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味,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2.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几种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道综合整治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城镇河道现存问题及国内外河道整治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城镇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河道整治的原则,提出了我国城镇河道整治的生态护岸工程措施、水质修复治理措施和河道景观工程措施,力求为我国城镇河道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态护岸是一种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护岸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对传统护岸工程与生态护岸进行对比,总结了生态护岸功能及技术现状,介绍了生态护岸技术的常用措施及应用,以促进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欠缺、水质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揭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内涵及原则,探索了河道纵向线形、护岸、断面以及生态景观设计思路,提出了实施人工增氧、修复人工湿地、修建生态浮岛、实施生物调控与水量补充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等当前热点问题,从多目标生态水系修复理念与技术出发,阐述整治黑臭水体的技术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意义与效用.并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岸线的基本理念、功能与实践.针对新形势,树立创新理念,开发环保清淤等新技术,发展新型生态护岸,并介绍了几项新型专利生态护岸型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河道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引黄城市河道整治系统为例,分析了提高和改进现有河道生态治理的技术,以实现沿黄城市河道生态良性维持的目的,并提出了实用的生态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河道护岸的修建对于城市河流、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外力因素的破坏和影响之下,部分护岸逐渐出现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目标.因此,对河道护岸对生态修复的影响和河道护岸建设现状分析,探究护岸修复存在的问题,简述河道护岸与生态恢复关系,进一步实现水质净化的同时,去除有机物,增强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适应多功能的城市河道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的功能,也是重要的景观、生态与水环境载体,基于景观、水环境和防洪排涝的需要,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河道的整治。传统的河道整治注重于满足河道基本防洪排涝功能,很少考虑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景观问题,本文以广州市乌涌科学城段四期整治工程为例,探讨了在现代城市河流整治过程中,将其水生态、水景观、水环境与传统的兴利除害功能相协调,以实现其综合价值,提高城市人居质量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淤积严重、断面形态遭到破坏、水质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了河道护岸和堤防、河岸植被生态设计理念和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方法.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迫切需要进行整治和规划,在恢复河道功能的前提下,使用生态理念对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基于此,本文对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河湖护岸工程技术的对比,阐述了生态护岸技术的优点,并通过沈北新区长河城市段治理工程,介绍了该项技术在长河城市段河道治理工程上的实际应用,为东北小型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河道中护岸形式的探索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人类的思想的不断的转变与提高,人类越来越追求“自然”,追寻与自然的亲近。与此同时,河道也在经历着演变,从纯粹的防洪河道逐渐的向生态河道转变,从纯粹的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不仅仅一味的追求防洪的效益,而是从防洪效益的基础上,讲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长远的、潜在的效益。但是生态河道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将一一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还是来研究一下生态河道的护岸形式。生态型护岸也是在九十年代兴起,是一门软性结构与硬性结构的结合产物,同时也是结构与美学、景观园林结合的产物。新型护岸,即生态型护岸在中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浅析新农村河道生态护岸型式及选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生态河道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河道护岸的治理是生态河道建设的关键。生态护岸的类型繁多,其中包括:自然草木类、砌石类、生态混凝土类等。其各自的水利特性、工程特点、经济造价和适用条件亦不相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河道建设中,应根据农村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型式。文章通过国内外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的发展历程,对生态河道的护岸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详细介绍,并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提出了新农村河道护岸选型的自然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的治理原则,以及建设生态自然、人水和谐的新农村生态河道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生物及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饶胜 《节水灌溉》2007,(4):61-62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环境元素也成为工程技术中不可忽视的层面,各地在河道整治中注重实施河道的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也就成为大势所趋.河道生物修复是一类低耗、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生物技术, 是国外流行的最新治污技术之一,特点是能对污染环境进行原位处理,勿需基建投资,效果理想且无副作用.将生物修复技术与水工工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在国内尚属探索起步阶段,结合石井河流域均和涌整治工程实践,介绍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流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5.
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是科学制定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措施的基础.根据农村河道的特点,从河道功能、河道形态、河道环境、河道生态与景观、河道管护和综合评判6个方面构建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成序关系分析-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农村河道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河道生...  相似文献   

16.
以瓯江青田县城区段江道为例,分析江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整治江道的思路,包括:在满足安全行洪的情况下,建设生态护岸;合理疏浚,稳定河床,综合利用江道.从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改善水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提高航运能力,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及向温州市供水等6个方面进行了江道整治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生态水利工程在江阴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简要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内涵在河流综合整治中的体现.通过江阴水质监测统计,指出了江阴中小河流现状产生的6个主要原因,建设性地提出河流生态管理需要加强的8项对策.结合《全国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的实施,以江阴顾山试点项目区的连片河道生态环境治理为例,从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和整治效果对生态水利工程原则的具体应用作了论述,同时,归纳了在江阴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中首次取得的建设效果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中的河流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河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何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实现城市的河流在确保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营造具有人文特点的滨水景观空间,是近年城市河流综合整治的最终目标。深圳市观澜河流域二级支流岗头河下游河段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河道在满足防洪排涝安全的同时,改善和提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河道水质得到改善,水体清澈、岸坡变绿,河流具有一定人文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河道的生态功能与目前生态河道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河道建设的原则,并结合苏南某农村地区河道的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河道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截污治污、底泥疏浚、活水工程、深化处理以及护岸工程五个方面规划了生态河道建设所采用的工程措施,为农村相似地区的生态河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改善武夷山市大布小流域综合农场和鸭母洲河段岸线杂草丛生、沿岸线倾倒垃圾、局部河道渠化、硬质护岸、河道亲水性体验差、占用河滩开垦菜地等河流现状入手,浅析生态水系治理理念和措施:即从大布小流域的河水、河床、河滩、河岸等四个方面切入,以改善流域水生态、水质,维护自然弯曲岸线,营造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等为目标,采取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河床修复措施,对改善小流域污染,促使水系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提升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性,营造河道亲水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