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菌分泌的蛋白是决定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蛋白由细菌合成并分泌之后,或者存在于细菌表面,或者释放到细菌的外环境中,或者进入到宿主细胞内。含有典型信号序列的分泌蛋白由经典的Sec途径介导分泌,  相似文献   

2.
Ⅲ型分泌系统(Typr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是一种将细菌蛋白通过膜屏障注入宿主细胞的装置,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定植反刍动物储存宿主所必需的,也是引起人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E. coli 注射蛋白质进入上皮细胞使得细菌可以黏附并且促使其长时间定植在动物体内。在此,对关于EHEC Ⅲ型分泌系统调控的研究近况、效应蛋白表达的共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病原菌,在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中常列榜首。沙门菌的致病性与其Ⅲ型分泌系统(T3SS)密切相关。沙门菌能够利用T3SS选择性分泌效应蛋白至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完成细菌的感染和胞内定殖过程,从而逃避机体的清除作用。沙门菌T3SS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于沙门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对沙门菌T3SS的结构、组装及作用机理做一综述,以期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发现是病原菌致病机理的重大发现。病原菌为了生存和进入真核宿主细胞,经过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了入侵宿主细胞的特异性机制,其中最显著的机制是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T3SS可以将病原菌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中。最初T3SS只是在少数的致病菌中发现,后来在人类、动物甚至植物的共生菌或益生菌中都有发现。近几年在T3SS的结构、装配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上取得巨大的进展。研究T3SS的装配不仅有助于探索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还对研究细胞器装配和蛋白分泌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沙门氏菌毒力岛及其Ⅲ型分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族。菌型繁多,迄今世界已发现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具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生长繁殖。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物中能生存数月。加热60℃30 min可灭活,5%石炭酸或1:500L汞于5min内即可将其杀灭。沙门氏菌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根据菌体抗原结构分为A、B、C、D、E……等34个组,再根据鞭毛抗原的不同鉴别组内的各菌种或血清型。在沙门氏菌中,有些仅对人类有致病性,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甲和丙)等;有些是动物和人类的共同致病菌,如副伤寒乙沙门氏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有些仅对动物有致病性如鸡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主要属于A、B、C、D、E5组,其中除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外,以B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组的猪霍乱沙门氏菌、D组的肠炎沙门氏菌及E组的鸭沙门氏菌等10多个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借助于细菌的分泌系统,分泌出毒性因子和效应子,与寄主进行分子交流。革兰氏阴性细菌有5种类型蛋白质分泌系统,即Ⅰ-V型。本文结合这5种分泌系统的特点、组成以及转运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上登陆的嗜水气单胞菌AH-1株Ⅲ型分泌系统aopN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J-1株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aopN基因,连入pET-32a(+),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同时PCR检测aopN基因在66株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aopN基因测序分析发现,片段长度为874 bp,与嗜水气单胞菌AH-1、SSU、AH-3的同源性分别为97%、81%、82%,与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449的同源性为81%,与温和气单胞菌的同源性为82%。PCR检测结果表明,57株能检测到aopN基因的目的片段。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为54.5ku,用兔抗J-1株的全菌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由于多数菌株都含有aopN基因,提示AopN可能是嗜水气单胞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8.
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具有转运效应蛋白分子到多种类型靶细胞的能力,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其结构复杂。当前T6SS结构模型表明其装置至少包含两个复合物:细胞膜跨膜相关装置和动态的噬菌体样结构。本文主要围绕T6SS分泌装置的结构、结构元件相互作用功能以及影响装置表达和活性的条件和信号来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旨在分析预测的10种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为下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生物信息学方法(Effective T3和BPBAac tool)预测Cps T3SS效应蛋白。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目的基因,诱导表达、纯化相应重组蛋白。皮下免疫BALB/c小鼠,制备各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其效价。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假定的效应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本研究通过应用Effective T3、BPBAac tool交叉验证,预测了14个Cps T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CPSIT_0357、CPSIT_0429、CPSIT_0461、CPSIT_0463、CPSIT_0490、CPSIT_0594、CPSIT_0785、CPSIT_0844、CPSIT_0846、CPSIT_0019、CPSIT_0020、CPSIT_0968、CPSIT_0969、CPSIT_0942,并进行分析。构建了14个靶基因的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除CPSIT_0357、CPSIT_0429、CPSIT_0968、CPSIT_0969外,其他10个重组菌分别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Mr)与预测Mr相近的可溶性蛋白。经GST树脂纯化后,将重组蛋白免疫雌性BALB/c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32 000)~(1:64 000)。IFA细胞内定位观察,发现CPSIT_0844和CPSIT_0846位于包涵体膜,而CPSIT_0461、CPSIT_0463、CPSIT_0490、CPSIT_0594、CPSIT_0785、CPSIT_0019、CPSIT_0020、CPSIT_0942位于包涵体内。本研究鉴定了2种定位于衣原体包涵体膜的效应蛋白和8种定位于衣原体包涵体中的效应蛋白。  相似文献   

10.
细菌毒力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毒力岛 (pathogenicity island) ,又称致病性岛 ,是近些年来在细菌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毒力岛是指编码细菌毒力基因簇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的染色体 DNA片段 ,其特点是两侧一般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通常位于细菌染色体 t RNA基因位点内或附近 ,不稳定 ,含有潜在的可移动元件 ,其基因产物多为分泌性蛋白或细菌表面蛋白。毒力岛的 G+C含量与宿主菌染色体 G+C含量有明显差异 ,说明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现在已经知道许多病原性细菌 ,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幽门螺杆菌 (H elicobacter py…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分泌在细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分泌系统,革兰阴性菌可分泌出大量蛋白质,以协调细菌与周围环境及其他细菌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细菌毒力的发挥离不开这些蛋白质,故它们在疾病发病机理及抗菌药物开发等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论文围绕不同类型的革兰阴性菌分泌系统及其分泌产物的结构、功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革兰阴性菌致病机理研究和相关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钟璐嘉  蒋文灿  李鑫  曾晓慧  蒋鑫  霞雨 《中国兽医学报》2021,(7):1419-1424,1443
细菌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是由多种蛋白组成的复合跨膜装置,广泛存在于革兰阴性细菌中,通过传递各种效应蛋白作用于不同靶标介导诸多生物学功能.Ⅵ型分泌系统主要包含2个部分即跨膜复合物和穿刺结构,是一种类似于噬菌体尾部的可收缩系统.效应蛋白能通过该收缩装置释放到细菌或真核细胞...  相似文献   

13.
问号钩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Ⅲ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鼠疫耶尔森菌Ⅲ型分泌系统和大肠杆菌鞭毛系统中已知蛋白,以NCBI/Blast软件搜索问号钩体全基因组中与之高度同源的蛋白;用TMHMM-2.0对所得蛋白跨膜区进行分析;用Interpro对所得蛋白结构城进行分析,初步整理出问号钩体Ⅲ型分泌系统组成,发现10个被注释为鞭毛系统的相关基因和Ⅲ型分泌系统有关,并和鼠疫耶尔森菌Ⅲ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有较高同源性。6个为跨内膜蛋白,4个为胞内蛋白,并共同组成Ⅲ型分泌系统的内膜孔道,但没能发现组成外膜孔道的蛋白组分。问号钩体Ⅲ型分泌系统与鞭毛组装系统共用相同的部分组分,但钩体Ⅲ型分泌系统和经典Ⅲ型分泌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它缺乏外膜孔道结构,且分泌产物先进入胞周间隙。  相似文献   

14.
布鲁菌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畜和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致病菌,近几年国内牛羊养殖场和人的感染率急速攀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研究认为,布鲁菌在细胞内可以利用Ⅳ型分泌系统(typeⅣsecretion system,T4SS)分泌多种效应蛋白进入宿主细胞,这些效应蛋白能够改变病原菌在感染细胞内的转运,避免最终被杀死;也能逃避感染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维持其在细胞内的持续存在。本文将主要从Ⅳ型分泌系统的基本功能、效应蛋白筛选的方法、以及效应蛋白的功能研究作一简要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病原体在感染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寻找外在的基本营养物质,又要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这些过程大多都依赖于某些特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由细菌自身合成及释放,或存在于细菌表面,或释放到细菌的外环境中,或者是注入到宿主细胞内.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菌的各种重要生命活动,包括菌毛和鞭毛等细胞器的生物合成、营养物质的获取、对宿主细胞的毒力以及对药物抵抗力的形成等.因此,充分了解这些蛋白质从细胞内膜(IM)、细胞周质和外膜(OM)到达细菌表面的运输过程是了解宿主和病原菌之间联系的关键.分子微生物学已经揭示了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泌生物学活性外蛋白的多种不同机制,目前备受关注6个分泌系统即Ⅰ,Ⅱ,Ⅲ,Ⅳ,V,Ⅵ及Ⅶ型分泌系统[1].所有的分泌系统均持有特殊的成分来介导效应蛋白穿过细菌不同的膜结构(即IM、细胞周质和OM).这些分泌途径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组群:Sec依赖性和非Sec依赖性[ 2].其中Ⅱ型分泌系统(T2SS)和V型分泌系统(T5SS)用Sec转移酶和氨基端信号肽运输其效应蛋白,Ⅰ型(TlSS)、Ⅲ型(T3SS)、Ⅳ型(T4SS)和Ⅵ型(T6SS)则采用的不依赖Sec转移酶的机制.Ⅵ和Ⅶ(T7SS)型分泌系统是最近被发现的分泌系统[3-5],还不清楚T7SS的机理,但已知T6SS被认为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潜在毒力决定因子,能够促进细菌病原体之间,以及细菌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现在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但已经在不同的动物感染模型中观察到了T6SS表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05-2411
为分析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以鸡白痢沙门菌CVCC1798和鼠伤寒沙门菌SL1344为研究对象,基于主要毒力因子SipA的分泌表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菌主要毒力因子SipA和SipB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肉桂油口服液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浓度范围内,可抑制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活性及其入侵细胞的能力。蛋白免疫印迹表明肉桂油口服液降低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主要效应蛋白SipA和SipB的分泌及调控蛋白Hil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肉桂油口服液抑制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及调控蛋白的转录水平。结果提示肉桂油口服液可有效抑制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及调控蛋白的转录和分泌,表明肉桂油口服液是一种潜在抗沙门菌感染先导复合物。  相似文献   

17.
生物被膜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探究Ⅲ型分泌系统2(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探究ETT2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利用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yqeI基因缺失株,并通过检测野生株与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合转录组学测序及荧光定量检测生物被膜基因表达量等,探究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yqeI基因缺失株,且yqeI的缺失并不影响生长曲线,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且相关生物被膜基因转录量显著下调。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显著影响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从ETT2及yqeI的角度发掘潜在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的Ⅲ型溶血素是否具有溶血活性以及Ⅲ型溶血素在SS2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法成功构建了SS205ZY的Ⅲ型溶血素(slyrp)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lyrp及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ly/△slyrp,并比较了野生菌株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溶血能力以及对小鼠的致病力.结果表明,slyrp基因敲除后可导致SS2裂解红细胞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ly/△slyrp的溶血能力完全丧失;slyrp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的致病力没有影响.结果提示猪链球菌2型Ⅲ型溶血素具有一定的溶血能力,该Ⅲ型溶血素在SS2感染过程中,对溶血素(sly)起协同作用,不是SS2主要的毒力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TSS)的ascV基因保守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国内疫苗菌株J-1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331bp保守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在此基础上,分4段克隆J-1株的Ⅱscv基因并进一步拼接,全长为2166bp,同时PCR检测ascV基因在66株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测序分析发现,扩增出的J-1株ascV全长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AH-1、SSU、AH-3的同源性分别为97%、86%、86%,与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449的同源性为86%,与温和气单胞菌的同源性为87%。PCR检测表明,64株能扩增出n5fV基因的目的片段,包括2株无毒菌株,而在2株有毒菌株中却未能检测到,说明TTSS在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机制上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病原性细菌毒力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