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择长本、约本、长约本、约长本二元、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各 1 6头 ,进行了为期 1 2 0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肥育性能三元杂交组合明显优于二元杂交组合 (P <0 .0 1 ) ,三元杂交组合之间及二元杂交组合之间均差异不大 (P >0 .0 5 )。平均每头肉猪的经济收益水平仍然是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高  相似文献   

2.
安徽白山羊杂交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组合(波×安,萨×安)、三元杂交组合(波×萨×安,马×萨×安)和级进杂交组合(波×波×安)研究表明:(1)杂交能提高安徽白山羊的生长发育速度。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组合在6月龄前生长较快,6月龄后变慢;级进杂交在8月龄前生长较快。(2)无论是二元杂交还是三元杂交,均能提高安徽白山羊的产肉性能(P<0 01,P<0 05),但肉质有下降的趋势,三元杂交比二元杂交下降更多。(3)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能够增大安徽白山羊板皮面积(P<0 01,P<0 05),减小毛纤维密度,二元杂交使板皮的均匀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确山黑猪及其杂交后代屠宰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确山黑猪的屠宰性能,以确山黑猪为母本,杜洛克、长白、大白和汉普夏为父本开展二元杂交试验;选取长×确为母本,杜洛克和大白为父本开展三元杂交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的屠宰性能和胴体性状。结果显示,长×确二元杂交后代的平均日增重440.53g/d、屠宰率75.05%、瘦肉率53.19%、眼肌面积34.51cm~2均显著高于确×确和其他杂交组合(P0.05);大×长×确三元杂交后代平均日增重663.76g/d显著高于杜×长×确(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三元杂交组合的日增重629.60g/d、瘦肉率57.46%、眼肌面积33.89cm~2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5)。试验结果表明,长×确二元和大×长×确三元杂交组合与其他杂交组合相比均具有一定优势,是确山黑猪较好的杂交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本地猪、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2年4~8月,我们进行了育肥试验和屠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的准备 1.1 试验场地:竹阳镇蔬菜7社杨其武家猪场. 1.2 试验猪:选择发育正常、健康无病、体重基本一致(20千克)的长×本、约×(长×本)、本×本的仔猪各10头。将试验猪去势、预防注射及驱虫后,按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和本地猪分别分成三个组,每组各10头。 1.3 试验日粮:本试验按育肥猪生长发育规律分成育肥前期(50千克以内)和育肥后期(50千克以上)两个阶段试验,按国家标准分别设计前期和后期饲料配方,由县饲料厂按配方生产配合饲料,三个组喂料一致。试验日粮的组成、营养价值和价格见表1。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毕节山区生猪品种改良,试验引进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进行培育,于2个繁殖周期测定,开展了长白猪与大约克二元杂交、杜洛克与长白猪×大约克三元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引进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猪在毕节山区养殖,各项生产指标平均值均达到原种标准指标,大约克的达标率93.2%、长白猪的达标率97.2%、杜洛克达标率85.2%。以长白猪为父本、大约克为母本进行二元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比纯种长白猪提高7.95%(P0.05),比纯种大约克提高8.97%(P0.05)。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与长×大二元杂母本进行三元杂交仔猪断奶重提高9.55%(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7.49%(P0.05);瘦肉率提高5.30%(P0.05)。研究表明,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适应在毕节山区养殖,采取杂交可以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商品组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组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杜长大与长(大)×本肉猪肥育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主要对DLY三元杂交高瘦肉型肉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 ,为在农村条件下大面积生产DLY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找到科学依据。结果显示 ,DLY三元杂交高瘦肉型猪可以在农村条件下大面积生产 ,是提高肉猪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条件下 ,DLY三元杂交猪日增重达 6 4 0~ 76 0克 ,料重比为 2 89~ 3 1 ,瘦肉率达 6 3 77% ,均显著高于长 (大 )本二元杂交肉猪 ,DLY肉猪的肉质达优良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比较鄂西黑猪、长♂×(野♂×鄂♀)♀三元杂交猪、长大二元杂交猪肌肉苹果酸酶(ME)的活性与肉质性状的差异来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ME活性和肌内脂肪(IMF)含量、背膘厚显著高于长野鄂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而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肉ME活性与肌肉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ME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正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是当今养殖范围较广的瘦肉型猪种。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瘦肉型猪需求量的增加,养猪企业经常采取不同品种间的三元杂交,以长白猪、大白猪正反交生产的二元杂交猪作为母本(长大或大长),以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的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杜长大或杜大长),本试验旨在研究这2种三元杂交组合猪生产性能的差异,以期为规模化养猪提供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商品猪,对促进养猪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配套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省培育了“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父本(SS-Ⅰ系)、母本(SD-Ⅰ、SD-Ⅱ、SD-Ⅲ系),为探索其配套杂交效果,对14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肥育、屠宰和胴体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1)日增重以双杂交组合最优,均在730 g以上,其次是三元杂交组合,最差的是二元杂交组合,其中含SD-Ⅲ系血液的杂交组合日增重相对较低;料重比最低的是长(×大SD-Ⅱ)为2.95,其次是3个双杂交组合,含SD-Ⅲ系血液的杂交组合料重比相对较高。(2)屠宰率在双杂交组合中以大长(×杜SD-Ⅰ)最优为76.27%,三元杂交组合中以长(×大SD-Ⅲ)最优为76.75%,二元杂交组合中以长×SD-Ⅲ最优为76.67%,可看出含SD-Ⅲ系血液猪的屠宰率有偏高的趋势。(3)瘦肉率以含SD-Ⅲ系血液的组合在各杂交组中均为最高,双杂交中长大(×杜SD-Ⅲ)、三元杂交中大(×长SD-Ⅲ)、长×(大SD-Ⅲ)和长大×SD-Ⅲ、二元杂交中长×SD-Ⅲ和大×SD-Ⅲ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选择江苏龙山亲和农牧有限公司4头长约二元杂交猪和6头杜长约三元杂交猪进行屠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猪平均膘厚比二元杂交猪显著减少,差异显著(P<0.05),后腿比例和板油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眼肌面积、脂肪比例、胴体长和瘦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杜长约三元杂交猪进行瘦肉率与各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后发现,瘦肉率与眼肌面积、胴体重、屠宰率呈强正相关,而与脂肪比例呈强负相关。利用眼肌面积、平均膘厚、屠宰率分别建立了对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方程,其中眼肌面积、平均膘厚对瘦肉率回归方程R=0.9417;平均膘厚、屠宰率对瘦肉率回归方程R=0.8540。  相似文献   

11.
用BLUE法评定猪繁殖性能的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LUE法分析了青海省养猪繁育体系中母本互助猪,父本杜洛克、长白、汉普夏、大约克、巴克夏、苏白猪和二、三元杂交猪的繁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三元杂交组合的多数繁殖性状极显著的优于纯种亲本,显著优于二元杂交组合,而二元杂交组合也显著优于纯亲本;互助猪产仔数显著高于瘦肉型父本,而瘦肉型父本在改良仔猪生长发育方面则有明显优势。说明我省以三元杂交为主建立养猪繁育体系是适当的,但应注意提高互助猪早期生长发育性能,才能表现出更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
(1)应用28窝L♂×LW·Q♀三元杂交和26窝L♂×Q♀二元杂交,比较两者之间初生窝重、窝仔猪数、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L♂×LW·Q♀三元杂交各项指标均高于L♂×Q♀二元杂交,分别高1.4kg、1.31头、9.2kg,初生窝重、窝仔猪数经统计分析P<0.05,表明组间差异显著,断奶窝重经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这亦说明以清平猪为第一母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应成为清平猪产区主要的商品猪生产方式.(2)应用25头L♂×LW·Q♀三元杂交猪和21头L♂×Q♀二元杂交猪进行育肥饲养实验,L♂×LW·Q♀三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86g,L♂×Q♀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13g,两者比较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高73g,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L♂×LW·Q♀三元杂交猪与L♂×Q♀二元杂交猪的料重比比较,降低饲料消耗7.3%,育肥猪增重营养成本:DE下降7.8%,CP下降6.3%,说明L♂×LW·Q♀三元杂交猪在育肥性能上优于L♂×Q♀二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13.
选择二元杂交组合“大莱”24头、“汉莱”24头作育肥试验,与三元杂交“长大莱”组合作比较,三元杂交猪试验分四批90头。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猪“长大莱”平均日增重742.48克,比二元杂交猪“大莱”平均日增重526克、二元杂交猪“汉莱”平均日增重476克,差异极显著(P<0.01);三元杂交猪料重比2.39∶1,比二元杂交猪“大莱”3.45∶1,二元杂交猪“汉莱”料重比3.57∶1,差异极显著(P<0.01);三元杂交猪平均瘦肉率57.65%,比二元杂交猪“大莱”平均瘦肉率51.50%、二元杂交猪“汉莱”平均瘦肉率50.40%,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今后能更快的提高改良牛的质量,我们抽样对全市90多个配种站(点)的不同品种牛进行了二元和三元杂交效果的调查分析。1不同二元杂交组合改良效果父本为引进品种,母本为本地黄牛,对F1(杂种一代)进行调查(见表1)。表1不同二元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比较通过表1可以看出夏×本和比×本牛出生重较大,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是理想的二元杂交组合。2不同三元杂交组合改良效果由于西门塔尔和德国黄牛是兼用型品种,F1适合做母本,因此我们对下列三元杂交组合进行了调查。表2不同三元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比较通过表2可以看出夏×西×本和比×西×本日增重和…  相似文献   

15.
对5个杂交组合(杜×长×大三杂、新系长大二杂、PIC、渝荣1系配套系、长×皮×太三杂、长×荣二杂)集中饲养育肥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渝荣1系配套商品代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产肉性能优于其他品种,并筛选出渝荣1系配套系、新系长白猪×大约克二元杂交猪、长×皮×太三元杂交猪可作为当地的首选品种或商品猪生产的优越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以夏(夏洛来)西(西门塔尔)本(本地黄牛)三元杂交母牛作母本,以优质南阳黄牛作父本进行回交,对回交后代进行跟踪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黄夏西本组合(三元杂交母牛回交)后代比西本组合(二元杂交)的体重、体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夏西本组合(三元杂交)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猪杂交组合综合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使用过程,并把该法引用到猪的研究领域,对撒坝猪及其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撒坝猪的肥育性能随选育世代的进展而提高;二元杂交以杜撒和约撒、三元杂交以约长撒和杜约撒肥育性能最好,可将这4个杂交组合作为商品猪杂交模式在云海滇中一带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结果二、以民猪为母本的杂种猪的繁殖性能(表5) 据对哈×民、长×民、杜×民、哈×杜民以及杜×长民5个杂交组合六个性状542个数据的统计及与同等条件下民猪的相同性状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二元杂交猪产仔数比民猪有所增加,其中长×民组最高;三元杂交组合的产仔数均少于民猪,但差异不显著。初生窝重长×民组,杜×民组分别比民猪多2.24和2.31千克,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项试验是继1983~1984年完成小型梅山猪与外来瘦肉型猪二元杂交组合试验和小批量三元杂交预备试验之后进行的三元杂交组合试验.试验于1985年在嘉定县种畜场进行,共完成中猪和大猪试验各两批,共计饲养17个杂交组合肉猪384头,屠宰273头(其中饲养中猪193头,屠宰分割134头;饲养大猪191头,屠宰分割139头)。目的为筛选出胴体瘦肉率较高,前后腿肌肉比较丰满,经济效益较好的最佳组合以推广应用于供港中猪生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沙子岭猪不同杂交组合肥育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测定了双×沙、杜×沙、长×沙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 :双×沙组合日增重快 ( 5 63.5 8kg)、料肉比低 ( 3.67∶ 1 )、瘦肉率中等 ( 5 4 .5 4 % ) ,肉质优良。但经方差分析 ,肥育和胴体品质性状三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 ( P>0 .0 5 )。结合双×沙组合在繁殖性能方面的突出表现 ,认为用加系双肌臂大约克作为沙子岭猪二元杂交生产中的配套父本品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