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菜蛾对Bt的抗性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综合论述小菜蛾对Bt的抗性现状,发展特点与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抗性治理对策 。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是我国蔬菜上的重要害虫。由于小菜蛾的抗性日益严重,使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难以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为害。植物性杀虫剂含有多种对害虫有活性的成分,且作用靶标多,作用方式复杂,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印楝、苦楝、黄杜鹃、胜红蓟等80多种植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抗性小菜蛾的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抗性小菜蛾治理对策探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510642)刘宏海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重要蔬菜害虫,在我国各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近年来,小菜蛾的抗药性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的...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选育及其机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研究用溴氰菊酯在室内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4龄幼虫,连续继代药剂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F65代,抗药性提高到1163倍,已形成高抗生品系。其抗性的形成发展趋势为前期相对缓慢,中期较快,后期迅速增长。于1992、1993、1994年分别以氯氰菊酯、敌敌畏、杀虫双、灭虫剂有明显 正交互抗性,对其它非菊酯类杀虫虫没有产生交互抗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地(PAGE)测定表明,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的产生可能与非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分析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室内选育的抗阿维菌素小菜蛾品系和敏感品系分析了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而且可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遗传。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对4 种杀虫剂的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对马拉硫磷、溴氰菊酯、灭多威和农梦特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选育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阿维菌素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抗性汰选,选择压为约杀死种群70%的剂量。连续施药7~8次即表现抗性趋势,汰选至11代,获得抗性指数为80.71的抗性种群(ABM-R)。ABM-R种群对所测试的有机磷杀虫剂乙酰甲胺磷、有机氯类的硫丹、沙蚕毒素类的杀螟丹、氨基甲酸酯类的灭多威、微生物杀虫剂Bt、磺胺脲类衍生物丁醚脲、芳基取代的吡咯杂环化合物虫螨腈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虫酰肼无交互抗性(R/S为0.73~1.19),而对苯基吡唑类氟虫腈的敏感性却有所上升(R/S为0.22)。增效剂试验显示,PB和唧对ABM-S种群无增效作用,而对ABM-R种群增效作用显著,增效比分别为24.57和13.61,表明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在抗性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小菜蛾对几类农药的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上海地区小菜蛾对几种 (类 )农药的抗性及其发展情况。小菜蛾对使用的几种类型的农药均具有抗性 ,抗性的产生与生产中农药的使用情况有密切关系 ,抗性产生的速度与农药类型有关。生物源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对人类和环境比较安全 ,在生产中较受欢迎 ,使用中也应当合理用药 ,避免或减缓害虫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群小菜蛾对4种杀虫药剂的抗性及抗性基因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日本、台湾、广州、东莞等地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 :日本、广州的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显示出抗药性 ,其抗性比率分别是 4 .85倍和 10 .2 7倍。杀虫药剂抗性基因型频率测定显示 ,广州、广东东莞和北京种群的最高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 1.2 5%、4 1.2 5%和 58.2 3%。研究验证了快速测定杀虫药剂抗性基因型频率的方法 ,并提出了根据不同种群小菜蛾抗性基因型频率所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室内选育的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品系为亲本,采用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线(LD-P线)分析法,研究了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遗传方式。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为多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F_1的显性度(D)值分别为0.39、0.28,即其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性现实遗传力较低,h~2=0.052,产生抗性的速率较慢,室内选育119代,抗性仅达122.8倍。抗杀虫双品系和遗传杂交后代(F_1、F_2、BC)对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的代表杀虫剂溴氰菊酯、灭多威、敌敌畏等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3种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与杀虫双的抗性水平呈正相关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要比敏感品系低;羧酸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系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小菜蛾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并根据其抗性特点提出5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差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室内用浸渍法测定了 14种杀虫剂对山东泰安和浙江杭州两地小菜蛾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 ,两地小菜蛾对溴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 ,分别达 6 3.9和 52 .5倍 ;对氟啶脲的抗性也分别达 35.0和 12 2 .1倍 ;常用的有机磷类、灭多威和杀虫双等药剂对它们的毒力均较低 ;两个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和氟虫腈最敏感。  相似文献   

12.
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阿维菌素敏感 (ABM- S)和抗性 (ABM- R)种群小菜蛾的羧酸酯酶 (Car E)、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和多功能氧化酶 (MFO) O-脱甲基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除 1~ 2龄外 ,ABM- R种群的 Car E活力显著高于 ABM- S种群 ,显著性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增大 ,ABM- R种群 4龄末期幼虫的 Car E比活力为 ABM- S种群的 2.25倍。动力学研究表明 ,可能是低龄幼虫中酶分子的变构起主要作用 ,而随着虫龄增长 ,酶分子数量的增加对抗性的作用逐渐增大。从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得出 ,ABM- R种群的 E7、E13和 E15同工酶活力显著提高是导致 ABM- R种群酯酶活力提高的主要原因。ABM- S和 ABM- R种群 GST的活力差异在1~ 2龄期最大 ,为 2.09倍 ,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 ,4龄幼虫期的 GST无种群差异。未检测到多功能氧化酶的 O-脱甲基活力的种群差异。  相似文献   

13.
敏感和抗阿维菌素小菜蛾的生物适合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阿维菌素汰选的小菜蛾抗性种群(ABM-R)与相对敏感种群(ABM-S)相比不表现繁殖不利性。ABM-R种群的交配率、有效产卵指数和孵化率均显著大于ABM-S种群 ,ABM-R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0.139,是ABM-S种群的1.19倍 ,相对适合度为ABM-S种群的1.49倍。建立了ABM-S和ABM-R种群的生命表 ,并对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用浸叶法监测了青岛地区2003-2009年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在2007年达到最高,分别为极高抗和中抗水平。2009年,两种农药的抗药性均大幅下降,分别为中抗和低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Potter喷雾塔喷雾法测定丙溴磷与高效氯氰菊酯不同配比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丙溴磷与高效氯氰菊酯制成的含量为42%丙溴磷·2%高氯(混配1)与40%丙溴磷·4%高氯(混配2)混剂在处理后24h和48h,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淀粉凝胶电泳对中国 3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小菜蛾种群和台湾敏感品系的抗性水平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生物测定显示 3个小菜蛾种群对杀虫双均没有明显的抗性 ;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分别为 1.2 1倍、4 .51倍和 1.2 5倍。在 Estα和 Estβ基因位点 ,北京种群中存在 11种同工酶 ,其中 4种为 α同工酶 ,7种 β/i>同工酶 ;河北种群中存在 3种 α同工酶 ,5种 β同工酶 ;云南种群中存在 3种 α同工酶 ,3种 β同工酶。 3个种群酯酶基因多态性的产生可能是携带不同抗性酯酶基因的小菜蛾被动运输的结果 ;杀虫双对于能引起酯酶活性升高的杀虫药剂可能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white mustard (Sinapis alba L.) as a trap crop for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 on cauliflower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Lateman]. Moth behaviour on these pla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age and size in maintaining pest preference for trap crop plan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Three times as many eggs were laid on cauliflower plants that were unprotected than on plants protected by a trap crop of white mustard. Moths remained longer on the mustard plants as a result of a doubling in the mean duration of information‐providing behaviours. Plant age had little effect on P. xylostella host preference. When plant age was constant, percentage oviposition on mustard was higher when these were larger (93%) than copresented cauliflower plants, compared with when they were smaller (68%). CONCLUSION: Trap cropping with white mustard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 xylostella in cauliflower crops. The pest management benefits of trap crops may be maximised by using trap crop plants that are larger than the main crop plants, although relatively smaller trap crop plants may still be preferred as hosts for P. xylostella per se.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