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众所周知,养蚕中眠起处理技术使用当否,是关系到养蚕成败的关键之一,故眠起处理在饲养技术上是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时间性强,技术处理恰当,不损伤蚕体和保持蚕头总数.眠起处理全过程分为:催眠期处理,眠中处理,饷食期处理.一、催眠期处理蚕儿食下桑叶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就眠蜕皮,这是家蚕的生理特征之一.1.适时加眠网.这一工序是为了改善眠中的环境条件,确保蚕座清洁干燥.掌握这一技术,主要靠观察蚕儿体色、体形、食桑行动等变化而定.因为幼虫在就眠前停止食桑,排空肠内的残馀物,并吐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  相似文献   

2.
李向东 《四川蚕业》2012,40(2):23-24
蚕的眠起技术处理妥善与否对蚕的健康和生产成绩具有很大影响。在眠前处理、眠期保护、起蚕处理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饷食就眠、分批处理、合理保护、适时饱食"的原则,以适应蚕儿生理要求,夺取蚕茧生产高丰收。  相似文献   

3.
简化眠起处理加网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养蚕生产中,按照传统的用网方法,蚕儿将眠时,要加眠网进行眠除。2、3龄蚕儿起身时加起除网开叶再起除。这一眠起处理工作技术性强,要求饲养人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网要加得不早不迟,恰到好处,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起除操作,如果过早过迟均会增加操作难度,使减蚕率增加。目前农村中的饲养员很难把此项技术掌握得比较准确,对于部分饲养蚕种较多的农户眠除和起除费工费时,甚至剥 增加蚕座污染。所以传统的眠起处理方法对农村养蚕很不适应。目前农村都是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小蚕一日一回育或两回育。在此基础上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正家蚕是群体生活的经济昆虫,具有眠起等生理与生活习性,蚕儿一生一般要经历4眠。在一个蚕儿群体中,由于雌雄差异、桑叶老嫩不一、蚕座稀稠及感温不匀、龄期大小不同等原因,个体间发育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家蚕饲养就是把群体生活下各个眠起阶段的蚕儿管理得发育整齐、体质强健。蚕儿眠期处理是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处理不当,会使蚕体弱多病,同时还会带来操作上的麻烦,甚至影响产量和质量。1饱食就眠  相似文献   

5.
蚕病的诊断     
<正> 一.稚蚕期(一)食欲不振,经过延长,发生小蚕、迟眠蚕和起缩蚕:1.在就眠前后毙死的为传染性软化病或微粒子病。2.虽然蚕儿发育不齐,但是几乎大部分不毙死的,是受氟化氢或二氧化硫气体危害。(二)头眠中体色稍带褐色,突然毙死  相似文献   

6.
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提出了促进蚕儿发育整齐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补催青中的黑暗保护、湿度、有害气体的控制、饲育期间温湿度、眠前处理、饷食时间等,为蚕农养好蚕、增加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木菇蚕的睡眠时间,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蚕在晚上九、十时以后才睡眠的,叫做踏夜眠。踏夜眠的蚕势必发育不齐:一部份由晚眠了,其余的要到第二天中午后才眠。这增加处理上的困难和增加工作量外,更主要的是容易招致蚕病。因此,设法控制各龄蚕儿都在白天就眠,对夺取蚕造稳产高产是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纸板方格蔟目前在一些蚕区之所以不能大面积推广,除成本和茧价因素外,上蔟麻烦是影响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摸索了一种自动上蔟方法。 一、上蔟前的要求 1、提青分批,促蚕儿发育齐一。蚕儿发育齐一,老熟齐涌,是蚕儿自动上蔟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在养蚕期间,要做好提青分批,眠起处理的技术工作,大蚕要稀放饱食,促进蚕儿发育一致,蚕头大小均等,蚕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对几种特殊场合,如蚕儿感染病源需隔离病蚕,眠起蚕分批等进行悬空加网,达到快速有效地分隔蚕儿的目的.用蚕箔及塑料编织网为材料,在实验室开展了悬空加网试验.结果蚕儿上爬率97%以上,硬质底蚕网不出现下钻蚕,软质底蚕网则出现1%左右下钻蚕.此方法养蚕产茧量、茧质各项成绩、蚕儿发育经过等各项性状均不受影响,是一种解决特殊场合下分离蚕儿的有效技术措施,可通过研究实现自动除沙.  相似文献   

10.
家蚕就眠的齐一程度,是养蚕上最关心的问题,它不但对加网处理上有所影响,且常被作为蚕儿强健度的标志。生产实践上最希望的就是眠起齐一。蚕农认为,眠起齐一与品种和就眠时刻有关。其中以为就眠齐一与就眠时刻有关的颇多,即在中午就眠的,颇为齐一,傍晚就眠则不齐。故在浙江省杭加湖地区,群众有利用调节温度和给桑来控制日眠的  相似文献   

11.
眠起处理是养蚕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老的技术书上把"迟止桑、早饷食"作为眠起处理的要点,认为在催眠期给于"入眠叶"是重要的,因此遇到部分蚕未入眠时即加网提青,如果仍还有蚕未入眠则再次提青,即所谓"青中提青",这样一来."眠起处理就十分繁琐,一批蚕被分成好几批.日本在六十年代就提倡"早止桑、迟饷食",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饱食就眠,  相似文献   

12.
高品位生丝品种"芳·绣×白·春"入眠较慢,眠起处理与一般品种"早止桑、迟饷食"不同。入眠处理时,要注意有95%以上的眠蚕或在三、四龄入眠时有个别起蚕时方可止桑,保证青蚕和将眠蚕饱食就眠。有95%以上起蚕可饷食,防止起蚕乱爬,消耗体力使蚕体虚弱。注意提青分批处理,确保及时就眠。  相似文献   

13.
<正> 家蚕的眠起处理——“早止桑,迟饷食”的理论,国内外学者从六十年代开始研究,七十年代应用于生产。这一技术的实施不但对改善蚕儿的营养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桑叶不必要的浪费,实现科学养蚕也很重要。作者根据本地眠起处理的现状,蚕的生理营养,提出了在实践中“早止桑迟饷食”应用技术的一点意见,供参考。一、从家蚕眠起处理的生产现状看“早止桑、迟饷食”技术应用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五龄蚕起眠到饷食时间长短对其摄食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饷食时刻对蚕儿产茧效应的影响 ,以同一箔蚕为材料 ,分别在五龄起眠后 2 h、4 h、6 h……饷食 ,调查饷食后 1 8h小时内食下量及近似消化量 ;饲育老熟后调查有关成绩。结果表明 ,起蚕过迟饷食其产量低 ,茧质差。综合各项成绩 ,以五龄起眠后 1 0~ 2 0 h为最适宜的饷食期  相似文献   

15.
浅谈共育室小蚕日眠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蚕共育大生产中,控制小蚕日眠是一项促进小蚕发育整齐,健康生长,减少工作量的关键的技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出根据小蚕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制定养蚕计划,合理安排收蚁时间,调节起蚕饷食时间。同时,根据各龄小蚕发育所需,适当加温或降温达到控制日眠节本调控日眠技术。  相似文献   

16.
眠性是桑蚕幼虫的一种生理现象,常见的为四眠蚕.也有少数为三眠蚕.个别的还有五眠蚕或二眠蚕.五眠蚕时有发现,但在四眠蚕中自然发生二眠蚕实属罕见,今将实物发现的二眠蚕茧与三眠蚕四眠蚕茧比较  相似文献   

17.
蚕病的诊断     
一、小蚕期 1.食欲不振,经过延长,发生细蚕,迟眠蚕,起缩蚕时: a.在眠的前后毙死者,为传染性软化病或微粒子病。 b.蚕虽然大小不齐,但不毙死时为氟化物,二氧化硫等公害。 2.一眠时,体色少带暗色而突然毙死者为曲霉病。 3.蚕的行动非常活泼者,为脓病或杀虫剂的中毒。 4.二龄或三龄蚕,尾部弯曲,将它伸直时皮肤易破而出血。这种情况是患曲霉病。 5.肛门变成暗褐色,可见便秘和脱肛  相似文献   

18.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养蚕技术上一般把蚕分成小蚕(第1~3龄)和大蚕(第4~5龄)二个阶段,主要是小蚕饲育温度要求偏高,大蚕期饲育温度偏低,其实这样的划分是不合理的,从蚕的生理特性来看,第4龄蚕的生理特性与其说近似5龄,不如说近似3龄.因而我们的意见应把蚕期划分为第1~4龄为第一阶段,第5龄~上簇结茧为第二阶段.这样,需要共育的第一阶段应从补催青开始到大眠眠起饷食为止;饷食后分蚕到户为第二阶段.就是说将目前的出火后分蚕,改变为大眠眠起  相似文献   

20.
杨芳  吕勇 《广西蚕业》2013,(4):25-28
根据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在广西蚕区的研究应用情况,比较该技术与传统蚕匾小蚕共育技术的差别,阐述做好眠起处理在小蚕共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叠框式共育小蚕眠起处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