长,生长受影响有限且叶色更红艳亮丽,视觉观赏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北美枫香秋季叶色变化的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美枫香秋季叶片为试材,测定其在变色期叶片内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0月5日至10月25日,北美枫香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含量显著升高,北美枫香叶片逐渐由黄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叶片中PAL活性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春季不同叶色鹅耳枥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各生理指标与叶色变化的关系。【方法】以春季展叶期红叶和对照绿叶的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植株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并比较2种叶色植株叶片转色的差异性;通过相关分析探究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明确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红叶植株相比,绿叶鹅耳枥植株积累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较少,但叶绿素含量积累相对较多,叶片呈现绿色;可溶性糖含量呈平稳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小。2种叶色鹅耳枥PAL、POD酶活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下降趋势,但红叶植株下降幅度较快,与花色素苷的变化动态相似。2种植株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花色素苷含量占色素比例较大时,叶片呈红色;反之叶绿素占优势,叶片呈绿色。花色素苷含量与PAL、POD活性均呈显著相关,与可溶性糖呈不显著相关。【结论】鹅耳枥叶色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叶片色素成分和比例的差异,PAL、POD、可溶性糖含量均是影响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叶片显现红色的重要因素,园林栽培中可通过提高相关酶活性和内含物含量延长鹅耳枥春季的叶色观赏期。  相似文献   

5.
采集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叶,以酸性甲醇(含1%盐酸,体积比)浸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的花青素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部位叶花青素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同一时期花青素含量表现为上部位叶中含量高于下部位叶,温度、光照是影响花青素合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索花色素苷及其合成过程中某些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将新几内亚凤仙花瓣发育分为8个阶段,通过测定各阶段花瓣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脱镁叶绿素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来探讨上述因素对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瓣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在花蕾即将开放时达到最高值;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瓣发育的前4个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累积均有一定相关性;花未开放之前,随着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花瓣发育前期表现出较高活性,其峰值均先于花色素苷的峰值出现;脱镁叶绿素的降解有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3种北美红枫秋季变色期呈色生理差异,进一步阐释北美红枫呈色生理机制,为北美红枫引种选择及适应性栽培提供参考,特对其叶色参数、色素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量比、相关酶活性、叶片pH值等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者间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北美红枫转色关键作用因子.结果表明,色素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叶片pH值等是影响北美红枫转红的重要作用因子.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北美红枫秋季变色期对色素质量比及色素比例并无明显影响,不是影响其叶色转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比下降是北美红枫转红的原因,但花色素苷质量比迅速增加、m_(Chl)/m_(Ant)值和m_(Car)/m_(Ant)值的迅速降低才是北美红枫转红更为重要的直接原因.北美红枫叶色a值与可溶性糖质量比显著正相关(p0.01),整个秋季变色期,可溶性糖质量比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可溶性糖过量积累可能会抑制花色素苷合成,进而影响北美红枫叶片转红.北美红枫叶色a值与叶片pH值显著正相关(p0.01),整个秋季变色期,叶片pH值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8.
几种秋色叶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秋色叶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于2011年10月10日到11月11日叶片转色期,对秋季叶色变红的火炬树,叶色变黄的银杏、栾树和叶色变为橙黄色的元宝枫叶片中的质体色素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进行了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趋势一致,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在转色期下降明显,前期下降快,后期变慢;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略有上升,变化趋势较平缓;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在秋色叶变红的火炬树中显著上升,在秋色叶变黄的银杏、栾树及秋色叶变为橙黄色的元宝枫中均上升不明显.秋色叶树种在秋季转色期叶色的表达决定于不同色素间的比例.当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在60%以上时,叶片呈绿色;当叶绿素比例低于60%时,叶片的色彩决定于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比例,若二者之间有一种占有绝对优势,叶片表现为优势色素的色彩,否则,叶片呈现二者的混合色彩.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各树种中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可溶性糖可能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前提物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紫叶稠李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及转录因子的影响,对紫叶稠李进行80%遮光处理,通过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基因表达量、功能及富集通路情况.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对花色素苷合成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相对全光照条件下,遮光处理下PAL、CHS、CH...  相似文献   

10.
红枫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两头红"品系成龄植株为材料,测定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红枫秋冬转色期叶绿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及温度对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缓慢,10月31日后迅速下降,树冠背阴面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向阳面,阳面东向显著高于阳面西向;叶绿素a/b先增加后下降;花色素苷含量开始缓慢增加,11月21日之后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11月21日之前迅速增加,之后趋于稳定;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温度与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野生樱桃李的形态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自然状态下的野生樱桃李为研究对象,调查了30余种野生樱桃李的不同种下类型,测定了在原生状态下枝叶形态、花器官形态和果实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的种下类型具有十分丰富的变异类型,从枝叶到花果均有很大的变异,尤其是果实性状类型丰富,其中许多类型的经济性状优良,为优系的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可根据经济利用目的选择相应的类型.由于实生繁殖必然会产生各种变异类型,在人工栽培时必须选优良类型进行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秋季自然降温对野生樱桃李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在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以5种不同类型的野生樱桃李和中国李寺田实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内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通过相关性和方差分析,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对照中国李寺田实生抗寒能力比野生樱桃李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于野生樱桃李来说,认为在秋季自然环境降温期间,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相对较密切,其次是可溶性蛋白,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不明显.[结论]野生樱桃李的抗寒性与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色素含量与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彩叶植物紫叶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中色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与b比值明显上升,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下降,花青素与叶绿素比值增加;PAL活性和花青素含量上升。水分胁迫对叶绿素b的伤害大于叶绿素a,花青素与叶绿素比值的上升是导致叶片显色更加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新型照明光源—T5(28 W蓝光和红光)处理,日光灯为对照,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新型照明光源(蓝光、红光、蓝光∶红光=1∶2)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照明光源处理的组培苗各项形态指标与日光灯光照处理具有明显差异,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OD活性、MDA含量与日光灯光照处理差别不大。新型照明光源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叶片数量对欧李嫩枝扦插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欧李带叶嫩枝扦插繁殖机理,以促进欧李扦插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欧李4号品种为试材,在嫩枝插奈上设不同数量的完整叶片以及同数量的半叶处理,研究不同留叶量的欧李插条生根、萌芽及生长情况。[结果]试验得出,欧李无叶嫩枝插条不生根。在插条留1~3片叶的情况下,随着叶片数量的增加,生根率、萌芽率、成活率和新根数量在增加;其中,留半叶3片的生根率、成活率最高,3片叶的萌芽率最高。扦插后10~13d萌芽速率最快,在13~17d时萌芽速率减缓,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插条的叶片数量对后期新梢的生长影响较小。[结论]欧李嫩枝扦插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以保证插条的生根和萌芽;并在合适的留叶数量时,选择半叶处理比全叶处理能减少水分损失,从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李叶片特征值与叶面积及平均果重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相关回归生物统计法,分析了李叶面积与叶片特征值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李平均果重及对片特征值与对形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面积与叶片特征值呈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苹果重与叶片特征值及叶形指数电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phytoplasma was detected in a cherry plum(Prunus cerasifera Ehrh) tree that mainly showed yellow leaf symptom. The tree was growing in an orchard located in Yangling District,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he leaves started as chlorotic and yellowing along leaf minor veins and leaf tips. Chlorosis rapidly developed to inter-veinal areas with the whole leaf becoming pale yellow in about 1-4 wk. Large numbers of phytoplasma-like bodies(PLBs) were seen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ajority of the PLBs was spherical or elliptical vesicles, with diameters in range of 0.1-0.6 μm, and distributed in the phloem cells of the infected tissues. A 1 246-bp 16 S ribosomal RNA(rRNA)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DNA samples extracted from the yellow leaf tissues using two phytoplasma universal primer pairs R16mF2/R16mR1 and R16F2n/R16R2. Phylogenetic analysis using the 16 S rRNA gene sequence suggested that the phytoplasma associated with the yellow leaf symptoms belongs to a novel subclade in the aster yellows(AY) group(16SrI group). Virtual and actu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analysis of the 16 S rRNA gene fragment revealed that the phytoplasma was distinguishable from all existing 19 subgroups in the AY group(16SrI) by four restriction sites, Hinf I, Mse I, Sau3 A I and Taq I.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comparing the RFLP pattern of the 16 S rRNA gene fragment of this phytoplasma to each of the 19 reported subgroups ranged from 0.73 to 0.87, which indicates the phytoplasma associated with the cherry plum yellow leaf(CPYL) symptoms is probably a distinct and novel subgroup lineage in the AY group(16SrI). In addition, the novel phytoplasma was experimentally transmitted to periwinkle(Catharanthus roseus) plants from the tree with CPYL symptoms and then back to a healthy 1-yr-old cherry plum tree via dodder(Cuscuta odorata)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酸雨对不同叶色李和桃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夏季和秋季模拟酸雨对不同叶色李和桃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紫叶李的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花色素苷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最大,对红叶桃影响最小;李、桃对酸雨胁迫的反应秋季较夏季更敏感,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鸡爪槭叶片色素组成及叶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叶片发育期间叶色明显差异的芽叶期、展叶期、初叶期、小绿期、大绿期、绿叶期和红叶期的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色谱法、颜色特征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素种类和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鸡爪槭叶片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矢车菊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矮牵牛素、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二氢杨梅酮、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根皮苷、杨梅素和槲皮素;芽叶期到初叶期叶片红色变浅主要是因为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质量分数降低;初叶期到绿叶期叶色由浅红转为深绿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大量积累的同时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质量分数降低;叶色由绿叶期的深绿到红叶期的紫红,是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质量分数增加和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红肉李果实中花青苷积累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果实中花青苷的合成和积累规律。[方法]以红肉李果实为研究对象,对果实中花青苷积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红肉李果实发育后期花青苷大量积累,采收时含量最高;叶绿素降解完成时花青苷开始不断合成;可溶性糖只在一定范围内限制花青苷的积累,当其含量超过一定阈值,则不再是花青苷积累的限制因素;当酸降解完成时,花青苷开始不断积累,采收前酸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共同增长。[结论]该研究为果实色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