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了二氧化锗(GeO2)对硅藻的抑制作用及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扩增培养的影响,提出了既能抑制硅藻污染又保证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正常扩增培养的二氧化锗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为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种质)管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杜莉  杨锐  骆其君  严小军  陈海敏 《水产学报》2018,42(7):1077-1084
为了研究琼胶寡糖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藻丝生长和壳孢子囊枝形成的激发的影响,实验采用琼胶寡糖激发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以液相氧电极检测坛紫菜丝状体净光合放氧速率的变化;以对羟基苯乙酸(POHPAA)化学发光法检测坛紫菜丝状体的H_2O_2释放量;利用LC-MS检测红藻糖苷含量变化;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坛紫菜丝状体H_2O_2产生相关基因(Phrboh、Ph SOD)和红藻糖苷合成相关基因(Phnho1、Phgpdh、Phtps)的表达情况;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法检测壳孢子囊枝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琼胶寡糖能够激发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系列响应,表现在净光合放氧速率以及光合同化产物红藻糖苷的含量和生物合成出现增加;H_2O_2释放量持续增加,与产生H_2O_2相关的2个酶基因Phrboh和Ph SOD的表达增强。此外,琼胶寡糖也能够促进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发育,在培养第30天时,琼胶寡糖处理组的壳孢子囊枝形成率达到59%,显著高于对照组46%。综上所述,琼胶寡糖能够增加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光合速率和光合同化产物,并通过形成H_2O_2的酶的表达来诱导活性氧的释放;琼胶寡糖还能促进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繁殖发育。  相似文献   

3.
紫菜丝状体的培养,岩崎(1961、1963)报道过甘紫菜(Porphyra tenera)自由丝状体在人工培养液中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史,并对自由丝状体采苗,培养技术作了介绍。在日本利用自由丝状体作为推广纯种的主要手段,对于纯化养殖种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近年来对自由丝状体的利用进行了研究,陈国宜(1980)直接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采苗成功,王素平等(1983)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的生态以及  相似文献   

4.
<正>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暖温带种类,也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主要经济红藻。坛紫菜的叶状体和丝状体是其生活史中的两个重要阶段。紫菜栽培生产中,苗种供应是生产的关键环节,而获得健康优良的丝状体则尤为重要。坛紫菜丝状体有两种培养方式,即自由丝状体和贝壳丝  相似文献   

5.
自由丝状体是紫菜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扩增和保存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杨雨玲  李伟  陈伟洲  徐军田 《水产学报》2013,37(8):1198-1205
为了探索大型海藻生活史丝状体阶段对于海洋酸化与紫外辐射的响应,实验选取经济海藻坛紫菜的自由丝状体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设置两个CO2浓度,正常CO2浓度(390 ppmv)和高CO2浓度(1 000 ppmv);3种辐射处理,PAR处理(仅接受可见光)、PA处理(滤除UV-B)、PAB处理(全波长辐射)。研究结果表明,高CO2显著提高了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生长速率,但高CO2处理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中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紫外吸收物质UVACs分别降低了7.3%、9.3%、19.8%、16.5%和18.7%。高CO2处理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能利用效率(α)及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都显著高于正常CO2处理。太阳模拟器下处理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PAR与PA处理下的抑制率,正常CO2与高CO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然而在PAB处理下,高CO2处理的抑制率要高于正常CO2处理,这可能与其体内紫外吸收物质含量下降有关。PAR处理下的抑制率,无论是在正常CO2还是在高CO2处理下,都显著低于PA及PAB处理,而PA与PAB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未来海洋持续酸化的背景下,UV辐射的增加将会影响到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光合生理及生长。  相似文献   

7.
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细胞观察的结果。发现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膨大藻丝细胞外壁上具有脊突;在丝状藻丝及膨大藻丝细胞的间壁上,存在着孔状联系。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细胞质中,清晰地观察到内质网结构;这些内质网多分布于细胞核的周围,有些地方并与核膜连接,在细胞膜的附近也能观察到内质网的存在。在细胞核中可以看到双层核膜,在双层核膜之间是一核膜间区,核膜上具有核孔,此外还可见到核仁和浓聚深色的染色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的坛紫菜对琼胶寡糖激发子的抗性响应差异,选择生长期为50、60、80、110和140 d的坛紫菜叶状体以及自由丝状体,检测在琼胶寡糖刺激后各生长阶段坛紫菜的H_2O_2释放,相关防御基因(Phhsp70、Phrboh、Phsod、Phlox)的表达,以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丝状体H_2O_2的释放量显著高于叶状体,100μg/m L琼胶寡糖可诱导不同时期坛紫菜的H_2O_2爆发。丝状体响应琼胶寡糖刺激后,4个防御相关基因出现显著上调,而叶状体各生长阶段的基因上调幅度较小,各基因变化趋势不同。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但C8类物质较多。经寡糖处理后,80 d叶状体和丝状体时期的挥发性物质增加的种类较多。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坛紫菜对琼胶寡糖刺激的响应能力和方式不同,以丝状体的响应最强烈。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营养添加浓度、扩增初始密度、扩增培养方式对自由丝状体扩增影响的研究,得到了悬浮培养、每两周在1000ml培养液中添加PES5ml、扩增初始密度每1000ml培养液中投放自由丝状体0.8g,能够促进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快速扩增,为条斑紫菜种质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引进优良品系“申福2号”坛紫菜及“太空1号”条斑紫菜,对其苗种培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及示范推广.将“申福2号”坛紫菜及“太空1号”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用搅碎机60 ~120 S切碎成300~500μm的藻丝段,喷洒于平铺的贝壳上,密度约为500段/cm2,进行移植贝壳培育.并对移植后的贝壳丝状体采用控制光时、光强、温度等调控措施,结果显示:坛紫菜“申福2号”在水温26 ~29℃下,获得丝状体贝壳10972.5 m2;条斑紫菜“太空1号”在水温22 ~21℃下,获得丝状体贝壳60 m2;两个品系的丝状体成熟率均达40%以上.在显微镜(10×10倍)下观察,成熟的坛紫菜丝状体经10 h的夜间海水刺激,一滴孢子水(面积约204.1 mm2)一个视野(面积约3.14 mm2)平均80个壳孢子;条斑紫菜丝状体经7d左右的池水搅动刺激,采苗帘—根纱头一视野平均20个壳孢子,采苗效果良好.采苗后的养成面积,坛紫菜“申福2号”为12194亩,条斑紫菜“太空1号”为29亩.  相似文献   

11.
以光镜和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过程中,从营养藻丝、壳孢子囊枝到成熟的壳孢子囊枝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光镜下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外部形态、色素体位置和颜色均发生变化;电镜观察显示了3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核、色素体、类囊体、内质网、蛋白核、线粒体、液泡、红藻淀粉和质体小球等。在自由丝状体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变化为细胞壁增厚并产生脊突;色素体数量减少、分布位置从连续排列在细胞两侧到分散排列在细胞边缘,并且在类囊体膜之间出现空隙;红藻淀粉量增多并充满细胞间质。对这些变化与自由丝状体生长环境水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发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经由夏季高温、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到秋季温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下降的变化,丝状体细胞发生细胞壁增厚、疏松,色素体数量减少,内质网面积增加,液泡、线粒体数量增多,红藻淀粉量大大增加等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spontaneous green-type pigmentation mutant of Porphyra yezoensis , growth and content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wild type in gametophytic blades. The growth of the green mutant was slower than that of the wild type. The content of phycoerythrin was markedly lower in the green mutant than in the wild type. For genetic analysis, the green mutant was crossed with the wild type. In the cross, the heterozygous conchocelis (the wild-type color) produced many sectored F 1 gametophytic blades, which were composed of both parental colors. The segregation ratio by counting the wild-type sectors and the green-type sectors of the F 1 blades was approximately 1 : 1. This suggests that the green mutant is govern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All the monospore germlings from the sectored F 1 gametophytic blades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heterozygous conchocelis developed into single-colored blades with either the green color or the wild-type color.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heterozygous conchocelis (hybrid conchocelis) and monospores from F 1 gametophytic blades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heterozygous conchocelis in commercial farming of Porphyra yezoensis are detail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培养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绿光510~550 nm、蓝光455~475 nm、红光580~630 nm、白光400~760 nm)的发光二极管(LED)对无性增殖过程中自由丝状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蓝光能提高自由丝状体的生长速率,蓝光下藻体增重分别是白光、绿光、红光下藻体增重的1.10倍、1.82倍和2.17倍。蓝光处理有助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二者含量分别较白光、绿光和红光处理提高13.77%、47.69%、63.42%和8.87%、87.07%、97.73%。蓝光和白光均有利于藻红蛋白合成,而绿光和红光降低藻红蛋白合成,但4种光质的LED光源对藻蓝蛋白合成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蓝光能显著提高碳酸酐酶(CA)活性,较白光下CA活性增加11.36%。蓝光和绿光显著提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活性,分别较白光下Rubis CO活性增加28.17%和61.21%。红光和绿光下藻体在培养后期的色泽暗淡,星状色素体少,部分藻体细胞内容物溢出,呈中空状态;而蓝光和白光下藻体健康正常,色泽鲜红。研究表明,在今后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无性扩繁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LED光源的蓝光组分,减少红光和绿光组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细胞质膜在电镜下所作的观察结果。观察表明,丝状体细胞质膜具有三层结构;在丝状体膨大细胞的质膜上观察到内陷现象;相邻的两个膨大细胞间壁上除了有相通的小孔之外,还有细胞壁的特化物孔状联系;在质膜的内陷中除了有从相邻的膨大细胞经间壁小孔透入的液态物质外,还观察到颗粒物质的存在。根据所观察到的质膜结构和内陷现象,本文还就质膜的功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骆其君 《水产学报》2002,26(5):477-480
Free-living Porphyra haitanensis conchocelis was cultured under continual light,then it was treated with Van,DIDS and SITS,the inhibitors of inorganic carbon utilization,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norganic carbon utilization in the conchoceli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n inhibits the utilization of inorganic carbon most,with a rate of 71.3%,and the rates of DIDS and SITS are relatively lower,42% and 35.5% respectively.The inhibition rate of Az is 25.3%,which indicates the external CA is not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inorganic carbon uptake.A complementary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ain part of inorganic carbon absorption in P.haitanensis conchocelis is through active transport of HCO3^- and CO2.  相似文献   

16.
对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果孢子、丝状体以及壳孢子的核分裂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紫菜染色体数分别是3和5,从果孢子萌发到壳孢子萌发阶段为二倍体核,核分裂都具同源染色体配对特征。在果孢子萌发和营养藻丝、孢子囊枝和壳孢子囊细胞分裂中,分裂前期末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聚合,进入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列,同源染色体仍一一对应,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在壳孢子萌发的核分裂中,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更加紧密,中期过程出现联会染色体分离的特征,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显示减数分裂特点。本文还讨论了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对观察研究紫菜二倍体细胞核分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贝壳紫菜单孢子和叶状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家海 《水产学报》1996,20(2):132-138
贝壳紫菜的叶状体是由丝状体直接产生的。通过试验,笔者发现贝壳紫菜生活史中虽没有壳孢子,但存在着单孢子。由单孢子萌发发生的叶状体在形态上与由丝状体直接发育而来的叶状体相似,而前者的生长速度较后者快。经Wittmann氏染色法染色,1-3细胞期的单孢子幼叶状体的细胞间不存在胞间联系。本种的单孢子囊仅出现在叶状体成熟阶段,在幼苗期未发现有单孢子放散。由于在贝壳紫菜的生活史中存在果孢子和单孢子而没有壳孢子  相似文献   

18.
关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培养和直接采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国宜 《水产学报》1980,4(1):19-29
本文报道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通过培养自由丝状达到直接采苗的试验,这项试验的结果表明可以代替目前生产中用贝壳培养丝状体的方法,这就有可能克服当前作为紫菜丝状体培养基质的文蛤壳不足的困难,而且操作简便,有利于单株培养,取得纯种,少受病害。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生产。自由丝状体培养的成败关键,首先在于做好种菜的去污处理工作,杀灭附着于种菜的杂藻。其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种菜经过晒干1—2小时,再经消毒海水洗刷。为使丝状体有尽可能长的生长时间,由种菜探集果孢子的时间应在三月以前进行。在有充分营养盐的海水中,光照达到1000Lux以上,则每一个800ml的玻瓶,约能培养自由丝状体2—2.5克(湿重),这样,有20个玻瓶,就可以供应秋季采苗一亩网帘所需的丝状体。对丝状体进行夜间流水刺激是使其放散孢子进行直接采苗的有效方法,如能在流水过程中,又逐渐降低水温,(从26℃降至22℃)其效果更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68对微卫星引物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半叶紫菜(P.katadai)、条斑紫菜(P.yezoensis)、少精紫菜(P.oligospermatangia)和皱紫菜(P.crispata)5个紫菜属物种的丝状体进行初步的遗传分析,共筛选出20对高多态性适用引物,在10份紫菜丝状体样品扩增位点的多态性比例为95.24%,每对引物可扩增的等位基因位点数为1.22~4.05,平均为2.37;各样品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54 6~0.899 4;不同物种的遗传距离为0.106 0~1.406 6,同一物种的丝状体材料优先聚类为一支,表明筛选出的微卫星引物具有良好的遗传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