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一农谚揭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样是中耕(锄)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在干旱的情况下.多中耕锄地.具有保墒作用;而在降水较多、雨涝的情况下,中耕(锄)却具有提高地温和散墒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干旱时,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会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蒸发掉,不利于作物吸收生长,这时多中耕锄地,可以有效地切断土壤毛细管,使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上升到耕作层后不再上升,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这就相当于降了一定量的雨水;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机》2005,(6):32-32
该机具除进行深松改土之外.还可进行排水施工.切断果树根系促进新根生长,收获马铃薯、甜菜、中药材等。该机采用动力输出轴带动振动体,使机械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牵引力可节省25%~30%。使用该机可使地表至地下350-500mm厚土层全部膨松,孔隙大大增加,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改善土壤透水性、通气性。  相似文献   

3.
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不仅与地下水埋深和土质有关,作物的种类,根系发育程度对潜水蒸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作物生长旺盛期,根系吸水占潜水蒸发很大比例。为此,以由能量平衡原理及边界层水气扩散理论导出的Penman-Monteith公式为基础,在考虑根系吸水的情况下,建立潜水蒸发模型,并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进行求解。采用北京市水科所永乐店试验站的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分析了有作物情况的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对氮肥吸收速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对氮素吸收量的确定是衡量农田氮肥利用率,拟定最优施肥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农田氮素转化运移模拟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就国内外有关农作物对氮素量的几种主要计算方法,即根据根系吸水率和土壤溶液含N浓度估算根系吸氮量的方法,根据作物根系的吸氮能力而估算根系吸氮速率法和根据作物潜在氮素需求函数确定根系吸氮量的方法进行了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作物根系精准分析和测量的现实要求,分析定量测量作物根系参数的必要性,介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根系图象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为作物根系的精准分析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高盐渍化土壤农业生产力已成为边际土壤地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途径,研究盐分胁迫对根系吸水的影响及其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是该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首先介绍了作物根系吸水模型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水盐胁迫条件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及其相关研究作了综述,指出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突出水分胁迫与盐分胁迫对根系吸水耦合、体现作物根系吸水特征空间差异是水盐胁迫条件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作物根系研究室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物根系研究的需要,设计和建造了华南农业大学作物根系研究室。为此,从根室的采光、通风、保温等几方面阐述了作物根室的设计思想,并结合科学家对根系的研究特性,着重介绍了两种种植槽的结构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有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计算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有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的计算方法,根据有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取决于作物生长本身,与水面蒸发(大气蒸发能力)并无直接关系;有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与作物根系层下的土壤水吸力关系较好,提出了利用土壤水吸力计算有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连续两年在遮雨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对干旱最敏感,其次是叶面积、株高和根系数量,作物茎粗对干旱不敏感。连续干旱不超过12 d有利于作物生长,否则不利于作物生长。夏玉米生长前期遇到干旱较前后期干旱的减产风险更大,而作物根系响应可能是干旱减产的原因之一。调整作物种植时间和促进根系下扎将是缓解南方红壤区季节性干旱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冠层温度定量诊断覆膜作物水分状况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物缺水指标CWSI(Crop Water Strese Index)和冠层-空气温差(Tc-Ta)是利用冠层温度评价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方法。1998年1999年在新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内开展了对覆膜棉花和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CWSI能够指示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而(Tc-Ta)受到环境因素(太阳辐射、空气饱和差)的较大影响。另外,对用标准化的冠层-空气温差法NDT(Normalized 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定量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指标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并提出了覆膜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需灌溉的临界CWSI及NDT值。  相似文献   

11.
用冠层温度定量诊断作物根系活动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层温度在定量诊断作物水分亏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和1999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对覆膜棉花和玉米进行了研究,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冠层温度最佳的测定时间,进行了用冠层温度定量诊断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CWSI与不同土层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动态,准确地确定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利用挤压法使荧光染料渗入聚乙烯膜中,制造出一种新的温室塑料膜。荧光染料将光谱的绿色部分转换成红色。用这种荧光塑料膜作为温室膜与不染色的透明膜比较,能使西红柿的产量增加19.6%,玫瑰花的花枝数量增加26.7%。作物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作物对太阳光谱变化的生态反应引起的,它能增强植物有机组织的发育,也能增加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探讨了云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按照国家六部局的有关规定,为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合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提出云南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模式.为云南省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地下水埋深影响作物土壤水分吸收和盐分运移,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适宜的地下水位能够改善作物的土壤环境,提高根系活力,增加作物产量。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区情催生节水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耕地0.07亿hm^2,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五大作物及杂粮杂豆为主,辅以瓜果、蔬菜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前稳定在200亿kg以上,产量居全国第11位,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00亿kg,是全国净调出商品粮的6个省区之一。因此,内蒙古既是畜牧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16.
宋立用  王鹏 《排灌机械》2002,20(5):40-41
根据浅根性作物的生长特点,介绍了传统的耕作灌溉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既不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又破坏了土壤质地;针对一些浅根作物市场前景广阔但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的情况,我县组织人员在宋楼镇大棚蔬菜基地进行了微喷灌工程配套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试验。试验证明,与沟灌相比,微喷灌既能提高作物产量的17%,且质地优良,还能改善田间环境,省工、省时、省水。经济内部收益率高,回收年限仅0.77年,比较适合在平原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作物缺水指标 CWSI( Crop Water Strese Index)和冠层 -空气温差 ( Tc-Ta)是利用冠层温度评价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方法。 1 998和 1 999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站试验田内开展了对覆膜棉花和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 :CWSI能够指示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 ,而 ( Tc-Ta)受到环境因素 (太阳辐射、空气饱和差 )的较大影响。另外 ,对用标准化的冠层 -空气温差法 NDT( Normalized 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定量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直接指示作物根系层的水分状况 ,并提出了覆膜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需灌溉的临界 CWSI及 NDT值  相似文献   

18.
提高地温 在北方和南方高寒地区,采用地膜覆盖后,因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微小空间,产生温室效应,能减少土壤中热量向大气中扩散,可使表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3~6℃,增加作物生长期的积温,能促苗早发,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延长作物生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桦川县地处黑龙江东北部,三江平原中部,松花江下游南岸,是典型的农业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桦川县一直使用中、小型拖拉机整地,整地深度只有10~15em,这样不仅达不到作物根系的生长要求,而且使土地耕层逐年上移,加之拖拉机的反复碾压,日积月累使耕地形成一层又硬又厚的犁底层,厚度可达6~10cm,导致地力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WUE与作物植株形态、气孔因素、光合能量转化以及根系水分生理等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浓度下作物气孔导度降低而光合速率升高,导致WUE显著增加;常规育种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选育高WUE作物品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