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1):124-124
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宏观政策研究专家舒惠国 农业科研工作和技术工作是公益性工作,不是百分之多少。而是全部是公益性事业。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仍然要靠科研院所,而不是靠企业。因为我们达不到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哪一个农业企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不愿意搞这行。最近我去一些农业科研院所走了走。条件很简陋。应该加大投入。很好地加以改善,这样才能稳定队伍。更好地吸引人才。要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让他们回归到原来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踏着2012年的瑞雪,《贵州农业科学》迎来了创刊40周年.时光荏苒,40年弹指之间,《贵州农业科学》已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生机勃勃的中青年.重温艰辛的历程,一点一滴的努力汇成我们今天的成就,在她前进的每一步中,不仅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关爱与呵护,而且渗透着许许多多关心和支持她的广大科研一线无怨无悔的农科人.至今,《贵州农业科学》已出版258期,刊发论文7 700余篇.258期、7 700余篇论文,记载了这一时期农业科研人员的艰辛探索,足以构筑一个时代的农业科技画廊.在这个画廊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贵州省仍至西南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足迹,看到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足印,看到农业科技战线上成长的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年轮碾过40个春秋,《新农业》已到了不惑之年。终审完2011年第1期稿件,总觉得要说点什么,也的确有许多情感要对领导、作者和关心帮助支持《新农业》的人们来表达,但本着大恩不言谢的心态,还是说说我们、刊物和读者吧!  相似文献   

4.
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应对未来农业巨大挑战、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创新举措。在机遇层面,农产品市场的扩张、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和农业科技的发展等,都将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上,研究人员积极倡议在未来建立一种立体农业模式,在高大的建筑物中用营养液培植农作物,而将地面上的耕田还原成森林。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9,(8):212-212
徐伟忠——植物快繁技术、气雾栽培技术专家。1990年自丽水农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他于2001年研发成功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植物无性快繁理论体系与操作流程,达到工厂化快速育苗的生产效果。2003年调入丽水市农科所,担任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主任。他研究成功的我国首台国产化温室大棚控制计算机,被评为高新农业技术领域重点推介产品;  相似文献   

7.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发展历程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直属的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事业单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时任河南省农工商局局长何廷俊购地于开封市禹王台东侧,并筑思饥亭,创立河南省立农事试验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尚可追溯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时任河南巡抚涂宗瀛倡导官民捐银,初创河南蚕桑总局.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北京农职院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即将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50华诞.在这里,我谨代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向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9.
<正>程顺和,作物遗传育种专家。1939年出生于江苏溧阳。196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现任江苏省农科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从事小麦育种40余年,参与育成扬麦3、4号和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10、11、12、13、14、15、16、17号等。其中扬麦3、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两大热门话题。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农民增收形势和粮食安全形势的确不容乐观。自1997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未超过5%,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全国  相似文献   

11.
雷永和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B05):417-420
总结了玉溪烟草业50年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发展的辉煌业绩和4个基本要素;阐述了玉溪烟草在新形势下,“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把“市场当作第一车间”的战略部署。烟草农业要建立和巩固不同质量特点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实行“四定一规范一加强”,即:定烟叶产量、质量指标,定种植品种,定种植区域,定群体发展动态和个体形态指标;规范实施不同质量特点的优质烟叶栽培调制技术;加强调控技术运用的科技发展策略。用50年来艰苦奋斗形成的特色产品、人才、资金等优势,不断提升科技贡献率,再创玉溪烟草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南口农场创建于1958年2月,50年来,在农业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三元集团的直接领导下,勤劳勇敢的农场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辉煌。是南口人勤劳和汗水的结晶5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旷野荒滩,方圆几十里内看不到一棵高大的树木,是个"沙子石头野酸枣,兔子不拉屎,鸟儿不搭窝"的苦地方。而今,这里已经是青山绿水、果木繁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2008,(5):70-74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50周年,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华诞。 这是个特殊而美好的年代。回顾农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是那么多平凡的、不平凡的人,推动着农垦事业不断前行、不断辉煌。 这些人中,有将军元帅,也有普通的战士,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战到战天斗地的垦荒大业,成为农垦事业的开创者。 这些人中,有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也有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的汗水,推动了农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这些人中,有年过耄耋的老人,也有稚气未消的孩子,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美好光芒,把这片和谐的天空装扮得更加美好。 从一滴水的折射,就能看得出阳光的灿烂和美丽,用简单平实的文字,记录下千千万万农垦人看似平凡的人生,这就是开设“农垦人生”这样一个栏目的意义所在吧。  相似文献   

14.
魏剑生  徐俐敏 《福建农业》2012,(6):41-F0003
以前农民种地,最怕大风雨,如今这种状况正悄然改变。2月26日,记者在建瓯市顺阳乡吴林村看到,数十位施工人员或锯料、或焊接、或撑棚,在设施农业基地抓紧施工。工地负责人许朝甫说,这个月底一期260亩的钢构大棚将全部建好,并投入使用,将建成建瓯市首家规模化果蔬生产基地和果蔬种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2013,(3):30-30
去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很多会议代表发现,往年会上举行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活动,今年改成了会议通报表扬,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不再进京领奖。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5,(8):7-8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美好的金秋十月,能够来到这里,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广大校友、师生共同庆祝农职院建院50周年,见证你们的成功,分享你们的喜悦,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同志,代表市领导,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北京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农业历史悠久,成就突出。精耕细作的优良技术传统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球农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粟、黍、水稻和大豆等都是首先在我国驯化栽培的作物;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这些作物资源和生产技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遍世界。中国传统农学对世界农业革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欧洲农学家普遍认为,欧洲在18世纪从中国引进了曲面犁壁和耧车以后,改变了中世纪的二圃、三圃休闲地耕作制度,乃是近代欧洲农业革命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9):171-172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状况,对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试验过程的记录、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及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总结了互联网+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内陆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本文在借鉴罗默的“增长阻力”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地处黑河中游的民乐县和临泽县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2000—2010年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集,度量了水资源紧缺对内陆干旱区农业生产的制约程度。结果表明,由于水资源要素的限制,民乐县和临泽县的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的增速要比上年降低0.9979个百分点和0.6228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对“增长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从节水设施改造,构建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效机制,发展特色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社会化管理水平和营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氛围五个方面,就如何减少水资源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增长阻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