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水电站进场道路规划设计阶段以及重大件运输前,需要分析计算相关道路的适应性和通过性,本文针对公路平曲线超高问题,对重大件运输汽车能适应的最大超高横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重大件运输公路平曲线最大超高横坡计算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2.
崔巍 《森林工程》2008,24(6):56-57
本论文研究新的《公路工程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值的确定,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超高过渡段内不同的旋转阶段超高值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掌握罗盘仪选线的方法,编制一“林区公路罗盘仪选线辅助表”,供使用参考。根据1967年《林区公路设计规程》(下简称《规程》)规定,缓和渐宽段的长度一般为10米,困难情况下可减至5米。反向弯道(要加宽超高的)E.C.至B.C.的直线段最短不小于10米,同向弯道可迳相衔接和半径小于80米纵坡经折减后的最大纵坡,进行编制。表中IP-IP水平距20-60米,同一偏角分别编出同向和反向弯道能设置的最大半径(R_(最大))和最大纵坡(i_(最大)),并有i_(最大)相应的垂直角。当实测数值在表值中间时,用插入法,心算R_(最大)与i_(最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速公路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方法,通过高速公路断面迭加图和超高过渡轨迹图,并研究了超高过渡段内不同的旋转阶段、不同硬路肩宽度和坡度情况下超高值的计算公式,为高速公路超高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木材生产的实际需要,从理论上研究了输送机曲线段支承结构,采用内超高导向滚动式支承,解决了磨损严重的问题,同时使曲线输送机达到了稳定运行。经过理论分析与研究,确定了曲线半径、导槽倾角、内轨超高度以及张力计算式等主要参数,为设计曲线输送机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高等级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这一种常用的形式,路面超高过渡采用直线过渡和抛物线过渡这两种方式超高值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曲线中圆曲线半径较大,缓和曲线较长时而引起的超高渐变率过小的情况,怎样在缓和曲线内确定合适的区段来完成超高的过渡?作者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超高过渡段起点位置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树冠最大重叠深度和冠底角的概念,并讨论了最大重叠深度对确定最大重叠系数和林分饱和密度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对所收集资料的计算,确定杉木的冠底角平均为74.42°;树冠最大重叠深度为1.86m;指出最大重叠系数不是常数,而是随平均树冠半径变化的函数。依据冠底角和树冠最大重叠深度分别计算出杉木按正方形和三角形配置时,不同树冠半径的最大重叠系数序列;给出了确定林分饱和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为了使林区公路的涵洞设置得更经济合理,常需设置斜交涵洞。位于平曲线上的斜交涵洞,影响其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洞口的正作或斜作;线路的纵坡值为零或不为零;路基有无加宽、加宽的位置;路基有无超高,超高横坡方向是否与洞底纵坡方向相同,超高的设置是按中轴还是按边轴旋转;路基坡度为一种或是两种;洞身为缓坡涵或是陡坡涵等等。因此,其计算较为繁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第3.0.14条和第3.0.11条如何结合运用技术标准的有关问题。对第3.0.11条有关不设超高半径规定提出了进一步补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公路桥涵车用激光超高检测设备,通过信号连接线与信号处理和声光显示装置相连,组成激光超高报警系统。一旦有超高车辆通过,遮住了激光对射线,即电子检测设备检测出异常情况,立即由报警提示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需要设定,并能自动恢复正常状态,反复使用,达到全天候保护桥梁和涵洞的目的。详细描述了激光超高报警系统中,声光显示与报警装置的特点以及设计与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允 《林业科技情报》2009,41(2):110-111,113
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是事故的多发地点。通过对行车轨迹及驾驶员行车视觉感觉的分析,结合曲线透视图,分析得出小半径曲线视觉信息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此对小半径曲线加宽、横向超高及中心线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对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的道路安全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南霸王岭林区青皮天然林资源与乔木层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3 600m2青皮林样地的调查材料为基础,分析了青皮林群落资源与乔木层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蓄积量149.49m3/hm2,最高达330.98m3/hm2;平均胸径10.2cm,最大胸径44.0cm;平均树高9.6m。青皮由于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较大,重要值达161.415 9,导致其他物种种类减少,造成群落生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互通立交的超高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匝道上车辆实际行驶速度的研究,提出了超高设计的合理化建议,进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便更有效的发挥互通立交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实践案例中的收益法是将评估林木资产的收获现值法与评估林地的期望价法二者的有效地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该方法通过林木资产的小周期收益求取林、地资产无限期收益的价值,再由林地有、无收益限期评估值的转化公式,最终计算(或确定)有限年期林、地合一资产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不同地理种源杉木α纤维素中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杉木树轮δ^13C的主导气候因子,解释不同种源差异性响应,为种源层面上区域杉木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柳州的杉木试验林场的30个种源为研究材料,提取并测量α纤维素中δ^13C,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杉木树轮δ^13C与当年、前1年、前2年的降水、平均温度、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及湿润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源杉木(1987-2013)树轮δ^13C值的变幅为-20.997‰^-25.910‰,表现出较强的一阶自相关,相关系数为0.181~0.866。大部分种源杉木树轮的δ^13C与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日照时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降水及湿润度指数的相关性不统一。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30个杉木种源中有26个种源与当年最小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结论]最小相对湿度是影响不同种源杉木树轮α纤维素中δ^13C的主导气候因子,而对降水的依赖性很小。杉木不同种源树轮δ^13C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研究有效的填补了种源层面上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对气候响应研究的不足,也为杉木培育及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田间鉴定为依据,选择橡胶树6个优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持水力及SPAD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期间,橡胶树不同无性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现出抗旱性强的无性系其相对电导率低,相对含水量高,测定的SPAD值也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SPAD值与胁迫后电导率上升幅度、相对含水量及胁迫21 h持水力间呈显著相关(P0.05)。运用电导法配合叶片SPAD值对橡胶树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规模化筛选简便快捷,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广州市四种园林常用藤本植物光合作用及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龙吐珠Clerodendrum thomsoniae和金杯藤Solandra maxima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较大,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的最小。龙吐珠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高,使君子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低。植物含水率越高,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补偿点就越高,相对叶绿素值与光饱和点之间亦存在此规律。  相似文献   

19.
谢绍锋  张贵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2):32-34,37
介绍了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重点阐述了MATLAB工具箱在林地三维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提出了MATLAB建立DEM的算法、函数的调用方式,通过实例运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有助于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