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阿魏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是一种特有的食药两用珍稀真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以白阿魏侧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通气条件对其菌丝生长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2℃~30℃,最适温度是25℃;适宜生长pH值为5.0~8.0,最适pH值是7.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白灵菇菌丝在含臭阿魏和香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探讨了两种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及两种阿魏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WTHZ]含两种阿魏提取物的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臭阿魏促进菌丝生长的适宜提取物浓度为24 g/L,菌丝平均长速为0.55 cm/d,香阿魏为18 g/L,日平均生长量达到0.65 cm,常规PDA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量只有0.21 cm,香阿魏比臭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WTBZ]  相似文献   

3.
阿魏侧耳菌丝生长对碳、氮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魏侧耳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为了确立阿魏侧耳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对阿魏侧耳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营养及碳氮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阿魏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及pH值对杏斑点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适宜在偏碱性条件下(pH在710间)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最适宜菌丝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不同温度、pH值、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偏酸条件下(pH值410间)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最适宜菌丝生长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不同温度、pH值、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偏酸条件下(pH值47)更适宜孢子萌发;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7)更适宜孢子萌发;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535℃;最适于孢子萌发的条件是全光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灵菇在阿魏和小茴香两种不同的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初步研究和探讨了两种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培养基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阿魏和小茴香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小茴香比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二者对促进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浓度也不同,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为1%~2%,小茴香提取物培养基为3%.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达V901草菇菌丝在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碳源有葡萄糖、纤维素、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但对草菇菌丝生长最有利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可溶性淀粉浓度是5.0%;钾对草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  相似文献   

7.
柑桔黑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柑桔黑腐病菌Alternaria citri菌丝生长和分子孢子形成条件,结果表明:病菌在27℃菌丝生长最快,在30℃产孢最多;甘露糖是最好的碳源,D-缬氨酸是最好的氮源,Czapek培养基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桔叶汁培养基是产孢的最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紫红蘑菇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不同培养基对紫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对紫红蘑菇的菌丝生长最有利,其次为蔗糖.氮源中牛肉膏最好,其次为蛋白胨;经温度梯度试验得出紫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为5~35 ℃ ,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紫红蘑菇最适宜的pH值为9.8,较其它食用菌差异很大.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牡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孢子活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牡丹链格孢菌菌丝的生长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16~28℃较适宜菌丝的生长,菌丝生长量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其中28℃最适合菌丝的生长。4~28℃时,病菌孢子的萌发率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最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8℃。温度对牡丹链格孢菌的孢子活力有明显影响,4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孢子活力明显下降,60℃以上时孢子失去活力。说明温度对牡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孢子活力均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2个白灵侧耳和2个阿魏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体生长观察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侧耳的菌丝形态、子实体形态和对温度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白灵侧耳的一级种、二级种均比阿魏侧耳菌株提前3~5天长满,栽培菌袋也是如此.拮抗试验两者间产生不生长区带.两种菌丝在低温下(15~20℃)试管内都易分化原基.阿魏侧耳由于播种期不同菇体的颜色和出菇所需的时间变化很大.白灵侧耳随着秋季播种期推后出菇时间延迟,菇形无变化,两者每袋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MDCK细胞的生长及代谢动力学特征,试验采用低密度静置培养,每天测定细胞生长密度和活力,并利用多参数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Gluc、Lac、Gln和NH4+的含量,计算细胞指数生长期的比代谢速率。结果表明:MDCK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殖密度为53.8×104 upf·mL-1,倍增时间为24.2h;对数生长期Gluc和Gln的比代谢(消耗速率为-2.20 mg·(106cells·d)-1和-3.85μmol·(106cells·d)-1,Lac和NH4+的比生成)速率为2.25mg·(106cells·d)-1和2.22μmol·(106cells·d)-1。  相似文献   

12.
坡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地形因子,对地区内的植被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坡度条件下的坡面植被生长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为探明坡度与植被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采用实验室对比试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了10°、20°、30°、40°、50°五个坡度条件下各100粒植物种子的生长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种子的流失率呈增加趋势,10°~30°坡度范围内增加幅度较大,其中20°~30°范围内增幅最大,30°~50°坡度范围内增幅较小;随着坡度的增大坡面植物的生物量明显下降,其中在10°~30°下降的最快,30°~50°下降趋势减弱。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开发利用荚果蕨,为人工栽培荚果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五年生荚果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管理方法对荚果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荚果蕨株高、营养叶枚数和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 P0> P2> P1> P3;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荚果蕨株高、营养叶枚数和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T0>T1> T2.因此,遮荫网遮荫的处理方法和及时除草、“三铲三趟”的田间管理方法利于荚果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银拖墨兰的培养及生产提供实用技术,研究了叶喷赤霉素对银拖墨兰生长发育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对银拖墨兰有提早抽箭和开花的作用。其中以200mg·L-1赤霉素处理对提前抽箭及开花效果较好。同时,赤霉素有促进叶长和花箭长的作用,也可以提高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和POD、CAT活性,其中以赤霉素浓度为150和200mg·L-1处理对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POD和CAT活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UV-B增强对菠菜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大田栽培试验方法在自然光条件下,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增强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的增加,菠菜的干重、叶面积、绿叶数、株高生长均呈降低趋势,而且UV—B越强,降低程度越大;UV—B辐射增加,菠菜叶片类黄酮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减小,光合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J 4制剂对肉鸡肠道消化酶活力、常规营养成分及消化性能的影响,选用4日龄肉仔鸡300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4~21日龄期间饲喂添加0.1% J 4菌剂的基础日粮,之后停饲J 4菌剂。测定肉仔鸡日增体质量、料重比及粪便中消化酶活力、常规有机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1%的 J 4菌剂,可使肉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提高11.99%,料重比降低11.03%,试验组粪便中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平均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9.82%、31.56%、44.60%、45.30%,粗蛋白、淀粉、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39.74%、32.09%、28.23%、22.62%;停饲J 4菌剂后,试验组粪便中消化酶活力和常规有机营养成分含量及料重比等指标又逐渐接近对照组。表明J 4菌剂具有提高肉鸡肠道消化酶活力、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北方地区树莓反季栽培过程中光照不足的问题,利用植物生长灯补充照射的方法,设置补光又施肥、只补光不施肥、不补光不施肥3个处理,研究生物补光对树莓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施肥和植物补光灯照射后树莓的营养生长明显高于不施肥和不补光的,同时也高于不施肥和补光的处理。北方地区树莓反击栽培过程中合理补光有益于促进树莓的营养生长进而也会提高后期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慢性湿度应激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生长均匀的21日龄健康A A 雄性肉仔鸡144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即对照(相对湿度60%)、处理1(相对湿度35%)、处理2(相对湿度85%)。试验在智能人工气候舱内进行,试验期为3周。42日龄时,测定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湿度(85%)条件下,试验末鸡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日增体质量显著降低,料重比降低,肉仔鸡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低湿度(35%)下,肉仔鸡生产性能降低,肉仔鸡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处理1和处理2中,肉仔鸡血清钾离子含量降低,磷、氯离子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9.
以一等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不同的氮肥水平,研究节氮条件下晚稻倒伏对拟环纹豹蛛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晚稻的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拟环纹豹蛛种群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稻飞虱种群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直立植株的拟环纹豹蛛、稻飞虱种群数量随着晚稻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拟环纹豹蛛种群数量在齐穗期达到最大,稻飞虱种群数量在乳熟期达到最大;乳熟期水稻植株发生倒伏后,拟环纹豹蛛逐渐由直立植株迁移到倒伏植株,而稻飞虱则由倒伏植株迁移到直立植株,施氮量越高,倒伏指数越大,迁移越明显,倒伏植株与直立植株间的种群增长率越大,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素水平对晚稻拟环纹豹蛛及稻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等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不同的氮肥水平,研究节氮条件下晚稻倒伏对拟环纹豹蛛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晚稻的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拟环纹豹蛛种群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稻飞虱种群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直立植株的拟环纹豹蛛、稻飞虱种群数量随着晚稻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拟环纹豹蛛种群数量在齐穗期达到最大,稻飞虱种群数量在乳熟期达到最大;乳熟期水稻植株发生倒伏后,拟环纹豹蛛逐渐由直立植株迁移到倒伏植株,而稻飞虱则由倒伏植株迁移到直立植株,施氮量越高,倒伏指数越大,迁移越明显,倒伏植株与直立植株间的种群增长率越大,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