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大体相近,均以C16,C18,C20脂肪酸为主,这3类脂肪酸总重量分别占两种银鱼总脂肪重量的68.55%和64.15%,同时C16:0,C16:1,C18:0,C20:3,C20:5为两种银鱼的主要脂肪酸。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整体、躯体及头部脂肪酸含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大体相近,均以C16,C18,C20脂肪酸为主,这3类脂肪酸总重量分别占两种银鱼总脂肪酸重量的68.55%和6415%,同时C16:0,C16:1,C18:0,C20:3,C20:5为两种银鱼的主要脂肪酸。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整体、躯体及头部脂肪酸含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C16:1,C16:3在3个测定组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比较了42例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液总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癌症患者,血浆中的C14:0和C16:0显著增加,C18:2和不饱和性(U/S)减少;红细胞膜的C16:0增加,C20:4减少。这表明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有明显改变,这睦改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系统分析和测定金樱子、火棘果实特性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1.金樱子、火棘果实营养成分种类齐全,含量丰富;2.均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金樱子Vc含量相当高,为1187.30mg/100g;3.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4.均含有5种脂肪酸和18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其中Fe、Cu、Zn、Mn等有保健疗效作用的元素含量较高;5.火棘果实SOD活力为266.2ug/g;金樱子  相似文献   

5.
刺梨,金樱子,火棘果实特性及营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刺梨、金樱子和火棘果实营养成分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刺梨、金樱子、火棘果实营养成分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刺梨、金樱子VC含量较高,分别为2087mg/100g和1187mg/100g;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有5种脂肪酸和18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其中Fe、Cu、Zn、Mn等有较好的保健疗效作用的元素含量较高;刺梨和火棘果实SO  相似文献   

6.
选用60周龄白来航蛋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组,研究产蛋鸡饲粮中脂肪酸饱和程度和双键位置不同的油脂对蛋黄脂质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别在饲糖中添加:6.2%的富含亚油酸(18:2n-6,LA)的红花油(Ⅰ组),6.2%的富含α-亚麻酸(18:3n-3,ALA)的亚麻油(Ⅱ组),3.1%的亚麻油+3.1%的红花油(Ⅲ组),3.1%的亚麻油+3.1%的富含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的鱼油(Ⅳ组),饲养20天,于第5,10,15,20天,测定各组鸡蛋蛋黄脂肪酸组成,第20天测定蛋黄脂质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鸡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体重变化以及蛋黄中三酰甘油、游离胆固醇和磷脂等脂质成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蛋黄中脂肪酸组成受饲粮油脂种类的影响,Ⅰ组鸡蛋黄中LA  相似文献   

7.
绍鸭生长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00羽(♂:♂为1:9)1日龄绍鸭进行分组饲养,研究了在等能(ME:计算值为11.92MJ/kg,实测值为11.51MJ/kg)条件下,9个不同粗蛋白水平系列(CP:在0 ̄4,5 ̄12和13 ̄18周龄阶段分别为22%,18%,16%;20%,18%,16%;20%,16%,14%;18%,18%,16%;18%,16%,16%;18%,16%,14%;16%,16%,14%;16%,14%;  相似文献   

8.
用细胞膜脂脂肪酸成分分析法筛选抗寒巨桉种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选育抗寒性好的巨桉品种,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巨桉12个种源的80个家系样品的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和成分,采用KOH-CH3OH-BF3酯化、硅胶脱色和程序升温的方法,将细胞膜中的主要脂肪酸-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完全分离,运用归一化方法得出了上述各种脂肪酸含量,通过对IUFA分析、筛选出了抗寒性好的18  相似文献   

9.
人参属植物及人参不同加工品种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C法分析测定了人参属植物及人参不同加工品种的脂肪酸含量。人参属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人参加工品种经加热处理,亚油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从而为人参加工机理的脂质类成分转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黄粉虫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的幼虫、蛹、成虫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脂肪酸组成,将这些成分与鸡蛋、牛乳、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4%,50.7%,53.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42.21%,43.48%,44.01%;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达13.08%,11.09%,10.56%;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三种虫态的脂肪含量分别为34.1%,36.2%,30.9%;近90%的脂肪酸为C16~C18脂肪酸.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占50%以上,亚油酸则达25%以上.与鸡蛋、牛乳和大豆相比,黄粉虫同样具有较优的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展示了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五个鸡种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不同鸡种的肉质特点,系统测定了文昌鸡、仙居鸡、海兰褐蛋鸡、岭南黄和艾维茵肉鸡共5个鸡种的肉质指标,结果表明:文昌鸡和仙居鸡具有中等水平的肌肉pH值、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最高,保水性最好,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最丰富(多达13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肌苷酸含量也最高;海兰褐蛋鸡的肌肉pH和剪切力最大,肌内脂肪含量最低,脂肪酸组分有11种,肌苷酸含量接近地方鸡种;岭南黄的肌内脂肪含量、艾维茵肌肉脂肪酸C18:2和C18:3的相对含量在5个鸡种中最高,它们的脂肪酸组成一致,种类最少(8种)。影响肉质指标的因素分析表明,品种(系)和肌肉类型是影响肉质特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鸡皮中功能性极性脂质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鸡皮为原料,分析研究对鸡皮极性脂质的功能性成分,为提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总脂质中的中性和极性脂质,利用双向薄层层析法进行极性脂质成分鉴定,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质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蛋鸡皮及肉鸡皮中脂质含量分别为31.8; 和40.5;,其中极性脂质分别占总脂质的1.8;和3.2;,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丝氨酸(PS), 鞘磷脂(SM)和磷脂酰肌醇(PI).总脂质的脂肪酸组成油酸(C18:1)含量最高,其次是棕榈酸(C16:0).蛋鸡皮的亚油酸(C18:2)含量高于肉鸡皮.极性脂质中主要的脂肪酸是C18:1,C18:2和C16:0,主要的甲基缩醛是十六二甲基缩醛和十八二甲基缩醛.[结论]肉鸡皮中极性脂质含量高于蛋鸡皮,主要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鞘磷脂和磷脂酰肌醇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在西藏高原条件下越冬期生化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西藏高原条件下驯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越冬期间生化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越冬前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指数显著降低,由越冬前的11.72%降为越冬后的9.96%;(2)越冬后,肝胰腺中水分及干物质组分中的总脂和蛋白质相对含量显著下降;肌肉干物质中总脂和蛋白质相对含量也显著下降,但水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糖相对含量在越冬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脂类组分中,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游离脂肪酸(FA)和磷脂(PL)相对含量在越冬后都极显著降低;而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酰(TG)相对含量显著升高,肌肉中磷脂的相对含量显著上升;(4)脂肪酸组分中,肝胰腺主要的饱和脂肪酸(SFA)C16∶0、C16∶1n7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C18∶1n9和C18∶2n6在越冬期间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被动员,消耗量均在10%以上;肌肉中SFA和MUFA作为能源被动员的情况和肝胰腺中的情况类似,但值得注意的是,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C20∶5n3(EPA)、C22∶6n3(DHA)虽然在越冬后相对含量有明显上升,但由于肌肉中EPA和DHA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肌肉总脂的23.47%和12.38%),结合肌肉中总脂的消耗情况来看,在越冬期间EPA和DHA的绝对量是下降的,表明仍有较多的EPA和DHA被消耗;(5)越冬期间,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肝胰腺中的脂类均被大量消耗,表明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已受到低温和饥饿的双重胁迫。如果要提高西藏高原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越冬后的成活率,建议在越冬前做好其相关脂类和蛋白质的营养强化。  相似文献   

14.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Total lipid contents,lipid classe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hot-air dried edible black ants(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from Wenzhou and Guizhou,China,and edible red ant(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 from Thailand were determined.The major lipid components were triacylglycerol(43.4-79.4% of total lipid),followed by phospholipids(6.1-21.5%),diacylglycerol(6.1-18.1%) and cholesterol ester(4.9-13.5%) while free fatty acids(1.8-2.9%) and sterol(0.5-0.8%) were the minor components.Oleic acid(C18:1)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fatty acid,accounting for 3 407.8,9 098.8 and 3 790.1 mg 100 g-1 in Wenzhou and Guizhou black ants,and Thai red ant,respectively.Followed by palmitic acid(C16:0),922.9,2 523.3 and 1 511.8 mg 100 g-1;linoleic acid(C18:2n-6),133.7,305.2 and 506.4 mg 100 g-1;α-linolenic acid(C18:3n-3),35.1,138.0 and 52.5 mg 100 g-1;eicosapentaenoic acid(C20:5n-3) was 19.1,15.0 and 20.0 mg 100 g-1 in Wenzhou and Guizhou black ants,and Thai red ant,respectively.Docosapentaenoic acid(C22:5n-3) was only found in black ants,7.0 and 7.3 mg 100 g-1 for Wenzhou and Guizhou ants,respectively.The edible black and red ants were shown to be a good source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相似文献   

16.
长臀鮠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长臀鮠的营养价值,对其肌肉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臀鮠肌肉中含有1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7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33.96%,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66.03%,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50.49%,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15.54%.长臀鮠肌肉脂肪酸主要由C18:1、C16:0和C18:2n-6脂肪酸组成,这3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80.44%,C18和C16脂肪酸含量最高.长臀鮠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他几种鱼类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宁都黄鸡体尺选育及肉质性状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7年始 ,宁都黄鸡每世代均作体尺和屠宰测定 ,并于 1998年和 2 0 0 2年作了肉质测定。结果表明 ,在体尺方面 ,变化最小的是体态结构指数 ,母鸡变化最大的是耻骨间距离加大 ,公鸡变化最大的是胸骨长和胸宽加大 :国内 18个地方品种鸡作肉质性状比较后表明 ,宁都黄鸡在肌肉氨基酸总含量、鲜味和甜鲜味氨基酸含量、亚麻酸含量 ,肌肉系水力、芥子酸含量、肌纤维直径、肌肉失水率等 7个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而肌肉蛋白质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肌纤维密度、熟肉率、胸肌率和腿肌率等 6个方面亦表现出很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源自肯德基的生熟炸鸡油进行了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肯德基炸鸡油选用棕榈油,脂肪酸组分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且含有反式亚油酸、亚麻酸约1%,熟油则比生油含更多的反式脂肪酸,表明煎炸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变化的影响,丰富水产动物的脂肪酸研究。【方法】按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设猪油组(L组)、猪油+豆油组(LS组)、豆油组(S组)、豆油+鱼油组(SF组)和鱼油组(F组)5个处理,分别制成饲料颗粒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6周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幼虾肝胰腺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F组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优于其他处理组,L组饲料对幼虾生长明显不如其他组;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肝脏中DHA(C22:6n3)、EPA(C20:5n3)含量与饲料中DHA、EPA含量呈正相关;在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比添加单一油脂更有利于脂肪酸吸收;幼虾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与饲料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一致,大量饱和脂肪酸C16:0、C18:0快速减少;其次是C18:1n9。【结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但对肝脏脂肪酸种类无影响;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对幼虾生长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优化红罗非鱼亲鱼的饲料和饲养方式,提高精子、卵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罗非鱼亲鱼各组织中含量较高脂肪酸有C16:0、C16:1n-7、C18:0、C18:1n-9和亚油酸(C18:2n-6),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精巢除外),雌鱼肌肉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肝胰脏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卵巢组织中含较高的C22:5n-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种类组成基本相同,而雄鱼性腺中SFA和MUFA含量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雌鱼性腺的脂肪酸种类比雄鱼多6种;雌雄鱼腹脂和雄鱼肝胰脏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为C18:2n-6,雌鱼肌肉和肝胰脏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4n-6和C22:4n-6,雄鱼肌肉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和ARA,雌鱼卵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3n-6、ARA、C22:5n-3和C22:6n-3(DHA),雄鱼精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3n-6和C18:3n-3。红罗非鱼雌雄亲鱼腹脂、肝胰脏及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均为:MUFA>SFA>PUFA,卵巢为:MUFA>PUFA>SFA;雌雄亲鱼各组织PUFA含量均为性腺最高,腹脂最低;亚油酸在红罗非鱼各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亚麻酸(精巢除外)(P<0.05);EPA仅在雌亲鱼腹脂中检测到;DHA仅在红罗非鱼性腺中有一定含量;红罗非鱼四种组织n-3/n-6均小于1(精巢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