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氯和钾营养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四川中性紫色土上研究烤烟的氯钾营养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氯量80-240mgCl/kg土,可提高烟叶的光合强度,增强POD、PPO、SOD、NR等抗逆酶的活性,增大叶面积。烟叶含氯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烤烟烟叶产量比对照提高5.5-21.5%。以烟叶含氯1%,K2O/Cl比4为标准确定的该地区烤烟耐氯临界值为139-165mgCl/kg土(土壤水溶性氯),可使烟叶中糖和烟碱含量和比例协调。从烤烟营养和品质看,植烟土壤含氯(水溶性氯)以不超过160mg/kg土为宜。试验还表明施氯促进了烤烟对氯、钾的吸收,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但不利于烟株对磷的吸收。因此合理配置烤烟氮、磷、钾、氯的比例对烤烟品质至关重要。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中性紫色土植烟区,以部分氯化钾代替硫酸钾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烟区烤烟氯含量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深入了解中国烤烟氯含量的区域特征和分布情况,2003~2006年连续4年在全国主要烟区进行调查取样,利用调查获取的2712份烤烟样品数据,对中国烤烟氯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年份差异、地区差异、品种差异、部位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烤烟氯含量普遍偏低,氯含量<0.30%的烤烟样品占53.32%;中国烤烟氯含量在年份、地区、品种和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北方烟区烤烟氯含量高于南方烟区,不同品种在各烟区的氯含量表现差异较大,上部烟叶氯含量高于中、下部烟叶氯含量;高氯烤烟主要分布在北方(77.32%),低氯烤烟主要分布在南方(78.23%).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以河南烟区广泛种植的豫烟10、豫烟12和中烟100为供试品种,研究了3种基因型烤烟的氯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南烟区的低氯型烤烟。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豫烟10烟叶氯含量为0.62%~0.91%,豫烟12为0.54%~0.82%,中烟100为0.43%~0.67%,豫烟10和豫烟12烟叶中氯含量部分超过0.8%,而中烟100均符合优质烟叶氯含量0.8%的要求。移栽后30~75 d,是烟叶吸收积累氯的关键时期,且各生育期烟叶氯积累量均呈现豫烟10豫烟12中烟100的规律。各基因型烤烟均以叶中氯分布最高,为44.75%~77.35%,其次是茎,为12.22%~47.52%,根仅为1.66%~11.21%。与其他处理相比,中烟100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其生物产量分别是豫烟10和豫烟12的1.14和1.50倍。综合来看,中烟100是供试区烟叶氯含量较低的基因型烤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探明土壤–烤烟系统硫素对烟草燃烧性指标元素及其有关指数的影响,找出适宜的烟叶硫含量区间,以便指导调控烤烟硫素营养。 【方法】 选取了2009—2011年间曲靖烟区9个植烟县区的3507份土壤样品和对应的烟叶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效硫含量和烟叶硫、钾和氯含量,研究了土壤有效硫含量与烟叶硫含量以及烟叶硫含量与其钾、氯含量、钾氯比值和有机钾指数的关系。 【结果】 1) 曲靖烟区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丰缺不均,土壤有效硫含量和烟叶氯含量变异较大;2) 随着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增加,烟叶硫含量递增,且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3) 烟叶硫含量对烟叶钾含量及有机钾指数有重要影响,随着烟叶硫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和有机钾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 烟叶硫含量对烟叶氯含量亦有重要影响,随着烟叶硫含量的增加,烟叶氯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结论】 对曲靖烟区而言,要保持较高的烟叶钾含量和较适宜的氯含量,适宜的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范围分别为3.84~48.53 mg/kg和0.3%~0.6%。   相似文献   

5.
应用盆栽法研究了氯在烤烟中的分布以及土壤、施肥与灌溉水含氯量对烟叶氯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带入量的增加,烟株干物质重下降。烟株各器官中氯含量顺序为叶>茎>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叶吸氯量占总吸氯量的55.1%~67.6%、茎占19.8%~26.5%、根占12.6%~18.4%。烤烟吸收的总氯量中来自土壤、灌溉水、肥料氯的比例分别为61.8%、37.1%、1.1%。过量的氯会使烟株出现氯中毒现象,导致干物质量显著降低。降低了叶片对氮、钾的吸收,特别是钾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烟区土壤-烤烟氯素含量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调查研究、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烟区土壤、烟叶含氯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于2002~2003年进行了不同施氯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氯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庆植烟土壤含氯量低,平均为13.4mg/kg,变幅大(为痕量~99.7mg/kg),有90%的土壤含氯量在烟草种植区划规定的最适宜植烟的土壤含氯量(≤30mg/kg)范围内,土壤含氯量>45mg/kg不适宜烟草种植的土壤样本仅占3.7%,土壤含氯量≤2mg/kg的缺氯土壤样本占19.2%。重庆植烟土壤类型主要是黄壤,占植烟土壤的75.6%。重庆市烟叶含氯量很低,平均为0.70g/kg,变幅0.11~9.19g/kg,有99%的烟叶含氯量低于优质烟叶要求的含氯下限(3.0g/kg),烟叶含氯量低已成为影响烟叶质量的限制因素。2003年的调查结果与1988年相比,15年后烟区土壤含氯量降低了5mg/kg,烟叶含氯量下降60.0%。在一定的施氯量范围内,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其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烤烟吸收氯的主要来源及其在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盆栽法研究了氯在烤烟中的分布以及土壤、施肥与灌溉水含氯量对烟叶氯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带入量的增加,烟株干物质重下降。烟株各器官中氯含量顺序为叶〉茎〉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叶吸氯量占总吸氯量的55.1%~67.6%、茎占19.8%~26.5%、根占12.6%~18.4%。烤烟吸收的总氯量中来自土壤、灌溉水、肥料氯的比例分别为61.8%、37.1%、1.1%。过量的氯会使烟株出现氯中毒现象,导致干物质量显著降低。降低了叶片对氮、钾的吸收,特别是钾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土壤通报》2015,(4):967-971
在云南丽江烟区采集273个土壤样品和烟叶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丽江市植烟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平均交换性钙含量为3338.82 mg kg-1,交换性镁342.26 mg kg-1,有效锌2.21 mg kg-1,有效硼0.54 mg kg-1,有效钼0.44 mg kg-1,水溶性氯38.37 mg kg-1。植烟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钼含量整体比较充足,有效锌含量整体适宜,有效硼含量普遍缺乏;尽管土壤中水溶性氯含量较高,但烟叶中氯含量较低。为此生产上提出了"控镁和补硼"的施肥措施,对于连年干旱且水溶性氯含量高的植烟土壤要严禁施用含氯肥料。  相似文献   

9.
稻壳掺播对土壤质地及烟叶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烟区土壤主要为水稻土,质地偏黏,不利于烟叶生长,为此,在宣城烟区耕作层土壤中掺播一定体积比例的稻壳,探讨其对土壤质地和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掺播稻壳比例的增加,0.02~2mm的土壤颗粒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含水量和pH降低,但这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缓。②烟田耕作层土壤掺播稻壳总体上有利于烤烟生长,能够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其中以掺播20%~30%的稻壳(稻壳体积/土壤体积)时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工艺评价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湘西烟区植烟土壤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分布状况,测试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水溶性氯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前茬作物、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湘西州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总体处于适宜水平,平均值为23.81mg/kg,变幅为0.24~59.77mg/kg,变异系数为72.74%,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21.14%。(2)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从西向东方向递增的分布趋势。(3)不同作物前茬、植烟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和pH值的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植烟土壤中水溶性氯含量差异不显著。(4)前茬为烤烟、蔬菜和玉米的土壤水溶性氯含量极显著地低于其他作物前茬。(5)水稻土壤的水溶性氯含量极显著高于石灰土壤类型。(6)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有随海拔、pH值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玉溪烟区烟叶镁含量的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采集玉溪烟区烟叶和土壤样品,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烟叶镁含量的整体分布状况及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其与土壤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效镁、有效硼和氯离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溪烟区烟叶镁平均含量为4.28 g/kg,变...  相似文献   

12.
邵武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了邵武市11个主要植烟乡镇52份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中总植物碱、总氮、钾、氯、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计算了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等指标,并由此评价了邵武烟叶的化学质量。结果表明:总体上,邵武市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主要指标达到优质烟叶标准。个别乡镇中上部位烟叶化学指标差异较大,尚需在烟叶种植和烘烤过程中进行技术优化,特别是应该注重控制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和结合烟叶素质调整烘烤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加等量(3%)椰壳炭、竹炭、猪炭和烟秆炭对植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烤烟生长状况以及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电导率、有效养分含量、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竹炭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增幅最大,达146.37%;而施加猪炭能显著提高植烟土壤中电导率、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p0.05)。生物质炭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仅在猪炭处理下,烤烟茎围较对照增加0.78cm。施用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烤烟的生物量(p0.05),其中猪炭和烟秆炭处理下烤烟叶片干质量较CK分别提高了58.07%和47.01%。另外,在施用竹炭、猪炭和烟秆炭后,烤烟叶片中烟碱、总氮、还原糖和钾均处于优质烟叶适宜范围内。猪炭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烟叶氯含量(p0.05),并使烤后烟叶糖碱比和氮碱比达到优质烟叶标准。综上所述,在各类生物质炭中,施用猪炭和烟秆炭对于改善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太仓市郊大棚菜地土壤盐分累积与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绪美  沈文忠  胡青青 《土壤》2017,49(5):987-991
以太仓市郊大棚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太仓市典型大棚菜地土壤盐分累积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仓市郊大棚菜地土壤全盐含量平均值为3.38 g/kg,已达轻度盐化水平;大棚菜地土壤盐分累积区域分布差异较大,最小值为0.42 g/kg,最大值达12.6 g/kg,变异系数达65.7%;大棚菜地土壤盐分累积量有69.84%超过安全水平,其中51.59%为轻度盐土,10.32%为中度盐土,5.56%为重度盐土;大棚菜地土壤盐分累积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以浏河镇、沙溪镇和新区发生盐化现象最为严重,盐化土所占比例分别达91.4%、91.0%和83.0%;八大离子组成中,阳离子以Ca~(2+)为主,其次为Na~+和K~+,阴离子以NO_3~–为主,其次为Cl~–和SO_4~(2–);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太仓市郊菜地土壤发生盐化的主要因素是全盐含量、NO_3~–、Cl~–、Ca~(2+)等指标,造成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施肥、种植及管理模式等人为外在因素;太仓市郊菜地土壤盐分含量随着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种植年限为4~5 a时达到峰值,平均值为3.64 g/kg,是种植年限为1 a的大棚土壤含盐量的1.29倍。  相似文献   

15.
燕麦幼苗对氯化钠和氯化钾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燕麦对NaCl和KCl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和KCl胁迫对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75和150mmol/L浓度下,NaCl胁迫对燕麦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和生长抑制大于KCl胁迫。NaCl胁迫下叶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低于KCl胁迫;当浓度增大到225mmol/L时,KCl胁迫叶片中O-2.,H2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大于NaCl胁迫,而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则相反。(2)225mmol/L KCl和NaCl处理的植株叶片水势分别为-0.867和-1.034 MPa,渗透势分别为-1.409和-1.252 MPa,说明KCl对燕麦的更强伤害不是渗透胁迫所致;经225mmol/L KCl胁迫后,燕麦叶片中Na+含量下降至对照的36.5%,而K+含量上升为对照的1.49倍,而补充20mmol/L NaCl显著提高了225mmol/L KCl胁迫下叶片Na+的含量及SOD,APX活性,降低了K+,H2O2,O-2.和MDA含量,说明离子毒害引起的活性氧积累可能是高浓度KCl胁迫对燕麦幼苗伤害大于NaCl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酸碱度生物有机肥配施石灰、绿肥改良酸性植烟土壤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T1)、石灰+绿肥(T2)、酸性生物有机肥+石灰+绿肥(T3)、碱性生物有机肥+石灰+绿肥(T4)等组成的4种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对酸性植烟土壤pH值、烤烟生长和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植烟土壤施用不同改土物料组合,可使土壤pH值提高0.79~1.12,改善烤烟农艺性状,促进烤烟根系生长,使烟叶SPAD值增加0.42~2.76,烟株干物质积累提高18.05%~61.42%;除T3外,烟株氮积累总量提高1.42%~14.07%;磷积累总量提高29.76%~98.08%;钾积累总量提高22.48%~105.47%;同时促进了干物质与钾向烟叶中分配。与其他处理相比,石灰和绿肥配施碱性生物有机肥(T4)更有利于提高酸性土壤pH值,有利于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但石灰和绿肥配施酸性有机肥(T3)更有利于增加烤烟根系数量,有利于增加氮、磷、钾养分在烟叶中的分配比例。本研究表明石灰、绿肥和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酸性土壤改良效果,以石灰+绿肥+碱性生物有机肥最好,其次是石灰+绿肥+酸性生物有机肥。本研究结果为湖南省湘西酸性植烟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有机质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有机质含量对红壤烤烟氮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烤烟氮素累积时期延长,且累积量增加。烤烟后期吸收的氮素,在低有机质含量红壤上来自土壤供氮,中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高有机质含量来自肥料供氮与土壤供氮。烤烟吸收总氮量中29.07%~40.26%来自肥料供氮,59.74% ~70.93%来自土壤供氮,表明烤烟吸收氮素大部分来自土壤供氮。氮素在烟株不同部位分配量表现为:烟叶烟茎烟根;烟叶各部位中的分配量为:在低有机质含量的红壤,下、中、上3个部位分配量相等,中有机质含量和高有机质含量上则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有机质含量对下部叶氮素分配量影响不大,其它部位均表现为有机质含量越高,氮素分配量越大。烤烟不同部位中肥料氮比例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烟根烟茎上部叶,土壤氮比例表现为上部叶烟茎烟根中部叶下部叶;并且土壤有机含量越高,各部位中土壤氮的比例越高,肥料氮的比例越低,上部叶受土壤供氮影响最大。红壤上烤烟氮肥利用率在25.42%~30.61%之间,低有机质含量土壤氮肥利用率较低,中、高有机质含量利用率相对较高。在施肥过程中,低有机质红壤上应在N 90 kg/hm2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中等有机质含量上保持不变,高有机质含量上应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8.
施用控释复合肥对烤烟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对烤烟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对照相比, 施用普通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均能显著提高烤烟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50~65 d)、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5~65 d), 降低类胡萝卜素(80 d)、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 同时也一定程度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控释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 对烤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成因及其土壤盐渍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土壤pH值一般都在 8左右 ,属于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较高 ,其全盐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少。 0~ 10cm土层中的含盐量最大 ,一般在 1~ 45gkg- 1之间。弃耕地土壤阳离子主要以K 、Na 、Mg2 、Ca2 为主 ,各阴离子在三层土体中的含量为Cl- >SO2 -4>HCO-3 >CO2 -3 。经相关分析表明 ,弃耕地土壤全盐量与Cl-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 ,其次为Mg2 和Ca2 (p <0 0 5) ,而与HCO-3 呈负相关 ;Cl- 与Mg2 和Ca2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 ,与CO2 -3 和SO2 -4呈弱的正相关 ,而与HCO-3 呈负相关 ;从而进一步说明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土壤为氯化物盐化土。柴达木盆地弃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 ,0~ 3 0cm土层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 11 46gkg- 1;全氮、全磷的含量极低 ,全钾的含量较为丰富。示范试验结果分析认为 ,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土地退化及土壤盐碱化的发生与当地自然条件和人为不合理利用等因素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