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一个人的生命和一棵有价值的树融合在一起,将会进发出惊人的超能量。李治民和银杏的故事,或许就是一种对"有情人,天不负"的最好诠释。12月3日,洛阳绿天公司与洛阳下寺村签下千年银杏林战略合作协议,以保护、科研开发银杏产业。这是"银杏王"李治民的又一大手笔,他要整合中国银杏产业链,发布中国银杏产业发展报告,他要对这千年古树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让它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徽县银杏资源及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银杏的起源与分布。银杏起源于距今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中生代株罗纪是银杏植物发展的全盛时期,银杏在徽县的栽培历史可溯至2000多年前(当地现有银杏古树可证明)。银杏在我国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均能良好生长,银杏以垂直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多生长在平原及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而徽县全县平均海拔930.8米,平均温12℃,年降水量699mm,相对湿度74%。日照时数1700.6小时。无霜期217天,气候温凉潮润,极利于银杏的生长。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银杏面积达12.00万亩。根据银杏成年古树的分布范围及生长表现,全县银杏分布主要集中3个区域。  相似文献   

3.
银杏与桃树混交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是我国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木材是雕刻、装饰的上等材料;银杏种子营养丰富,熟食可温肺益气、治疗尿频等;银杏叶含有冠心酮,提取后可治疗心血管疾病;银杏外种皮含有银杏酸、银杏醇等化学物质,有杀虫、防腐等作用。银杏又叫“公孙树”,其意是说爷爷栽树、孙子吃果,表明该树种结果较晚,生长较慢,一般20年后开始结籽;所以营造银杏纯林投资大、见效慢。桃树是人们喜爱的经济树种,结果早、见效快,但寿命较短。银杏与桃树混合造林,  相似文献   

4.
梁立兴 《农业考古》2001,(1):262-264
银杏是起源于东亚古老的孑遗树种,具有1亿5千万年的发展史,生物进化论学者达尔文率先称银杏为“活化石”。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但记述银杏的古籍却很少。为了了解古代银杏的生产技术、医药价值和文人墨客对银杏的赞颂,以期促进今日银杏的发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笔者查阅了古农书、古医书,以及史书、志书、博物类等各类古籍,摘录了其中记述银杏的主要内容。为便于银杏爱好者和银杏科研、生产人员查找原古籍,笔者不揣谫陋,以古籍成书朝代为序,编辑成书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  相似文献   

5.
报载,银杏之乡江苏省泰州市泰兴无竹乡农民王友良,从事园艺几十年.他看到银杏叶和白果价格一路滑低,便及时调整思路,把苗圃中的银杏苗移到花盆里,再经过修剪加工,一盆小小的银杏盆景就可卖到100至150元,效益是传统银杏种植的3.5倍.  相似文献   

6.
石韧 《农家致富》2004,(21):11-11
秋风送爽,银杏飘香。9月22日,第2届中国银杏节在“银杏之乡”——江苏省泰兴市隆重开幕。银杏节期间,中外客商仅用3天时间就订购了“泰兴银杏”4000吨,相当于泰兴全市银杏1年的总产量。  相似文献   

7.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株高30~40m,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银杏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集食用、药用、材用为一体,是难得的多用途特种经济树种,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系列产品开发前景广阔。大力开发银杏系列产品,对发展当地经济和振兴我国银杏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最近下乡调研,听到一位苗木种植大户的一席话,深有感触。他说,当初他想种银杏时,不少人表示担忧,说什么老爹栽的银杏树,要等到孙子才能受益,不然叫什么“公孙树”呢?意思就是说种银杏周期太长、见效太慢,不如种其他经济作物划算。他  相似文献   

9.
银杏的采收、脱皮、分级和贮藏江苏省东海县岗埠农场林果站(222344)江涛德勇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做好银杏的采收、脱皮、分级和贮藏,不仅能提高银杏的产量,而且还能确保银杏的质量,使银杏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将银杏的采收、脱皮、分级、贮藏操作规程及技...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正是北京金风送爽,银杏初黄,大自然向人们彰显了她丰富的多彩,无穷的魅力的季节。9月25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带来的作品引起了清华学子的啧啧责赞叹。他的到来引起首都多家媒体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做好银杏科研和生产上的情报服务,以推动中国银杏事业的发展,通过查找、银杏同仁提供信息和赠书、购买、索取和交换等方法,对1988-2007年,由全国62家出版社出版的银杏图书(专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20年间出版的93部(见附录)银杏图书(专著)中,确定了出版4部以上银杏图书(专著)的核心作者4人,第一作者74人,署名作者301人。对银杏图书(专著)中的学术争鸣也作了探讨。提出了出版中国银杏图书(专著)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银杏需几年、几十年长成参天大树后才挂果,哪有当年嫁接、当年扦插就果挂枝头的事?江苏省阜宁县合利乡西港村67岁的农民、共产党员周友雪4年多来潜心钻研,历经艰辛,通过“混方施肥配比”等,终于实验成功了银杏矮化盆栽。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他,在他家院内有320多盆银杏,果实把细枝  相似文献   

13.
韩其成 《新农业》2023,(8):40-41
银杏系我国特有树种,近年来,在林业建设和城市园林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白龙江林区银杏育苗及造林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银杏采种、催芽、苗圃选择与处理、田间管理及后期造林技术,全面阐述了银杏育苗的全过程,最后对银杏育苗育林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种植业     
银杏还能“火”多久鲁香武杨传灵截至1997年底,全国种植银杏面积已发展到255万亩,年产干叶2万吨,产白果1.2万吨。仅山东省郯城县就发展银杏片林面积10万亩,定植超过1000万株,建成银杏林带200公里,形成了150平方公里的银杏栽植区。面对银杏热...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异常温度和降水量对银杏枯黄的影响,做了多种措施降低银杏枯黄比率。试验结果表明:施加液态肥可降低银杏枯黄70.76%;覆盖基质可降低银杏枯黄60.51%;喷施抑制蒸腾剂可降低银杏枯黄58.52%;喷水可降低银杏枯黄40.22%。由此可见施加液态肥预防银杏枯黄效果最佳,其次是覆盖基质,再次是喷施抑制蒸腾剂、最后是喷水。通过综合措施,达到的60%~80%预防和防治效果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了遗植物,在地球上无声无息地大约生存了1亿5千万年。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银杏种、叶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以及银杏树在园林绿化中经济价值的提高,目前在全世界掀起了全球“银杏热”。因此,深人探讨银杏名称的演化过程,也是银杏研究者和银杏爱好者的重要任务。它对了解我国银杏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历史时期的一些经典著作中却缺乏有关银杏的记载。自宋代以来,虽不乏学者精心考证,但始终未能得出精确的结论。北宋诗人梅尧臣经过一番考证后,得出的结论仅仅…  相似文献   

17.
江西发展银杏生产前景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西属银杏经济栽培区范围,具自然地理优势和其它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银杏生产前景广阔,针对江西银杏科研、生产水平现状,对营建银杏基地达到速生、丰产、稳产、优质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银杏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经多年努力,泰兴市已形成了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在银杏雄树、银杏花粉、银杏叶及制品、白果加工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银杏市场行情发生了较大变化,而银杏作为泰兴的传统产业,如何进一步发展该产业、形成并保持自身特色、成为研究重点。通过调查,探讨了江苏泰兴市在银杏开发方面的优势、做法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情醉银杏     
江苏阜宁县合利镇70岁的共产党员、农民周友雪情醉银杏,利用5年多时间试验成功了中国称绝世界称奇的银杏当年嫁接当年挂果、果压枝头的新技术。他已向国家申报专利…… 周友雪从事园艺研究实践已有25个年头,他专门辟出自家1334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于超常规无序发展,酿成了银杏产业由盛转衰,银杏产品身价暴跌,步人谷底。目前新银杏果市场每千克价格不到20元,银杏叶已由每千克12元跌到1元左右,银杏叶的提取物银杏酮的价格更是从每吨400万元下跌到30万元。近几年,全国兴起银杏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